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伟本想在家好好逍遥几天,逛逛家乡的山水,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兼等陈芳元旦节放假回来。
陈芳以经师范学校毕业,如今分配在外乡一所小学任教。
不想,胡小伟在家逍遥了两天,就逍遥不下去了。
胡小伟在家逍遥不下去,是因为这趟出去,没挣回钱来,已经囊空如洗了。而家里要花钱的地方,一个接一个的来:东家贺乔迁之喜,西家庆六十大寿,姑家娶媳妇,舅家添孙女……。
胡小伟见苍老的父亲,为了给各家红白喜事随礼,身有病痛,都舍不得花钱医治。
胡小伟见苍老的父亲,为了挣点家用,带着病体仍在操劳。
更兼昨天晚上,胡小伟和陈芳通电话,陈芳在电话那头突然说:“小伟,我想结婚了……”
胡小伟当时听了,硬是把“我也早想做你的新郎了”这句话,咽回了肚子里。
胡小伟当时想:结婚,那有钱置办新房?那有钱赠送彩礼?那有钱设摆喜宴?那有钱应付婚后的日子?
胡小伟没有说出陈芳想听的话,顾左而言他。两个人的谈话,后来有点不欢而散。
其实,陈芳不止一次说过:“只要两个人相爱,结婚住不住新房无所谓;送不送彩礼也无所谓;摆不摆喜宴更是无所谓……。
无奈胡小伟深中虚荣的毒,他脑子里有个可悲的俗念:结婚办得太寒酸,搞得比四邻差,会没有面子。
胡小伟现在满脑子里,都是一个‘钱’字。胡小伟在梦中都在思索,该怎样去挣钱?
还别说,胡小伟七想八想,还真想出了一个他认为能赚钱的点子。
胡小伟是这样想的:注册一个名叫(菜园子)的网站,销售纯绿色、无公害蔬菜。
胡小伟因何有这个想法?那是因为胡小伟观察到一种现象: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菜园子,四季都种植有自给的蔬菜。种植的这些蔬菜,都是给自家人吃的,是自然生长的,不打农药,不施催长素,是地地道道的纯绿色食品。各家各户种植的这些蔬菜,虽然不多,但是就自家人食用,肯定都吃不完。现在农村的物质条件好些了,一般人不会把多余的那一点蔬菜,拿到集市上去换那几个小钱。这些多余的蔬菜,要么送了人,要么烂在了地里,要么就喂了猪、喂了鸡。
胡小伟想:这些喂了猪,喂了鸡的蔬菜,可比那些绿色蔬菜基地里,速生速长的绿色蔬菜,绿色的多。这些浪费的纯绿色蔬菜,是城镇居民,求之而不得的好动西。
胡小伟想:把这些浪费的蔬菜集中起来,销售到城镇居民的家中。做这件事,一可让留守在农村的人,顺带增加一点收入。二可以给城镇居民,提供纯正的绿色食品。
具体怎样来做这件事?胡小伟大概想了一下:首先建一个(菜园子)网站,把各村各户,每一天都有那一些多余的蔬菜可以出售,配上实景图片,刊登在网站上,提供给城镇居民来选择。信息的采集,在各村各物色几个,不愿离乡求职的人员来负责。这几个人员,还负责蔬菜的收购和配送。(他们的酬劳,来自于买卖蔬菜的差价。)蔬菜的配送方案有两个:一是:各村的蔬菜,供给就近的城镇居民,由各村物色的人员送货上门。二是:全国联网销售,用快递配送。
胡小伟想:选择一家快递公司,建议他们把件,派送到农村的村组,甚至是户。当然,派送的人员,由自己这边的人来完成。反正自己这边的人,每天都要到各村组,收当天采购的蔬菜。
胡小伟想:快递公司应该很乐意与自己合作。因为他们的件,可以派送到农村的村组,这无疑提高了他们,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胡小伟甚至想到:采用某某方法,可以让城镇居民,在(菜园子)网站上,放心大胆的网购蔬菜。采取某某措施,可以防止唯利是图的人,在(菜园子)网站上,卖伪绿色蔬菜……。
遗憾的是:胡小伟想了很多很多,后来想到自己是个电脑白痴,也没资本去实施这样的计划,就打了退堂鼓。
胡小伟最后想:还是找份实际的工作,先解决囊空如洗的问题。
说来也巧,胡小伟上午去城里找事做,在芭蕉镇车站,喜遇老同学陈平。
陈平回乡来办驾驶证年审。
相遇的那一刹那,二人都惊喜的无法言说。陈平先擂了胡小伟一拳,才激动地说:“是你啊!”
胡小伟轻轻拍了陈平一掌,笑着回答:“是我。怎么是你啊!”
短暂的沉默,二人眼中都隐隐有了泪光。
平静了相逢的喜悦之情后,陈平责问:“你个家伙,那年你说都买好车票,马上就出发了。可我左等你不来,右等你不来,你快给我解释解释,究竟是怎么回事?”
