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同学“潘博文”凭空消失了,可周围的人都说从没存在这个人,老师同学说班里没这个同学,同学录上的留言也少了他那一页,所有的合照上他的位置都被“顶替”了,体育老师的点名表瞬移了一位,甚至连潘博文的父母、住所都无影无踪。
这就是“消失的同学——潘博文”事件的部分情节叙述,同时也是本人所遇见过最难解释清楚的事件。“我”的同学潘博文去了哪里,是否真的存在平行空间?种种疑惑谜团,都得从一则文章说起,让我们把时间轴拨回到年那个夏天。
潘博文事件始末
年8月,和往常一样,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炎热夏天,但一位名叫“衡谨卧石”的网友在某平台分享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离奇事件,打破了这个夏日的寂静。为了叙述方便,更容易看清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下面请允许我用第一人称代替“衡谨卧石”叙述事情经过。
“我”是天津塘沽人,潘博文消失的那一年我正在读塘沽一所较为出名的高中读高三,潘博文是我的初中同学,我两初中就认识了,高中后他在我隔壁10班。
当天,距离高考还剩下43天,我们迎来了最后一节体育课,我清晰地记得,配合老师录制完祝福视频后我们就自由活动了。
那时候的体育课是可以串班上的,有篮球、羽毛球、武术、乒乓等项目可以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我选的是羽毛球。有不少同学自由活动之后选择了回教室自习,但是我认为在高考来临之前,这种打球的惬意时光太少了,所以就约了班上了的小温打一两局。
由于阳光太热了,我和小温就换宿舍楼前面的树荫下打。学校的宿舍楼和食堂连在一起,但是由于学校都是全面走读,所以宿舍楼已很久没有人住了(废弃状态)。当我们到宿舍楼附近的时候,发现潘博文和他的朋友已经在宿舍过道那里打得火热。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那天回教室自习也不要去打羽毛球,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这一辈子都难以释怀。
小温说我手劲太小不想和我打,于是他就去找了潘博文的朋友,我理所当然的就和潘博文过起了招。但潘博文没过多久就把羽毛球打歪了,不偏不倚的落进了宿舍地下室突出地表的换气窗里。
本来一个羽毛球没值几个钱,而且要捡回球可能要穿过宿舍楼来到地下室,但这个球是我新买的比较贵,所以我当时就做出了懊悔不已的决定——去地下室捡球。由于球是潘博文打出去的,所以他也很主动的提出要去把球捡回来。
本来我也是做了拿不回球的打算,因为宿舍楼没人住应该全部都封锁了,可谁知道那一天正好走运,平日紧闭的宿舍楼大门轻轻一推就进去了。地下室比较黑暗,味道也很重,一股味扑面而来,所以胆小一点的小温留在外面看球拍,我、潘博文、潘博文的朋友几个人一起进去。
要捡球就要经过一个阴暗楼梯间,但那天太阳照射到,里面并不是很黑,但横七竖八堆了很多课桌椅,让人看了不禁联想到一些恐怖片里的情节,所以我这时候打起了退堂鼓,跟潘博文和他的朋友说要不回去吧!可潘博文的朋友属于不怕事的那种人,他劝我说来都来了,就进去拿了再回来吧。
我们翻过这些障碍一直往下,沿着没有护栏的楼梯走了差不多10分钟,下到一半后来到一个水泥平台,地下一层也还有往下的路段都被锁给封起来了,外围是一个大厅,有一个敞开的小门连着走廊,门的尽头有亮光。
我们正准备穿过走廊的时候,潘博文突然说他的钥匙掉在了楼梯上,要返回去拿,于是我和潘博文的朋友就先进了小门,因为那里透着亮光所以我判定那是地下室朝阳的一面。
我俩进了门后,看到光就在前面,但是却失去了方向感,但这也不是我们球掉的地方,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想继续往前走,我们转向后,感觉和地下停车场一样空旷,当时热血沸腾大于恐惧,我不自觉地和潘博文的朋友说一起朝着有光的方向跑,于是我俩就冲了过去,但是具体的过程却变得有些模糊了,只知道两个人从学校后门对着的那个小学楼道里出来了(有种穿越任意门和时光隧道的感觉)。
两人跑出来后发现有学生刚好放学,应该是临近中午了,他俩午饭也没顾得吃上,就赶紧回到学校,去和等在地下室宿舍楼门口的小温会合。没想到小温不在了,他等两人和潘博文的朋友等太久了,于是拿着几个人的球拍回到了班上。
我当时印象比较深,发现潘博文的李宁球拍没了,由于那副球拍比较贵,所以我就问小温说潘博文的球拍呢,可是小温的反应让人吓了一跳,他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潘博文这个人,他说潘博文是谁?我费力地和他解释说就是刚刚和我们打球那个啊!但他矢口否认没有这回事。
我原本以为是恶作剧,于是正常上下课后我才去10班找潘博文,没想到路上碰上潘博文的朋友,他激动紧张地嗷嗷大吼,脸色通红,气喘吁吁:潘博文消失了!
