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月半悦读
8月12日,艺人张哲瀚被扒曾在日本靖国神社前合影。
而8月15号,就是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那天。
于是,事情迅速发酵。
01、娱乐圈的病态,早已是癌症晚期
8月13日,张哲瀚就这场言论风波道歉。
同日,引发巨大社会争议的张哲瀚,遭到央媒重批:身为公众人物,对历史常识如此匮乏,对民族苦难浑然不觉,太不应该!
挑战民族底线的张哲瀚,彻底“凉凉”了,可令国人震怒的还在后面!
知名作家斩鞍,不知道是为了蹭热度,还是真的没有爱国心和眼力价,竟然公然发声力挺张哲瀚。
他针对《半月谈》发表的评论性文章,《用“无知”做托词,逃避不了应有的惩罚!》,发问:靖国神社连参观都不能去了?
如果他是为了蹭热度,那恭喜他得偿所愿,确实蹭到了。
如果是后者,那也值得恭喜他,让大家看清了他是个什么鬼。
一时间,无数网友怒怼,不仅在线教他怎么做人,还免费为他科普,国人为什么不能去靖国神社拜鬼!
因为,对国人而言,靖国神社根本不是什么冷门历史知识,而是罪恶、血债的代名词。
乌合麒麟抗日作品哪里面关着的日本战犯的恶灵,无不在中华大地犯下滔天罪行,它是一个根本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一切参拜、美化、暧昧不清地与靖国神社这个概念纠缠在一起的行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四个字:不可原谅!”
所以,那些所谓“欠缺对相关历史场所的背景和知识”的托词,真的不是一个“无知”可以解释的了的。
那些曾经的苦难还历历在目,从民族大义出发,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更别说去日本公然拜鬼了!
这也让人不由感慨,现在的娱乐圈,根本不是简单的病态,早已是癌症晚期。
那些标榜自己是艺术家、音乐人的,往往在私底下进行着最肮脏的勾当。
那些毒瘤不割除,根本看不到希望!
02、真正的人民的艺术家
前几天,才看了纪录片《党的女儿》,深受教育。
其中,从常香玉那一集里,也对“人民的艺术家”这个称号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虽然只有六分钟的时长,可里面的包含的内容 很充足。
至少对于河南人来说,常香玉这个名字 不会陌生,特别是在豫剧行当,这个名字就是一个标杆式的存在。
一句“戏比天大”,就足以概括她一辈子积攒下来的艺德。
一架“常香玉号”,更是饱含了她的拳拳爱国之心。
习仲勋非常认同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爱国行为,还曾发言总结:
“常香玉是来自人民,并深知人民之苦的。她在新中国成立前同情人民的苦难遭遇,到新中国成立后又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这在逻辑上来讲更是必然。”
是的,常香玉本名张妙玲,出身贫苦。
本来她是要和三位姑姑一样,被族里安排给人做童养媳,也即将面临和被婆家打死的两位姑姑的一样的命运。
好在,父亲张福仙宁愿和族里决裂,也拒绝了族里对她的安排。
父亲和亲族决裂后,为了生计四处找班子搭台唱戏,也让她随自己学戏,做了当时为人不齿的戏子。
后来,父亲嗓子坏了,张妙玲随义父学戏,并改姓常,得名香玉。
姓名相连,取其高雅纯洁、坚固之意。
常香玉,也没有辜负她的这个艺名,不仅对艺术有着执著追求,为人更是意志坚定,人品坚贞!
她9岁学戏,10岁就开始登台表演,12岁时已经小有名气,13岁就能主演六部《西厢》。
父亲教戏时,学不会就对她打骂不断,甚至被人怀疑是人贩子,可她却很清楚父亲这样做的原因,心中只存感念。
也正是起于贫苦,让她练就了不屈的性格,面对旧社会恶俗势力逼迫,她才会不惜以命相拼,敢于抗争。
流传较广的事件,就是她和丈夫陈宪章的相知相识的故事了。
当时,不满二十岁的常香玉,被宝鸡青红帮头子李樾村点名,要她到家里唱戏,庆贺他新纳一妾。
常香玉被迫前去,却当堂唱了《孔雀东南飞》,惹恼了李樾村后,要强的常香玉不堪欺压,当场吞了手上一对金戒指 。
幸亏陈宪章相助,送医及时,常香玉才被救了回来。
她和陈宪章能够喜结连理,也是好事多磨,结婚前,也曾立法三章:
,不嫁当官的;第二,不做小老婆;第三,不能嫌弃她是唱戏的,结了婚就得跟随她的事业。
陈宪章不仅爽快答应了她,婚后56年,更是身体力行地履行他的承诺。
他不仅辞了官,为常香玉编写了很多剧目的剧本,还替她承担了家中所有的事,不让他为家事有任何分心的地方。
哪怕她要捐飞机,他也没有二话就一口答应,并和她一起忙前忙后,四处奔波义演筹款。
丈夫的成全和支持,再加上常年四处奔波的经历,让常香玉见识颇广,戏路也越来越宽。
后来,融会贯通之下,她开创了豫剧唱腔新流派,“常派”,并流传甚广!
03、谁说女子不如男?
