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稻盛和夫乡下青年三流大学,破产公司出身,

来源:堂鼓 时间:2022/11/21

“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说这句话的是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

在我喜欢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任正非、柳传志、孙正义中,稻盛和夫始终排在第一位,这不是因为他的成就最高,从成就和财富的角度讲,很多企业家的成就和财富可能更大更多。我欣赏稻盛和夫,完全是因为他的人格。因为人格,任正非、马云等商界大佬都对他很是服气,而回顾稻盛和夫的一生,他的人格智慧其实有迹可循。

(一)笨鸟先飞

稻盛和夫其实是个笨孩子。他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父亲性格软弱母亲性格强势,他还有个哥哥,是家中第二个孩子。

他的母亲本在一家印刷厂打工,因为老板发不出工资,抵押了一台印刷机,靠着这台设备,要强的母亲愣是开了一家可以养家糊口的小型印刷厂。

稻盛和夫(左一)与母亲、哥哥

稻盛和夫从小就不属于聪明的孩子,学校读的也是三流院校鹿儿岛大学。好不容易毕业了,又赶上日本经济最萧条的时候,后来经老师介绍,进了京都一家制作绝缘瓷瓶的公司松风工业,但当他上班后竟发现这家公司已经因经营问题委托银行托管了,所以很多跟他一样同期入职公司的应届大学生一进公司发现企业濒临破产,工资也发不出来,扭头就都辞职了。

稻盛和夫也曾经满腹牢骚,真是太不幸运了。但是他因为没有更好的去出,所以只好调整了心态。他开始坦然接受命运,并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万万没想到,他的人生从那一瞬间开始逆袭。

26岁的理工男稻盛和夫

一开始,稻盛和夫留了下来,连卖菜的小商小贩都敢嘲笑他:

“在松风工业工作,连婆姨都娶去不到喔!”

可是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个刚毕业的“愣头青”留了下来,竟让这个将要破产的企业在两年后扭亏为盈。

那段时间的稻盛和夫特别煎熬,作为研发产品的唯一幸存者,每次被问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是多少”时,他都自信满满地回答“一旦开始研发,就一定会让其成功”,他信心满满的代价是自己背后经常工作到深夜,在天亮前才休息。

稻盛和夫一心埋头研发新产品,吃住都在实验室,每当研发取得新进展,他就能高兴地手舞足蹈。天道酬勤,最后他终于研发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新型陶瓷材料。

后来,京瓷成为世界精密陶瓷的NO.1.当然,稻盛和夫也娶到了妻子,并且幸福美满。

稻盛和夫与妻子朝子

晚年的稻盛和夫回忆起自己的这段愣头青往事,是这样总结的:

“那绝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提升了,也不是因为公司给了我优越的工作环境。仅仅是改变了思维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我周围的境况便焕然一新。”

您看,不管起点如何,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

现在的马云因为创办淘宝轰动了世界,但是其实在年的时候因爆发了世界范围经济危机,刚刚起步的阿里巴巴也曾经面临严峻考验。而马云那时曾三次赴日本向稻盛和夫请教,顺利帮淘宝度过了难关。

后来成为首富的马爸爸多次公开场合对这位老前辈心服口服:稻盛和夫的境界比自己高。

那三次请教,稻盛和夫跟马云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回到原点看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2)真正做工作的人,一定会找到办法。3)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模式*热情*能力。4)成功是成己达人,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那些把生意做大做长久的人,基本都保持一个原则:有钱大家赚。)

后来的阿里集团大家都知道了,后来的京瓷大家也都知道了。

稻盛和夫曾在《活法》中,把自己的前半生归纳为“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日”。而每一日的精进,让他成为日本的“经营之圣”。

(二)经营之圣

1、强“京瓷”

从年轻时候起,稻盛和夫就有个习惯,他在枕边放了几十本有关哲学和宗教的书,每天无论多晚回家都要看上几页,每日坚持精进。

比如,他曾说:“人在年轻时难免有很多缺点,关键是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这些理念都让他后来经营企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7岁那年,稻盛和夫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京瓷)。

青年稻盛和夫

京瓷的起点其实是一家没有资金,没有信誉,也没有业绩的街道工厂,当时有的只是一点点技术,以及相互信赖的28名员工。

除了在内部形成员工信赖合力,对合作客户,京瓷也以透明经营的方式与他们形成无懈可击的合作模式。

除了研究专利,京瓷初期,稻盛和夫就开始在全体员工中执行“阿米巴经营”和“单位时间核算制度”。

比如,所有部门的经营业绩都向全体员工公开,自己的阿米巴组织的利润是多少,具体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每个员工都可以了解核心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敞开心扉,在工作上追求公开透明。

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企业文化,让京瓷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京瓷早起的创业员工合影

事实上,稻盛和夫在创办京瓷的第三个年头,公司曾经发生了一件棘手的大事:十几名高管员工集体递交辞职信,表示如果不满足加薪和改善待遇保障的要求,就集体辞职。

稻盛和夫就是从那时候起,意识到企业要承担起照顾员工家庭生活的责任,企业经营的理念应该从“利己”转为“利他”。

最后,为员工利益竭尽全力的稻盛和夫,留住了所有请愿辞职的高管,并让他们发自内心更加努力和拼命工作,这让京瓷很快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

