「写在前面的话」
14天又14天,一轮又一轮。第一个14天的时候,还能坚持每天早起,有规律的进行一些阅读、学习及工作的处理。到了第二个14天,慢慢开始赖床、无精神、饮食不规律,就是颓废到让人沮丧。
鼓励自己打起精神,敲敲文章,理理思绪,希望被暂停的生活尽快回归正轨。
这篇推文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写了,关于工作的事,自己想做什么,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一直都在脑子里转悠转悠。可能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也没想明白,仿佛像破茧而出的蛾,就是不满足于现状,被困于现状。
现在呢,也安稳的过了好久的日子,心中的杂念越来越少了。是时候整理出这篇推文了。
故事线拉长一点,研究生时期,有一份中汽研研究院的实习工作,在北方天津。一年北漂的日子,让我受够了北方的天气和饮食,科研的难度与压力,也让我对于目前的研究课题打了退堂鼓。通过这份实习,让我明白了两件事:
1、我不想留在北方;
2、我不想做科研。
回首研究生毕业季找工作,自己的经历还算顺利,摆在面前有三个选择:
1、武汉,合资企业,零部件;
2、广州,国企,NVH研发;
3、上海,国企,内外饰开发。
当时的我,一心热血想去全国最好的城市看看,想去靠自己的实力闯一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上海。工作后的1-2年,“社会大学”的种种辛酸,也让我对上海失去了信心,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这时一个新的选择出现在我面前:
回科大(广西柳州)当辅导员。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那时候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我想回学校,我想和学生们在一起。科大是我的母校,这么多年,宏观上去看,学校和柳州这座城市一直在走上坡路,上汽通用五菱和螺蛳粉的崛起,也让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名片,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痕迹。我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信心。虽然当时可能逃避的心态更多,但是我的内心,主动上还是想去那里的,因为那里有我想去做的事。
但是太多人阻止我,身边有太多太多嘈杂的声音,所以我心中总拿不定主意。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与犹豫,临走之前,在我妈电话的逼迫下,我冲动地选择了留在上海。虽然中间也有很多其他的弯弯绕绕,注定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可能对于刚留在上海的那一年多,这些还会是我心中的痛。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糊里糊涂地过去了,我也失去了当时说走就走的勇气。
当时隔一年,重启回到柳州的事情时,我特意与父亲一起回到了学校,见到了曾经的老师们。甚至在当地看了房,上下五层楼的合院,让人着实心动。但其实我还是犹豫了,原本以为一下飞机,看到熟悉的一切,我就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我依旧犹豫了。无法融入的口音、喧闹的社交局、落地而坐的地摊小店,看着这陌生的一切,让我害怕着,一种油然而生的孤独感。回想起我的本科时光,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也是自己独来独往的奔跑于自习室与宿舍、食堂之间。又一次离家万里,一个人孤单着。所以那时候,经过反反复复的思索,我还是放弃了。我失去了回归山水间的勇气,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个扶贫的梦想,我想去世界的另一面去看看,想去到我成长环境中所没有经历的地方去看看。曾经我有着这颗赤诚的心,这就是我心中想做的事,但是现在,也慢慢被时光所消磨掉了。我再一次退缩,选择了留下。
中间有段时间,我还选择在家附近的星巴克打了2个月的短工,也是一段糟心与失败的经历。但是它让我学会了向上沟通的重要性,也是学到的这份技巧,让我运用到了本职工作中,和领导坦诚地去聊自己的想法与困惑,最终也为我留在现在的小团队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直到现在,自己心中已无杂念,就想安心评能级等落户,在上海拥有自己的一个小家。这一路思想上的颠沛流离,也终于有了定论。
疫情宅在家,偶尔会想起回柳州的事儿。以前老想着去比较好与不好,现在才领悟到其实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无论选择哪条路,对我来说,都有幸福与苦恼。我呀,还是挺想念那五层楼的合院,回归于山水,回归于学校,那样的人生又该是何种滋味。大概会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一个念想吧。
就这样,随遇而安。
——/04/02
小叨叨鬼一个追寻快乐的杂学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