胡小伟苦笑一声,回答:“你快别提了,我当时到广州下了车,马上就要和你联系,可记你电话和地址的纸条,我搞丢了,我当时急的火上房。”
陈平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说:“你呀!你呀!这么重要的东西,你怎么不记在心里?你记在纸条上,你就把纸条好好的保管啊!”
胡小伟懊恼地回答:“唉!我当时也是百密一疏。”
陈平又问:“那你后来是怎么办的?”
胡小伟把当年的事,简略地对陈平说了一遍。
陈平听后只叹息。
胡小伟讲述完自己的事,就急不可待地问陈平:“这些年,没有一点你的消息,你过得怎么样?”
陈平和胡小伟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描述。陈平把过去几年里,打工谋生的简单经历,略说了一下……。
当胡小伟听到陈平说:“目前在从事,开车跑长途的工作。”
胡小伟忙细问陈平:“你开车多少钱一个月?”
陈平回答:“多劳多得,只要拼命地跑,一个月能拿个四五千块钱。”
胡小伟听罢,羡慕的不得了,忙问陈平:“你们公司现在招不招人?”
陈平回答:“公司有几个司机,吃不了苦,刚辞职走了,正在招人。”
胡小伟忙说:“我目前是失业状态,我有驾驶证,你能不能把我介绍到你们公司去上班?”
陈平求之不得,当即给他们车队长打电话。
陈平是他们公司的老员工了,说要介绍一个人到公司去,他们车队长当即就同意了。
胡小伟高兴万分。
胡小伟和陈平久别重逢,自然要聊一些往昔的人和事。为了聊得尽兴,也为了庆祝重逢,二人沿街找了家小饭馆,要了个单间,点了几样酒菜,边吃边聊。
席间,二人共同回忆了一些,过往快乐的岁月,又谈起其他同学现在的状况。谈到了王丽远嫁河北,谈到了杨英远嫁江苏,最后谈到吴小妹。陈平问胡小伟:“吴小妹现在过得怎么样?”
胡小伟感叹一声,回答:“吴小妹具体过得怎么样,我也不是很清楚。她初中毕业以后,她爸不再供他念书,她一气之下,就到温州打工去了。这些年,她很少回来,也很少和家乡的人联系。隐约听说,她前年春上,和一个广西的男孩子结婚了……”
陈平听后,半晌无语。
看着怔怔发呆的陈平,胡小伟问:“对了,都忘了问你,你的个人问题,解决了没有?”
陈平苦笑着回答:“我的女儿都会走路了。”
胡小伟听后,惊喜得合不拢嘴,举起酒杯忙说:“真的啊!恭喜!恭喜!请接受我迟来的恭喜!”
陈平努力的挤出笑容,和胡小伟碰了一下杯,把一杯酒一饮而尽后,才说:“我钻进了婚姻的坟墓,又什么可恭喜的?”
胡小伟听完陈平的话,又见陈平郁郁寡欢的样子,心里很纳闷。便小心翼翼地问陈平:“怎么?婚姻生活不美满?”
在老友面前,陈平也不隐瞒,回答说:“唉!有名无实的婚姻,凑合着在过,哪敢谈什么美满。”
胡小伟听了,忙关心地问:“你媳妇是那里的人?你怎么说凑合着过?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陈平因为婚姻的不美满,心中一直很压抑。他平日孤身在外谋生,身边没有可放心倾诉的好友,把一切都闷在心里。今日,他遇到老友胡小伟,他要一吐为快。
陈平自斟满一杯酒,又一饮而尽后,才回答:“我媳妇,是外乡的。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我入赘到她家做女婿,我们属于闪婚。”
胡小伟插言问道:“你们为什么要闪婚?怎么不相互多了解一段时间?”
陈平叹了口气,表情痛苦的回答:“因为我对她一见钟情。她当时也看上了一无是处的我。长辈们也欢喜,所以我们就闪婚了。婚后慢慢才知道,她不是因为看上了我,和我结婚。她是因为:她是独生女,她父母不同意她,嫁给外地一个她真心爱着男孩子,她一赌气,就随便和我结了婚。”
胡小伟插言说:“不管她是赌气也好,是随便也好,总之她和你结婚了,也有了小孩。你好好地对人家,人心都是肉长的,总有一天,她会被你感动的。先你说你们的婚姻有名无实,可见你们之间的关系很糟糕,是不是你对人家不好?”
陈平委屈地回答:“我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她,我还要怎么对她好?”
胡小伟有点不信,便说:“可不以说点你们,平时相处的细节给我听听?我帮你分析分析,看看你们的问题,究竟出在那里。”
陈平无奈地摇摇头,回答:“我和她之间,没有相处的细节。因为:我们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不在一起。”
胡小伟听了很意外,问陈平:“她在家带小孩,没和你一起到广州去打工吗?”
