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原创海丰阿东开炮炮不响,排哑弹,性命

来源:堂鼓 时间:2024/1/14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252013.html

「原创」海丰阿东:开炮炮不响,排哑弹,性命交关

退休了。经常来花园里去逛逛。那里有几个棋摊,喜欢下棋的,在那里摆开战场,捉对厮杀。高手对决,常引起旁边的人驻足观战,见到一步好棋,连声叫好是免不了的。有一天下完棋,棋友老陶与我二个人坐在旁边,一起喝杯清茶,聊聊往事。棋友老陶告诉我一件40多年前他亲厉的惊险往事。

那是在一次民兵训练中,他差点被炮弹炸死。只因为一是胆大,二是命好,才躲过了一劫。那年老陶才十七八岁。年纪轻轻,身强力壮。他参加了大队的基干民兵。有一次他们这些基干民兵,由武装部组织进行迫击炮的训练。武装部派来了一个教官,指导他们训练。他们这些人,三个人一组分成好几组。每组三个人。一个人扛炮筒,一个人扛炮架,另外一个人,背弹药箱。按照教官的要求,行军到山里。

放下带过来的迫击炮部件,就地装配起来,然后架好迫击炮,调整好角度。根据教官的指导的方法,把迫击炮对准了远处山坡上的一个茅草屋。那个茅草屋是炮击的目标,预先设置好的。老陶他们大致估算了一下迫击炮与目标的距离。按照教官教给他们的方法。调整好炮筒的角度。然后从弹药箱中取出炮弹。把炮弹上的油脂擦去,装入迫击炮炮管中,让它顺着炮筒,自然滑落。

老陶是装弹手。他把炮弹放到炮筒内,一松手。感觉到那炮弹顺着炮筒滑下去,并发出轻微的振动。只听“嗵”的一声。炮弹落到了管底,触发了引信。那刚装进去的炮弹像一只黑鸽子,从炮口中飞出来,奔向远处的那茅草屋飞去。老陶仰头看到了炮弹移动的轨迹,清楚的看到那炮弹从炮管飞向远处茅草屋的。飞行轨迹是一个抛物线,时间只过去了一会儿,远处山坡上冒起了一股黄烟,爆炸声不久传来,这一炮没打中目标,打得远了些。

老陶他们根据这炮弹的落点。对炮筒的角度进行矫正。然后发射第2颗炮弹。那天当他们打到第五发的时候出了问题。因为他们使用的迫击炮和炮弹,都有些年头了。特别是炮弹,有的可能已经过了有效使用期了。老陶把第5发炮弹装入炮筒。那炮弹滑动到筒底后,没有像先前那几发一样,“砰”的一声飞出来。而是躲在炮筒内半天没有动静。他们遇到了哑弹,这下他们傻眼了,大家的心一下子紧张了。

打炮时,有的炮弹可能会延长一些时候再爆炸。就像春节时点炮仗一样。有的点上了,他马上就爆炸,飞上天,有的点了之后,没有动静。一种可能是,引信是真的熄火了,还有一种是遇到了引信在某个关节点卡住了,引信中的火药仍然在燃烧,只是慢了许多。突破了这个关节点,他还会继续往前烧过去,引爆这个炮仗。这时候如果你正好赶上去,去拿大炮仗。可能就会把自己炸伤了。炮仗对人的损伤还小点。如果哑弹爆炸了,那就厉害了,很可能就会把人炸死。至少也会对人造成伤害。

老陶他们三个人等了半天。还是没有动静。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把那有问题的炮弹,从炮筒里面倒出来。处理哑弹的时候是很危险的。因为哑弹倒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被抓住,炮弹滑落到地上,有可能发生爆炸。按照平常的情况,那教官是最有经验的人,理应由他带人排除哑弹。但这次老陶他们遇到的那个教官,却站在那里,并没有出马排除哑弹,他让老陶他们自己去排除哑弹。

教官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他说在训练中碰到哑弹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不用太紧张。现在那东西不响,一般不会再响。然后那教官用另一门炮,亲自做了怎样排除哑弹的示范,老陶他们看仔细了。最后那教官叮嘱他们,一定要细致小心。说完教官和其他人,都跑到远处,趴在地上。留下了老陶和另一位兄弟。

在这生死关头,要说老陶不害怕是假的。那时候,老头感到胸膛里仿佛在擂鼓,心脏“砰砰砰”,强劲的跳动着。就像百米冲刺跑到最后,那心脏要从嘴里跳出来一样。老陶回头。看了看那些在远处趴着的人。心里想,妈的,今天我豁出去了。反正那哑弹如果炸了,就立马什么都不知道了。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长痛,让你痛得受不住。长痛不如短痛,话是这么说,其实现在就是想打退堂鼓也没办法了。自己不去,让谁去,只得自己硬着头皮上。

两个人站在那,定定神,深吸一口气,老陶的兄弟抱起炮筒的低端,慢慢的把炮筒抬起来。老陶则按照教官事先教的方法。双手交叉成环状靠在炮筒开口处。老陶的兄弟慢慢的抬起来炮底,当炮管呈水平状时,两人的动作更加慢了。过了这个平衡点,这时炮管里的那颗炮弹,慢慢的开始往外滑动。老陶感觉到了炮管的轻微振动。再过一会儿,炮管的倾斜度更大了,那炮弹“吃”一下,滑了出来到时候。老陶的手一碰到炮弹,马上小心翼翼的抓住了。哑弹被老陶和他的兄弟排除了。

处理完哑弹,老陶和他兄弟的脑袋上都是汗珠子。这时那位教官走过来拍拍他俩的肩膀说:“好样的,有胆量。”这时老陶感到自己的小腹部充满了尿液,喉咙干干的,他什么话也没说。从旁人手里要过水壶,仰头灌了几大口,然后跑道旁边放了一泡尿。按照老陶的说法,当年他们训练的时候。遇到哑弹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英雄壮举。但他们又确确实实,是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让我在听的时候,也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真心佩服老陶这样的无名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