关于凡人如何非凡,稻盛和夫是这样说的: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成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所谓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地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2、强“第二电信”(KDDI)

稻盛和夫创办第二家企业的时候,已经52岁。在很多企业家已经开始考虑退休的年纪,他却向董事会提议:用亿日元,进军电信领域。

第二电信成立仪式

事实证明了稻盛和夫远见的正确,后来通过十多年的经营,他创办的KDDI电信公司成为日本最大的电信公司,并与京瓷一样,成了世界五百强企业。

40年时间,创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稻盛和夫的秘密竟是由“利己”转为“利他”。

公司的存在,不是为了实现自己个人的抱负,而是为了守护员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稻盛和夫公司的使命是:

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稻盛和夫与员工在一起

“心不换物,物不至。”身边出现了一些居心叵测、欺骗别人的人,那是因为自己和这种人有同样的心灵。当自己人格升华,吸引来的也都是干净纯美美好的事物。

3、国企日航

稻盛和夫65岁因胃病退休,77岁潜心学佛的时候被请出山,出任日航(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的CEO。

修行学佛时候的稻盛和夫

仅用了天时间,他带领日航这家破产的企业创造了“三个第一”,包其中括当年日航创造了历史上最高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家航空企业的最高利润。

后来接受记者采访,他的“经营秘密”曝光。

稻盛和夫说:“一个企业破产,是因为包括领导者在内的全体员工,都持有一颗导致企业破产的心。”

太经典了。

仅仅员工变心,公司就会巨变。

日航想要脱胎换骨,在稻盛和夫看来,最重要的是改变大家的“心”。日航的重建,根本上就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心之改革”。

年9月19日,日航在东京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从退市到上市,仅仅只用了2年7个月。这个速度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

这个速度远远快于当初的预期,也震惊了世人。

稻盛和夫卸任日航董事现场

(三)最哲学的企业家:

1、创办盛私塾

年6月,65岁的稻盛和夫因查出胃癌两个月后退居二线皈依佛门,创办了日本盛和塾。

盛和塾本是稻盛和夫晚上和大家边喝酒边交流经验的地方,后来成为他传授经营哲学的主要场所,大阪、东京、神户等地的经营者们经常齐聚一堂,他们侃侃而谈,交流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对企业的影响。

对他们来说,也许曾经的学校和商学院会教授他们专业的经验和窍门,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像盛和塾一样传授他们应该在管理企业时心灵保持什么样的状态。

比如,稻盛和夫曾讲道:

“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他们的区别就是在遇到如同绝壁一般的障碍时,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这一步之差,命运就迥然不同。带着这样强大的心灵不断前进时,就能逐渐看到以前完全无法看到的前进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种种线索。曾经看起来远在天边的成功,不知不觉间变得唾手可得。”“一两次碰壁就打退堂鼓,那怎么行?不管看起来矗立眼前的壁障有多高,首先要想“一定能跨越”。如果用手触摸一下,搞不好就会发现这个壁垒不是石头砌成的,而是纸糊的。如果是纸糊的,戳破它就行了;如果是石头做的,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

2、88岁出版《心》

年,《心:稻盛和夫最后的嘱托》一经出版,再度畅销。

这本书一开始的话就引人深思:“我们往往容易执着于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等,每天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四处奔走,但是,这些既不是人生的目的,也不是人生的目标。”

我们大部分人一生苦苦追求的东西,原来一开始就错了。

稻盛和夫在88岁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内心吸引来的,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心中描绘什么,决定了他将会度过怎样的人生。

从心理学上讲,人心的深处是灵魂,比灵魂更深的是“真我”,真我是心灵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它的外侧包裹着“感性”“知性”和“本能”等不同层次。

每个人的心灵最深处都有纯粹美好的真我。所以,利他、关爱他人,是人的本能。

人生的目的就是磨炼心性,为他人尽力。

只有明白了这个真理,我们才能够真正放下财富、地位和名誉,以利他之心处世,为社会和世人尽力,每天投入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

人生由心开始,也由心终结。这是稻盛和夫这位88岁老人家的人生智慧总结,也是他对我们晚辈的最后嘱托。

(四)稻盛和夫智慧十条:

1、修心。

“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轻易靠近你,命运的一切都由“心”造。”

想改命,就先要修心。

因果必报,但是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不必因为一时不见成效而焦躁,重要的是修炼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的恒心。

2、无常。

在《人为什么活着》中,稻盛和夫曾说过:“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什么意思?人生怎么讲都是一场修行。

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雨,如果一帆风顺,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这都是命运的一种考验,方式不同而已。

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成就,当生命结束,所有的一切都会留在世上,唯有灵魂伴随自己永恒。明白了无常,我们自然会心生慈悲,敬天爱人。

什么是敬天爱人?

