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11月21日零点59分因病去世,享年81岁。
陈爱莲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年长的舞剧主演。
她去世的消息,让人感觉非常突然,印象中在不久前,她还是活跃在舞台上的那个形象,尽管年过80,依然神似少女。
陈爱莲78岁的时候,还依然在舞台上扮演14岁的林黛玉,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万分惊艳。
她一直舞蹈到了生命尽头。
70、80岁的人,为什么还不退休?
得凭着真正的热爱,才能一生甘愿做好一件事。
在过去的年代,演员们被下放到农村,舞蹈没了用武之地。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舞蹈,但陈爱莲没有。她依然每天劈叉、下腰,不放弃基本功的训练。
尽管舞蹈看起来已经和自己的前途没什么关系了,可她就是喜欢。
这才是真正的热爱。
你对一件事的热爱,不是看你嘴上说什么,而是看你实际做什么。不是看你做这件事时有多快乐,而是要看你甘愿为它付出多少,忍受哪些痛苦或牺牲。
最终决定我们能在一件事情上走得多远的,是我们处理负面经历和度过苦难的能力。因为你愿意吃这个苦,所以你总能比别人更坚强,熬过艰难的过程,获得苦尽甘来的成就。
此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热爱
越早找到自己的热爱,越清楚生活的意义,就越能够在这个世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热爱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的所谓“热爱”,只是肤浅的爱好。比如我们喜欢电影,只是喜欢看,并不意味着我们愿意去写剧本、拍电影。
任何冲动都不是“热爱”。
只有你愿意为了这件事,放弃低质量社交、玩乐、抖音、视频、综艺等等,才算得上是热爱。
想想看,什么事情能让你废寝忘食,做这件事的时候,几分钟变成了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变成了“天哪,我忘了吃晚饭。”
还有,如果你的人生还剩下一年的时间,你会做什么?你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如果人生再来一次,你准备怎么度过?
当人们觉得自己没有方向感,找不到自己的热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想一想这些问题,会帮我们确定自己的热爱。
除了热爱,更要精通
我们对很多事情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喜欢,而当深入进去遇到困难,就可能会打退堂鼓。真正推动人们持续从事一份事业的三个因素是:自主、胜任、归属。
其中最重要的,要属“胜任”,也就是你要精通于你所做的事。
真正爱上一件事靠的绝不是一时的兴趣,不管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先经历一段艰辛的投入期才能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和成就感,而只有当体会到了当中的乐趣,拥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之后,我们才会真正爱上它。
我们从中得到的乐趣和自我满足感就是行动最好的激励和奖赏,这时我们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这就是“热爱”。
所以,想要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应该从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开始,因为精通而生爱,因为优秀而生爱。
知道为什么而做,此生为何而来
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说过一句话:我并不关心我跳什么,我只关心我为何而跳。
热爱一件事,不仅仅是自己要把它做好,更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要做?是什么样的使命感在冥冥中召唤着你?
像是陈爱莲,她功成名就,本可以悠闲享受的过完这一生,但她却选择了将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
年,陈爱莲创立了北京市第一所民办舞蹈学校——爱莲舞蹈学校。她除了自己跳舞,陈爱莲将所有的精力,时间,财力都投入到这个学校中。
她的舞蹈,并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大的使命。
如果你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一件事,那你不过就是一个忙碌的陀螺。
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它的意义在哪,意义感越强,动力就越大。
少做事,但要把事做好。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只需要在少数关键地方做到极致,特别是那些我们热爱的事,真正有意义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