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老戏重排中国儿艺7月首演新版月亮草

来源:堂鼓 时间:2025/4/27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肖斌)性格迥异的两兄妹——唐妹勤劳善良,靠辛苦劳动过踏实日子;唐哥却好吃懒做,梦想得到神草月亮草,不劳而获。没想到有了月亮草,唐哥却并没有过上幸福生活,反而大祸临头……儿童剧《月亮草》是年曾演出过的一部具有中国民间色彩的喜剧作品,灵感取自《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这一次,由优秀青年编剧杨硕改编新版,将于7月7日在中国儿童剧场首演,并将于7月14日作为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大戏精彩亮相。

杨硕表示,此次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创新,剧本历经五次修改,内容更贴近今天孩子们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不仅好玩好看,而且更贴近现实。全剧以一个梦境的结构来讲述故事,这种似梦非梦的形式不仅可以让观众迅速进入故事情境,也和这部作品的来源——《聊斋志异》的主题相契合,虽然讲的是神仙故事,但其实是人间百态。

“在神话传说里感受民间故事,在讽刺幽默中寻找至善至美”,导演钟浩这样概括该剧主题。他表示,《月亮草》通过剧中主人公对宝物月亮草的追求,讽刺了好高骛远,表达了对脚踏实地、勤劳务实的赞美。而剧中对神话故事的演绎,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让当代孩子对神话故事和人物有所思考。

在年版《月亮草》中担任作曲的中国儿艺作曲家邹野,此次再次担任该剧作曲。随着剧本的修改,该剧音乐全部重新创作,全剧30余首音乐贯穿始终。因为《月亮草》讲的是发生在山东崂山的一个民间喜剧故事,所以该剧的音乐创作里有很多山东民间音调,融入了山东吕剧的旋律。

邹野说,该剧是其在中国儿艺工作多年中,创作的民族风特别强的一部戏。在民乐的创作里,不仅有二胡、琵琶、三弦、笛子、唢呐,还有中国大鼓、中国小鼓、堂鼓、小京锣、京剧锣鼓等等,在一部戏中用这么多种民族乐器是很少见的。

作为一部诙谐、轻松、淡雅的中国东方神话题材故事,如何打造充满东方审美的仙味儿视觉和亦真亦幻的梦幻场景,是主创们着重考虑和努力的方向。

中国儿艺著名舞美设计冯磊担任该剧舞美设计,他表示,此次设计的核心是返璞归真,借鉴了中国画的美学构图,使用减法设计,以简约、留白为主,用云、雾等富有诗意的非固态的东西来讲述这个神话故事,观众走进剧场,如同走进云山雾罩的带着仙气的自然世界。

该剧灯光设计、舞台监督由中国儿艺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张伟担纲,他说:“此次灯光设计围绕轻松、淡雅的风格,灯光的使用以冷色调为主,每场不超过3种颜色。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在大剧场剧目中,使用了黑光剧的手法,通过灯光的定向投射,营造视觉的幻觉。”

《月亮草》演员阵容实力强大,包含了老中青三代演员,10位演员中有9位男演员,只有1位女演员。饰演“唐哥”的中国儿艺优秀青年演员井岗山说:“和其他儿童剧里完美的主角不一样,‘唐哥’是不完美的,淘气、懒惰,想不劳而获,但本性是善良的,所以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他受到了触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创排中,如何在短短的90分钟里让这个人物很合理地一点一点改变自己的思想,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说:“老戏重排,故事新编,是这部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从主题的明确定位,到情节的重新梳理和构置,再到艺术形式的表达和选择,都在努力实现一个目标,那就是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有时儿童剧的主题要特别单纯和明确,这个戏就是要讲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幸福生活要靠自己诚实的劳动换来,不切实际的幻想,终究是南柯一梦。这也应该是千古不变的警示箴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