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栗山河飞出一支歌,歌里有个修桥梦益阳日

来源:堂鼓 时间:2025/1/19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www.gansulawyer.net/

一水相隔留下多少遗憾,栗山河人萌生修桥的梦

资江蜿蜒千里,益阳人视其为母亲河。桃江境内,资江河段近公里,先后修建了五座大桥。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就快,大栗港镇栗山河片的乡亲真切感受到了,看到近邻,一个个奔上富路,心里那个急啊!

栗山河片位于资江北岸,辖5个村近3万人口。上下近30公里,没有桥梁,村民长期依靠三个轮渡过河,出行难困扰着他们。交通不便,东西运不出去,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人家准备来投资,实地看过后,就打了退堂鼓。

詹显姣是从栗山河走出去的,她是惠州市桃江商会秘书长。小时候,到对岸上学,得坐轮渡。那时,她就萌发了要修一座桥的想法。年,詹显姣当选为桃江县政协委员。一位远房姑父找到她,希望她能提提修桥的事。当她尚在酝酿时,那年洪水来得太猛,姑父突患重病,因为过渡时间长,错过了抢救时机,痛苦离世。

一想到小时候的心愿,姑父的遗愿,资江水隔而贫穷落后的故乡,詹显姣为了修桥梦积极行动起来。堂哥詹正良很是支持,表态只要修桥他愿意出资一百万元,这给了她力量。詹实良是她的堂弟,也是桃江县政协委员,兄妹俩联名写好了提案在桃江两会期间提交。

齐行动创作一首动听的歌,让歌声表达心愿凝聚共识

如同一枚石子,激起一池春水。来自大栗港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会议间隙,认真商议修桥大事。会场外,也是一片欢腾。为修桥,詹显姣建立了四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