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女孩患上白血病,自救的第一步是和父母断绝

来源:堂鼓 时间:2024/12/26

医院当医生期间,看到过不少家庭因为白血病捐骨髓这事儿四分五裂。

因为哪怕是最亲的亲人,都不肯捐,而那些患者到最后也是在苦苦哀求。

这么多年里,我只见过一个例外。

有个女孩21岁就患上了白血病,而她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不是哀求,而是和家人断绝关系。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埋头处理事情,一个女孩清脆悦耳的声音传过来:“孙医生,小泥巴向你报到。”

听到这熟悉的名字,我吓了一跳。

女孩眨着大眼睛,见到我后一直笑,精神状态看着是不错,但脸色还是因为疾病略显苍白。

在小泥巴来找我之前,我们就是网友了。

她是白血病论坛里最活跃的病人,到处询问自己的病情,我则尽量帮她解答。

就在最近,她突然跟我说,自己如果要活下去,就必须马上离家,来找我做移植。

我可没马上同意,毕竟我又不是医托。

小泥巴又说我是网上唯一认真回答她问题的医生,她问过其他病友,医院以及对我都非常信任。

她的信任是有原因的,医院确实在业内是医院之一。

但是水平高,治疗花费也偏高,经费是她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如今小泥巴来到了我面前。

她瘦瘦小小,戴一顶绣着小花的帽子,手边是和体型极不相称的大行李箱。

“孙医生,我觉得只有你能救我。”

我还没来得及被这句话感动,就发觉到不对劲——她身后居然一个跟着来的人都没有。

来医院看病的都是些恶性病患者,住院、办手续、治疗陪护,身边哪能没个家人?

而接下来要想做移植手术,最少也需要三十万手术费。

否则等着她的就是无止境的化疗,眼睁睁看着身体各处衰败。

没想到,这个小女孩告诉我,她头上的帽子和行李箱就是全部家当了。

她身上只剩两万块钱。

我不知道这个刚刚21岁的女孩怎么有医院,也不知道面对疾病和金钱,她会倒在哪一关。

1

小泥巴早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她在老家化疗了一段时间,医院治疗不够规范,经常没床位,治疗一直被延误。

病情不见好转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家里经费跟不上,之前在网上每次聊到这里,小泥巴都不愿多说。

当时我不好问什么,只医院考虑做骨髓移植,不然病情随时可能恶化。

可小泥巴迟迟不转院,甚至连化疗都停掉了。

我还纳闷儿,这么积极了解病情的人,怎么突然就放弃治疗了?

在我的追问下,小泥巴才说出原委。

小泥巴家在农村,当地向来重男轻女,她下面有个弟弟,所以从小到大一直不怎么受重视。

刚生病那会儿,她才大专毕业,还没来得及参加工作挣钱,弟弟又在读高中,父母出了十几万治疗费后,看小泥巴不见好转,打起了退堂鼓。

他们听人说白血病是绝症,后面还得花很多钱。

想想儿子将来上大学也要用钱,就决定不给女儿治了。

外人问起来,就说这病花钱也不见得能治好,当爹妈的,已经仁至义尽了。

小泥巴一度也沮丧:“家里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等我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就是解脱,我解脱了,家里也解脱了。”

我极力劝小泥巴,骨髓移植有50%的治愈率,医院拼一把,但钱得凑够。

然而家里人并不同意小泥巴北上看病:

“他们说我只是赔钱货,一分钱没给家里挣到还花了十几万,现在家里欠着债,也没多余的钱给我。他们说我要是出来,就叫我自生自灭,不管我了。”

我这才明白小泥巴网名的含义,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块儿泥巴,没什么用处,就算扔在路边,也没人要。

我一度担心被家人抛弃后,小泥巴也会放弃自己。

但幸好,她终于还是来医院接受治疗了。

小泥巴来的时候,我以为她说通了家人。我问她:为什么一个人来?

