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匆匆,还来不及好好回忆,人生已悄然走完大半。如白驹过隙,转瞬痴猿虚见镜,不能自识。年幼时无忧无虑,闲游嬉戏。少年时心比天高,壮志凌云。中年时失意、焦虑,心若浮云。
最难忘是儿时的友谊,最羡慕是苏轼豁达的心怀,虽每况愈下心胸却如此开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倾心相助。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不能假设,也无法重来。只有失去过,才会懂得珍惜。很多事因为有了遗憾,才更让我们刻骨铭心!
生活需要一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心态。是你的,不用争,别人争也争不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走到人生崩溃的边缘,没有人能理解你的悲伤,也无法和别人诉说你的痛苦。人性就是这样,大多都是锦上添花,几乎很少有人能够雪中送炭。我就是我,一个平凡小小的我,一个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的中年妇女,人生需要设限,从今天起,我励志要撕毁头上的标签—从此以后,只有中年少女,没有中年妇女!在这里,我非常愿意敞开我的心扉,和你分享我的故事。
年的秋天我出生南方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儿时的我,虽然家庭比较贫困,但很快乐、很幸福!父亲有个小船,他会在附近的小河里捕鱼,时不时补贴家用,母亲经常天不亮就担着鱼篓上街卖鱼。也经常在我早晨睡意朦胧的时候叫我们姐弟起来吃煮好的新鲜鱼肉。那种刚捕捞上来的大银针鱼,母亲用简单的鸡蛋汤下银鱼特别的鲜美可口。我和弟弟匆忙吃完又继续睡,超美味的满足感!父亲在小河里捕捞了一夜鱼,也需要休息了,这时母亲趁天还没亮,担起鱼篓步行上街大概要一个小时才能到镇上,母亲卖完鱼总是带些好吃的点心,有油条、狮子头、包子什么的,偶尔会买些肉回来,那个年代是物资缺乏的年代,要是一年能吃上几次肉经常还有些小点心吃,那真是过城里人的生活呀!回忆童年的时光,点点滴滴都是快乐的唯独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我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还记忆犹新,我简单的叙述一下这件事:大概在我五六岁左右我的外婆到我家里来,也不知道有什么事还是路过?她来时我看到她手里提了一袋小蛋糕,当时特别开心,我想肯定是给我们吃的。外婆在我们家吃完中饭准备离开时,她说她要去我家大姨那边去一下,我妈便说,那既然你去她那边你就把这袋蛋糕带给她吧!外婆先是推辞最后还是带走了蛋糕当时作为小孩子的我,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带到别人家里的东西,还可以拿回去?我和弟弟也是她的孙女孙子,我很生气,也很失望。因为我知道外婆家是开代销店,一袋蛋糕对她来说不算什么。这件事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一直是个梗,直到后来长大才渐渐明白外婆也应该生活的贫苦吧!她要到大姨那边去手里空着也不好,把蛋糕留下,意味着她又要花钱了!人性是很奇怪的,别人对你所有的好你可能记不住,但只有一次对你不好,你却清楚的历历在目。当然,这件事情从不妨碍我幸福的童年生活。在我七岁那年,我还不太懂什么叫真正的死亡直到有一天,爷爷去世了我才真正理解死亡的意义。我清楚的记得那天中午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看见家里堂屋的地上放了一块木板,爷爷的身体就躺在上面,从头到脚用块白布盖着,我问我妈妈这是怎么了?我妈表情严肃的说:“你爷爷过世了”当时我还没有感觉,直到爷爷下葬后很多天,我才明白,死亡真正的涵义!爷爷的死亡我没有过多的不快乐,只有短暂的那一瞬间,很可能我和他不住一起的原因吧,偶尔给他送饭和倒水,他几乎不和我交流,我也只负责把东西送过去就回家。岁月就这样无声的过着,快乐而简单!直到我上初一的某一天,父亲和母亲在讨论着,农村这么穷,该出去闯一闯,正好家里的一位远房姑妈到乡下来探亲,遇到了父亲,她和父亲说你在乡下太苦了,你要是愿意我带你去兰州做点小生意也比这乡下强。父亲听着动心了,家里这十来年的日子却实清苦。别人家都是砖瓦房,只有我家是土坯房,我无数次在梦里都想把自己家的土坯房变成砖瓦房这种强烈的愿望在我心里已经有很多年了,何况是父亲呢?他一定感到自卑和难过。又因为我有个弟弟,将来娶媳妇必需要有砖瓦房。父亲一狠心撇下我妈、我和我弟。他和我舅舅、舅妈一起合伙去兰州卖豆腐。
听我妈说兰州的卖豆腐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一开始是三个人一起做豆腐卖豆腐,可是豆腐生意不是很好,没过两个月舅舅和舅妈就打了退堂鼓想悄悄的溜回家,舅舅和舅妈私下讨论把所有的做豆腐机器卖了,他们背着我爸,真的把机器给卖了,悄悄的溜回了老家。当时,我爸傻傻的,站在出租屋里,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好不容易在家里带来的钱投资在豆腐机器上,现在什么也没有了。江湖真的很险恶,舅舅舅妈也算是我们比较亲的亲戚,他们怎么能这样欺骗我爸?我妈当时知道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没有过多的说什么。父亲也没有打算找舅舅舅妈他们的麻烦,拿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去菜市场批发蔬菜,做起了摆摊卖菜生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