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三互小载体汇集大能量

来源:堂鼓 时间:2025/4/8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pf.39.net/xwdt/170210/5218641.html

“来,我教你,单杠卷身上的动作应该这样练”,这是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高原雷达站开展“三互”活动场景。据了解,自该站开展互学、互帮、互教“三互”活动以来,官兵通过灵活编组、经验分享、排忧解难等方式,产生了1+1+13的综合效应,在投身强军实践中不断汇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互学: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该站按照新老搭配、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让官兵结对子、共学习、同进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相互影响,互学共进。战士王文江爱好摄影,虽然自学了一些摄影基础,但苦于没人帮带,摄影水平一直上不去。“这个对比度怎么调?”王文江又拉着副指导员张家铭请教相机使用方法。自从跟擅长摄影的副指导员编入一个小组后,两人整天形影不离,乐此不疲地探讨摄影知识。王文江在虚心求教的同时也发挥自身做视频特长,帮助张家铭全面提升做视频水平;张家铭倾囊相授,手把手教授王文江摄影技术、修图技巧,两人通过互学互补实现了知识共享、特长互教、技能互学,在共同成长进步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战友情谊。

互帮:结对帮带情真意切

战士王林是一名大学生士兵,体能素质较差,在训练中时常不是“杠下徘徊”就是“刹车掉队”。但自从和一级上士徐立超分到一组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徐班长在组训时除了履行教练员的职责外,还常常以“三互”小组组长身份为小王“加餐”。下了训练场,小王却成了徐班长的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小王手把手教会了徐班长word、ppt、ps等软件的使用,组内的互帮氛围十分浓厚。

站长谢开介绍说:“王林与徐立超只是连队开展‘三互’活动的一个缩影,‘三互’小组内互帮互学互教,这样的故事在连队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互教:能者为师教学相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余时间,该站官兵轮流扮演起“小老师”角色,擅长乐器的组成军营“乐团”,教大家弹唱;会理发的主动担任军营“托尼”,帮官兵“塑形”……

有这样一个“三互”小组,他们都怀揣着“军校梦”。上等兵黄宇澄入伍前是一名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异,他的目标是提干。然而连队训练任务重,加之自身军事素质也存在短板,让他一度打了退堂鼓。他的“三互”小组组长陈翔宇军事素质拔尖,但是文化成绩却不理想。两个人刚好实现优势互补,陈翔宇带着黄宇澄搞训练,黄宇澄带着陈翔宇学文化,训练场上我教你动作要领,为你充当小教员;学习室里你为我答疑解惑,充当小老师。

该站通过“三互”小组互学、互帮、互教,持续将小组打造为凝聚力量的小团队,官兵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练兵备战的热情更加高涨。

(吴正明)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钟燕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