而捐飞机这事儿,还要从 说起。
年10月, 爆发,中国人民 为了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 。
从此,前方战事,也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年6月,一条“中国人民 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的消息,让国内民众激愤交加,常香玉更是一夜辗转反侧,悲愤难眠。
虽然,她刚为前线捐献了剧社3天的演出收入,可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是觉得做的太少了。
新中国成立前,她是不入流的“戏子”,经历过旧社会的苦,新中国不仅让她挺直了腰杆,还给了她艺术家的身份。
美帝猖狂地在邻国进行侵略战争,对国家和自己的生活与未来,都是极大的困扰。
在朝鲜的战争,苦于武器装备的落后,才不得不以血肉之躯相拼。
常香玉太心疼战士们了,她和丈夫陈宪章商量:“我觉得做的还是太少了,咱能不能为前线的将士们再做点啥事?我想咱们就捐一架飞机,看中不中?中咱就干!”
丈夫回答她的,也是一个“中”!
于是,在很多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夫妻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通过义演进行募捐,来给 捐献一架战斗机。
她在西安文艺工作者的抗美援朝群众动员大会上,掷地有声的宣布:“我是个演员,我要以我的演出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
紧接着,她在香玉剧社,动员全体同仁时说:“敌人轰炸我们,我们难道就不能把歌声变成炸弹去轰炸敌人?”
后来,她用义演筹款来捐献一架战斗机的申请报告被批准,得到各方支持、协助。
在当时,这即是她爱国的表现,也为国民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更是能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
可是,要买下一架战斗机,谈何容易!
常香玉和剧社59名同事,事先已经做好了长期吃苦受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他们通过估算,即使义演时场场爆满,也要演出场,才能筹集一架价值15亿(旧币)的战斗机。
据说,当时的15亿旧币,换算下来,不低于今天的万人民币。
这对于一个民营剧团来说,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整个剧团都下定决心,他们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把这架飞机送给我们的 。
当时,社会上说风凉话的有之,抹黑常香玉说她想出风头的有之。
对于那些传言和奚落,常香玉一概置之不理。
她率先拿出了自家所有的积蓄,还卖了房子、首饰和剧社的一辆运输卡车,作为剧社巡回义演的启动基金。
整个义演期间,剧社所人除了吃饭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义演的全部收入都要用于为 购买战斗机。
而且,为了让所有人轻装上阵,要求家属们一律留在西安,她自己的三个年幼的孩子,也是被送去了保育院。
的不满七岁,最小的刚刚断奶。
丈夫陈宪章,对她这次义演,更是立下汗马功劳。
他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根据妻子的表演风格和唱腔,把京剧《木兰从军》,改编成我们耳熟能详的豫剧《花木兰》。
“谁说女子不如男?”
常香玉就是活生生的花木兰,用戏曲来成就了自己一代巾帼英雄的人生!
04、她真的捐了一架战斗机
自年8月7日开始,西安试演之后,常香玉带领全剧社人员,从西安启程,踏上了义演募捐的漫漫征程。
站,就是让她成名的河南开封,这在这个带着回忆的地方,她的演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万人空巷成了现实,很多远地方的老乡,甚至背着干粮,跑到开封看她演出。
“背的是翻身粮,看的是爱国戏”,这在当时被传为美谈!
接下来,他们到过郑州、武汉、济南、南昌、长沙、广州等六省七市。
香玉剧社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帮助。
特别是在南方,语言上的不同,丝毫没有妨碍他们和戏迷之间的沟通交流,义演过后反响极为热烈!
人们争先买票入场,即是一睹这场别开生面的义演,也是为前线 贡献一丝力量。
剧社人员为了早日完成任务,也是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跨过黄河长江,南上北下的赶场子,吃的是 的大锅饭,睡的是最差的地铺。
可是,不管是在大剧院,还是条件简陋的露天剧场,香玉剧社的演出标准从来不变。
从戏服、扮相到表演,每场演出都一丝不苟,保质保量。
期间,剧社里也有人受不了而动摇过,打过退堂鼓。
毕竟,捐一架战斗机真的是难乎其难!
有人想卷铺盖走人,有人私下劝常香玉改变目标,哪怕捐一门大炮呢,也更容易实现。
常香玉没同意,她一次次耐心劝服大家,遇到困难更是身先士卒,迎难直上,甚至因为带病演出昏倒在舞台上。
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义举感动,票箱成了募捐箱!
工会、青年团、妇联和各民主党派等,也纷纷争相包场,支持香玉剧社这项的爱国义举。
地方上的支持,各地群众的欢迎,让这场巡回义演提前达到目标。
年的2月,这场行程过万里,为期六个多月的巡回义演,在广州圆满结束。
据统计,香玉剧社半年来,所有演出共计场,观众达到32万多人次,募捐金额高达15.27亿元,超额完成了任务。
常香玉把这笔钱捐到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时任总会会长郭沫若大为感动,并亲笔给这架飞机题写了机名“常香玉号”。
他们终于捐出了一架战斗机!
可事实上,他们捐出的绝不止一架飞机!
常香玉通过义演募捐到一架战斗机,这件事的现实意义是无比巨大的。
当时,该事引发全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