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间来到了年,这一年对中华大地和中国人民来讲,是万物复苏的一年,是生机盎然的一年。
三年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困难,但顽强的人民打赢了这场战胜自然的攻坚战。
随着国民经济开始复苏,人民幸福生活的到来,衍生出了各种文艺活动,来充当人民的精神食粮。
图丨《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就在这一年诞生。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诞生的时间,刚好是中国改变世界,影响世界格局的日子。
周总理用自己的感情和心血,使得《东方红》诞生
《东方红》的诞生,还要从周恩来总理完成出访工作,刚回到上海说起。
那是年7月13日,刚刚抵达上海周总理,利用他短暂的休息时间,去欣赏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上海之春”开幕式表演。
周总理这次观看的音乐舞蹈剧的名字是《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就是这部音乐舞蹈史诗,让周总理心里产生了共鸣。
《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这是一部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型歌舞剧。
图丨周恩来亲自设计布景,一面是党旗,一面是会有毛主席青年头像的红旗这支拥有多人的歌舞剧,可以说包含了全上海所有的专业团队,有乐团、合唱团、歌剧院、音乐、舞蹈、戏剧院校、合唱团等等。
在上世纪60年代,这部剧就用了不同形式的舞蹈表演方式和不同的歌曲,甚至用到了幻灯投影当做背景,可说开创了中国幻灯使用的先河。
将革命的思想内容和如此大型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外加各种创新的技术,这不仅仅是在上海,如此演出放眼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时周恩来总理就坐在观众席上,面对映入眼帘的画面,那些曾经发生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好像重新活了过来。
这样动人心魄的场景,让周总理的思绪好像回到了那个激荡的年代,一时间他的内心变得思绪万千。
突然,周恩来的大脑里闪出一个更加辉煌的艺术创作设想。
图丨周恩来总理(油画)如果在国庆十五周年时,能够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一部大型的歌、舞、诗三者结合的创新型作品。
用艺术形式,完整地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表述出来,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搞出一部共产主义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歌舞剧,在这一刻成为周恩来总理的心愿。
其实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周恩来总理多次就歌舞剧方面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家都在看扭秧歌感觉还可以,但如果一直保持不变那就是倒退的表现了。
在观看完这场激动人心的表演,周总理下定决心,准备亲自执导一部大型舞蹈史诗作品。
但时间要抓紧了,距离国庆节还剩三个多月的时间。
图丨和蔼可亲的周总理周总理回到北京,就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议程就是请有关方面的同志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搞一个新的振奋人心的作品出来。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总理的这个想法都异常兴奋,但冷静下来一想,就有人打退堂鼓了,唯一的原因就是——时间。
因为周总理要求的,是创作一部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多年历史长河的鸿篇巨制,但要将这么段的一段历史,压缩成两三个小时的舞台表演,那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看到前来参加会议的艺术家们都变得“腼腆”起来,周总理微微一笑,用他充满信心和富有东方男子气概的嗓音对大家说:
时间是短了一些,但我们是有经验的,上海有大歌舞表演、文工团有大合唱,还有已经创作出来的革命题材,就以这些为基础,基础打好了,整体也就快了,现在就看大家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图丨这部剧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通过周恩来的一番鼓劲儿加油,在场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大家开始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
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工作,周总理亲自挂帅统筹全局。
在为这场史无前例的历史舞台歌舞剧起名字时,大家也是费尽了心思,最终有人提出了“东方红”为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就这样名字确定了下来。
周总理化身总导演
为了让《东方红》结合百家之精华,成为最闪耀的艺术歌舞剧,周总理亲自挂帅总导演。
从确立主题到艺术形式的表现,再到题材的选用,甚至是服装的设计,周恩来总理事无巨细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