他反应是如此激烈,以至于围观了很多人,我问了她们班上的女生了解情况,她说:他回来后一直找一个潘博文的人,可是10班没有这个人啊?后来我两去找体育老师求证,报道表上也没有潘博文的名字。
真的没有这个人?
放学后我想开手机联系潘博文,但是手机却莫名其妙没电了,这在方式很不合常理。那时候手机还有很多电,续航也不应该这么拉跨。那只能回家开电脑看了,回到家之后打开电脑,时间却显示年1月1日,连上网后才正常。
当我进入QQ之后发现“潘博文的朋友”被踢出了年级群,因为一百多条的消息,都是他在群里聊关于潘博文的事件,有人觉得他影响恶劣,就暂时飞了他。
可当我搜索潘博文时,也没有这个好友,这让我差点没晕过去,我急忙寻找潘博文存在的证据,但印象中的那些相关照片、资料也都莫名损毁了,仿佛潘博文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到此为止,整个事件就结束了。后来的事情,就不深入叙述了,故事的主角和“潘博文”的朋友高考都发挥失常,去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大学,从此很少联系。但高三下午的那节体育课,让他们久久难以释怀。
潘博文,在作者的记忆里依旧栩栩如生,他小学是新港四小,初中在塘沽二中,生日是年8月18日,喜欢徐良的歌,奈何他就是证明不了潘博文存在。
有人说潘博文事件平行世界的体现,所以才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也就是说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一个一模一样的你,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潘博文可能就是返回去捡钥匙的过程中,回到了或去了另一个世界,这样潘博文的消失才能讲得通。
但几年之后,当初写潘博文消失的作者又出来澄清了,说明潘博文只是他凭空捏造出来的一个人物,其实就是不存在的,是因为当时高考太紧张了压力比较大,于是通过这种塑造角色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这个话题的讨论才就此终结。
但他的这个解释又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大家的深思,不过唯有这样一切才能解释得通。后面有心理专家也指出,捏造潘博文消失事件的作者可能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所以才会塑造了潘博文这样的一个角色。
那如果说:潘博文去了平行世界,那么何为平行世界?
一位名叫埃弗雷特物理学家指出,在量子力学中,存在多个平行的世界,在每个世界中,每次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历史发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前后也有很多学者,认同存在平行宇宙这个观点,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支撑。
虽然平行世界的存在还没有被证实,但很多人都认为平行世界不会相交,如果潘博文的事件是真的,那么在另一个世界上,潘博文也会发现他的同班同学和这位作者也凭空消失了。
但戏剧性一幕后来出现了,作者本人出来否定了以上这一切,他说这一切都只是假设(或者说受人指示而为),辟谣网络上不绝于耳的讨论,并表明潘博文并不存在,一切都是心理在作祟。
所以,有很多科学难以解释的怪事其实都是人为原因在操纵,要追溯起来可能会发现其中漏洞百出,在信息不够对称的前提下会让缺乏判断力的人陷入恐慌之中。
因而,对我们来说,“潘博文事件”告知我们对事件要做出全面的了解再下定论,也劝告那些广大学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要学会劳逸结合、放松身心,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做一个有思想、有判断力、有智慧的少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