“现在家里农忙,都没空,我先过来他们后面会来的。”小泥巴声音越说越小,头也低了下去。

我一听这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就让她说实话。

小泥巴说离家时,父母给了她两万块,说这是最后一次出钱。

移植需要在仓里待一个月,仓内一天花销就要接近一万元。

只给两万元,这是真打算让她自生自灭了。

2

“我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顾就跑出来的,我都已经想好了,如果顺利的话,移植的钱是能凑出来的。”

小泥巴通过逛论坛、问病友,已经找到了一种解决途径——网上筹款。

我也尽可能帮她。

虽然只带了两万块钱,我还是给小泥巴安排了住院,医院里有一些政策可以先治疗后收费,我也帮她申请。

从住院到移植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小泥巴必须在这之前凑够三十万。

骨髓移植不是一两天的手术,病人需要在移植仓待一个月,这是最大的一笔支出。

出仓之后还得住院,所以移植费、医药费、护理费加起来,最少也需要三十万。

凑不够,小泥巴都没法熬到出仓。

可三十万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好多筹款平台也都会设置筹款限额,小泥巴只能在几个平台同时筹款,才有可能一点点补齐救命的钱。

每次查房时,我都能看见她一边挂水治疗,一边上网,在给自己找种种活下来的可能。

在网上筹款,很多时候是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别人看,这些窘迫往往更能唤起同情。

然而小泥巴却不想通过卖惨来获得别人的可怜。她觉得患白血病的人都很惨,相比之下,自己也没什么特殊的。

所以筹款时对于父母抛弃,独自求生这些情况,她只字未提,只写了自己的患病情况以及所需的治疗费用。

小泥巴孤身一人,筹款也是我给她证明的。

医院的证明书,也在平台给她做了证明人。

筹款链接发出去的头几天,数额都会蹭蹭往上涨,可到了后期,金额跳动的越来越慢,越来越少。

距离三十万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小泥巴不得已又去求助了基金会。

小泥巴还拜托我,医院开证明、核实真伪,我就帮她说一下,实话实说就行。

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志愿者小佳帮她联系基金会。这个女孩还在读大学,医院当志愿者。

在医院,经常能见到两种志愿者,一种是筹款平台、慈善基金会的员工,他们帮患者解决救命钱的问题,让这些病人能有机会得到治疗。

还有一种就是像小佳这样,出于爱心,医院来帮忙。

他们会帮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的患者做翻译,也会帮一些农村出来,找不着门道的患者跑腿办手续。看上去都是些琐碎的事儿,但对这些病人来说却是帮了大忙。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听过小泥巴故事的志愿者,都会想要去帮她。其中就包括这个小佳。

筹款需要办各种手续、认证、盖戳,这些原本是小泥巴父母应该做的工作,现在都是小佳在跑前跑后。

但有些事,是志愿者无论如何也帮不了的,比如说需要家人提供适配的骨髓。

只有移植适配的骨髓,才可能根治白血病。

但这些年来,我见过太多家里人不愿意配骨髓的事情,最后病人和家庭只能走向决裂。

而小泥巴,还没到这一步,就已经和父母决裂了。

3

从小泥巴住院开始,我们就拿她的配型去中华骨髓库的程序里匹配。

就在匹配供者时,又遇到了难关。

我们做骨髓移植,最佳供者是同胞全合,也就是兄弟姐妹,小泥巴倒是有个亲弟弟,但生病后,从来没和姐姐配过型。

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缘由,我也没有过多询问。

第二选择是中华骨髓库的非血缘供者,最后的选择才是父母子女等半相合。

配型时,中华骨髓库里没找到和小泥巴十个点全相合的供者,只找到一个8个点的。

这并不是最佳供者,移植后排异的风险也会更高一些,但总归比父母的半相合略好点。

她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寄希望于非血缘供者。

中华骨髓库那边需要走很多流程,还要进行供者的复合配型、查体,差不多要两个月的时间。

我担心小泥巴等不到那个时候,特意递交了加急程序申请,中华骨髓库也很重视,但出于对双方的安全考虑,该走的流程还是不能省,最终帮我们提前了一个月。

等待采集的这一个月里,我又一次做了两难的决定。

医院已经多次化疗,但没产生效果了。她现在的情况也无法直接做移植。

我只能给她再试试化疗,尽量降低肿瘤负荷,缓解效果好的话,可以提高她移植后的长期生存率。

第一个疗程结束,骨髓穿刺显示效果不好,小泥巴体内的肿瘤负荷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一般这种情况,我们就不会选择再给患者化疗了。

这期间如果小泥巴继续进行化疗,那她的身体脏器功能和免疫力都会进一步损害;但如果不做,白血病细胞又会成倍增长,直接危及生命。

为了能让她撑到移植,我还是决定让她继续化疗。

可化疗后,她的长期存活率只剩下不到三成。

得知这个结果,小泥巴的眼圈立刻红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1%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