“始终以光明正大、谦虚之心来对待工作。敬奉天地、关爱世人、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国家。”

这是稻盛和夫所理解的敬天爱人,也是他所理解的一个人成功度过一生最重要的方式。

3、信念。

埋头工作就能触及“宇宙的真理”。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比才华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热情、激情和执着。当你拥有了强烈想要成功的信念,就会像甲鱼一样,一旦咬住绝不松口。

怀着“无论如何也要”的强烈愿望,你就会从早到晚,不管醒着还是睡着,“想要成功”的愿望渗透到潜意识,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百折不挠,“不成功誓不罢休”,“永不放弃”是研发成功的秘密。

4、热情。

“只要具备燃烧般炽烈的热情,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做成。”

心理学上讲,渗透到潜意识的愿望的纯粹程度,是成功的关键。翻译成大白话:热情是成功的源泉。

稻盛和夫讲:“一个人即使没有资金、没有设备,甚至即使自己能力不够,但只要具备热情,就可以把有能力的人聚集到自己的身边。”

非成功不可的热情和意志力,能提高成功的概率,因为要成功的愿望和热情,可以渗透到人的潜意识。

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成为“自燃型”充满内驱热情的人。

5、爱和诚实。

企业如戏。稻盛和夫曾把公司比喻成马戏团,马戏团的名字叫“企业经营”,而他用“爱”和“诚实”来团结组织人心。

稻盛和夫讲:“人心这种东西,确实容易变化,但是一旦人心凝聚,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

爱和诚实,之所以能够鼓舞人心,是因为人不管角色如何,本质上人人平等。

如果这点看不明白,就没有真正活明白,也不可能真正经营好企业。

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能有今天,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客户、合作伙伴、同事以及家人朋友,缺了其中一部分,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所以对于他们,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谦虚的、坦诚的态度,对周围的一切都需要抱有感恩之心。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每天的工作做得更好,而且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明朗、幸福。

6、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工作?如何理解活着和人生的意义?

《稻盛和夫对年轻人的忠告》中讲:

“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工作能够磨砺心性,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性,才会有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而想要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个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去寻找所谓“喜欢的工作”也往往很难,努力去喜欢命运中碰巧上的工作,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才是人生正确的答案。”

一句话,工作是人生价值的阶梯,工作是万病良药。

人生由种种苦难构成,但工作隐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能够克服苦难命运,扭转人生。

7、目标。

“一定要设定高目标,然后向高目标发起挑战。”在京瓷初期,稻盛和夫为了尽快提高公司业绩,曾想尽办法鼓舞员工士气,有一次他对员工讲道:

“瞄准月销售额十亿日元的目标,达成,全员去香港旅游;达不成,全员去寺庙修行。”

最后,大家瞄准目标一顿猛干,顺利完成了业绩,鼓舞了公司士气。

另外,目标要具体,并且众所周知。

领导者需要把月度、年度的所有销售额、利润等目标都用具体的数值表述出来,然后告诉全体员工,让大家彻底了解这是必须完成的目标。

8、细心。

要养成凡事用心的习惯,在工作中多留心、多观察、多总结,就能保持敏锐的判断力,最后就不会错过长远的发展机会。

“每一天都极度认真。”这句最简单而朴素的话,却是人生最要的原理和原则。

9、看本质。

探究事物的原委和本质,根据事物的本质来做判断,而不是“别人别的公司都这样做”。一旦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原理,就抓住了真理的核心。

适不适合当领导者,由心根决定。适合当领导的人,是那些一贯勤奋埋头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心性的人。这种人即使手握权力,也不会心生傲慢,不会堕落,具有优秀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

人格=性格+哲学。所谓哲学,简单说就是思维方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人格就是性格再加上思维方式。

只有提高人格,才能驱动人心。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个领导者若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不管他口头上如何强调“让我们共同努力吧”,都无法让团队充满热情。

心不正,则事事不正。

10、精进。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讲道,自己每日诵读“六项精进”,今天送给大家共勉: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2)谦虚戒躁;(谦虚是幸福人生的护身符。“满招损,谦受益”是中国老话。寡义廉耻和刚愎自用者无法求得善果。)3)每日反省;(三省吾身,有错就改。)4)活着,就要感恩;(“谢谢”在日语中的意思是“难得拥有”,我们活在世上拥有的事情,其实全都是“难得拥有”的事情,所以活着,就要感恩。)5)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理性决定好的事,不再动摇。)

除了六项精进,稻盛和夫还有具体做事的五步法:

沉醉你的梦想,激发出热情,撬动潜意识,冰冷的理性,周密的当下。

稻盛和夫还曾说“螃蟹只会比照自己壳的大小来挖洞”,用以比喻企业的成就与企业经营者的人格与器量成正比,我想人生的成就大小也是如此。

中国有句老话“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个人的内心如何,其实就是他命运的真实写照。

祝君好运。

参考资料:

《活法贰:成功激情》

《活法叁: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

《活法肆:开启你的明心之路》

《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

《稻盛和夫写给年轻人的忠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