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娃儿些
一放假就抱着个手机、平板耍
眼睛都虚起了还整的杂劲嘞很!
想起我们小时候的乃些板眼
魏院长眼流水就不自觉落下
随便点几个出来都是满满的回忆
废话不多说
直入正题
太平天国
要说以前没有电子游戏,这个“太平天国”的游戏可能就是最早的娱乐竞技游戏了,游戏工具多种多样,一张纸,一支笔或者一块地、一面墙再加上一支粉笔就可以操作了!据传这个游戏起于清咸丰年间,即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具体是否确凿已不可考。
此游戏娱乐性很强,两人猜拳,赢了的就可以在田字框里按照笔划写上“太平天国”四个字,然后再升上“旗子”架上“大炮”就可以和好朋友来上一发了!只要把对方摧毁到只剩下起初的田字框即算胜利!
这游戏对猜拳运气差的朋友极其不友好,小时候我就清不到弄么多,凭灵活的猜拳耍赖,把我邻居妹妹辛苦建立的“堡垒”毁于一旦,从此她再也不和我耍了。
果然,竞技不配拥有友情和爱情!
六枚棋
这个就厉害了,在别人下五子棋还需要大量棋子的时候(别给我扯拿张纸来画,那能有体验感吗?),咱们已经玩上“陆妹儿棋”了。
这个可不是把6个棋子连成一条线就得行的,它可是一款需要动脑壳并且要给对方设下陷阱的游戏,要让对方的寡棋子“死”于你的双重打击下。就那么简单的几步棋,纵横几条线,却是两军直接对垒,相互攻击,没有谁占谁的便宜,只有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得像个战略家一样“板上谈兵”,“围魏救赵”还是“声东击西”,每一步行动都充满了大智慧,但对应这个大智慧的却往往是一块水泥地加上12个小石头或者鹅贝儿…
别说了,再来一局
这一盘我定要杀你个鸡飞狗跳!
东南西北
类似大转盘,随机性很强,对于“中奖”还是“踩雷”充满了未知性的游戏。读书那会儿课间休息来一把,提神醒脑充满乐趣,还假吧意思拿来算命。
一张纸快速折好,然后在4个正面写上“东南西北”,里面8个面写上不同的“内容”,参与者只需要说上“方位+数字”,如“东15”,游戏操作者就用手操作其张开闭合次数,最后给对方看中了什么内容。
不过这个游戏作弊性极强,魏院长小时候脑壳就转的飞快,给喜欢的女生开后门,给讨厌的人下套…
你想我横向开始操作?
不!
我偏要竖着开始!
翻花
一根绳子就能搞定,小女生些爱玩的游戏,那时候的铁血汉子魏院长竟然也沉迷的无法自拔。
但父母老是一句“翻花要下雨”,就让我每次都有些打退堂鼓(万一明天落雨,打起伞走路上学太不方便了!)
其实,哪有那么神奇!翻花绳一般是2个人一起耍,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绳子在手上变化出各种有趣的图形,大桥、渔网、螃蟹、降落伞等,每一次翻出新花样,都是无比的惊喜。
要是那时候我会这么多花样
不晓得好多姑娘儿围着我打转转哦
易拉罐火炉
这个玩意是以前看到南广街上一个大哥哥弄的,当时硬是羡慕的遭不住,觉得人家动手能力太强了。
随便哪里去捡个不要的易拉罐,在中间位置开个门,把封盖去掉,然后在封盖位置整一个那种烧烤网子,这时候只需要往门里加敷头儿就要的了,取暖神器,还能再网子上把奶奶家的香肠扯一节来烤起耍,简直馋的我当时清口水接流!表示自己也要回去做一个!
(大概当时就是这个样子)
奈何大脑和眼睛说:会做了!我的手却挣扎着说:你不会!
不过在这里,魏院长还是分享一个用易拉罐做便携式小火炉的视频(不管制作还是用火,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要不是我小时候身娇体贵
这些,不就信手拈来吗
弹珠
这个就是男娃儿些爱耍的了,1角钱两颗珠儿,五颜六色的,漂亮惨了!几个人,找个烂凼凼都可以耍一下午。钻个小洞,画个起点就开始弹珠儿,谁先进洞就胜利,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你还需要不停的把别个撞开打飞,技巧多得不得了!
而这个游戏到了巅峰时期,就不是玩珠儿那么简单了,小伙伴们居然炒起了“石头”,就是磨珠儿石,那时候还分为啥子红砂、细砂,钻个孔,把珠珠放进去用手不停拨弄,让其玻璃表面损毁形成一层雾化磨(最原始的包浆?)就代表凶得很!
我那时候不懂
捡个烂石头不也玩的好好的吗?
其实在我们儿时,可不止上面这些游戏和耍法,还有丢沙包、扇纸壳、跳绳、蒙蒙猫(捉迷藏)、跳房子、滚铁环、铲陀螺等等。再看现在的孩子,除了智能手机,似乎根本就没有朋友,看似快乐,实际十分孤独,没有70、80、90后的童年那么有趣!
小小的游戏,有着世间的沧桑变幻,不管历经多少时日,熟悉的依然熟悉,那些恍若如昨的记忆,仿佛岁月并没有从我们身边溜走,而是将我们最宝贵的童真一直珍藏保留,仿佛人的成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沧桑,而是沉淀了阅历后的沉稳睿智。
你玩过什么什么游戏
对什么记忆最深刻
欢迎补充更多宜宾民间游戏和耍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