陈平回答:“她没在家带小孩,她到上海打工去了。”
胡小伟忙问:“她为什么要去上海打工?怎么不和你一起去广州?”
陈平回答:“因为家里条件不怎么好,我又没本事,不会挣大钱。所以她说要出去挣钱,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出去打工了。她结婚之前,一直都在上海那边打工。她说对那边熟悉,就去了上海那边。”
胡小伟听后,以小人之心,直言不讳地对陈平说:“这只怕是她的借口。你恕我直言,她是不是和她以前哪位,还藕断丝连?”
陈平很平静,回答说:“刚开始我也这样想,也因此而痛苦。后来想通了,也觉得没什么?”
陈平的回答,让胡小伟觉得很意外,便问道:“你是怎么想通的?”
陈平望着天花板,许久才回答:“她(他)们真的藕断丝连,那也是人之常情。人生短暂,她有权利选择她喜欢的生活。她要不是因为顺从她父母,委屈嫁给了我,她(他)们本就该是一对。”
胡小伟难以置信,陈平变得以有这样大的胸怀,忍不住又问:“她毕竟是你的妻子了,假如她在外面,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真的能不在乎?你有没有想过去上海,把事情探听清楚?”
陈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没有那个必要。因为:她心中若有道德这两个字,她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在外面,就不会乱来。反之,她不管不顾,只顾自己顺心快活。那这样的女人,是不值得我再去爱的。也就没必要在乎,她在外面会如何如何?我常常想:人,要给自己的生活,留点幻想的空间。我不去上海探听她的事,就是因为此。但愿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去上海那边,单纯的只是为了打工挣钱。我现在也不想别的了,就好好的挣钱,等她在某一天,醒悟过来,回到我身边。就算等不回来,也没关系。也许我们今生,注定只有几天的姻缘……”
胡小伟听陈平说着话,心里暗暗赞叹。同时也暗自羞愧:自己的思想里,还藏有世俗的肮脏想法。
陈平见胡小伟,因聊自己的事,情绪变得低落,忙强笑着对胡小伟说:“别聊我的破事了,说说你吧!我可知道:你和陈芳,还相好如初。说点你们之间,后来的甜蜜故事给我听。”
胡小伟此时怎么好意思说?便岔开话题,问陈平一些有关上班的事宜……。
胡小伟和陈平,直聊到饭馆老板开始不乐意,才不得不结账离开。二人分别时约定,明天早上在车站见,一同去广州上班。
胡小伟和陈平分别后,马上把喜遇陈平,明天要跟陈平到广州去上班的事,打电话给陈芳说了。
陈芳在电话那头,淡淡地回了句‘你去那里上班,跟我有什么关系?’就借口在忙,把电话挂了。
胡小伟万万也想不到,陈芳挂了电话,在那边难过的想:你才回来几天,彼此面都还没见,你又要往外边跑。昨晚给你吐露想结婚的心事,你也顾左右而言他,可见你跟本没把我放在心上。你明天要是走了,从此以后,别想我再理你……。
胡小伟喜遇陈平,又找到一份收入理想的工作,高兴地把陈芳的反应和话给忽略了。
第二天,胡小伟跟随陈平到广州,上班跑长途运输去了。
胡小伟和陈平同开一辆车,彼此都很能吃苦。二人没日没夜的跑,月薪拿的比别人都高。
胡小伟心里很美。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胡小伟发现,陈芳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给陈芳打电话,说不上三言两语,陈芳就找借口,把电话挂了。有时候,打电话过去,陈芳甚至还不接……。
胡小伟数次在电话里询问陈芳原因,陈芳都沉默不语。
只到有一天,胡老汉打电话来告诉胡小伟:陈芳谈了一个男朋友,已经带回家里见过了父母。
胡小伟听了这个消息,如同掉进了冰窖里。同时也明白了陈芳,对自己冷淡的原因。
胡小伟心酸的瞎想:可能是陈芳见自己,到现在还一事无成,不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家伙,所以重新选择了,比自己优秀的人……。
胡小伟乱七八糟的瞎想,就是没想过:赶紧回到陈芳身边去,去把陈芳夺回来。
胡小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上着班。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胡小伟不仅没有淡忘陈芳,反而比以前更加想念。有时候想得快发疯,就作些小诗小词,来自我治愈。
这天夜里,胡小伟荷塘对月,又起了相思之情,他寂寞地吟出:
荷塘夜色
荷塘映青山,孤月水中眠。
欲奏相思曲,怕惊并蒂莲。
那晚荆江待渡,胡小伟感叹咏出:
蝶恋花·荆江渡口忆故人
江月江花如初面。只是渡头,茶肆以不见。江风不及当时暖,半对沙鸥去复返。
二十年来屈指算。梦里相逢,何止千百遍。后悔当初意不坚,犹记别时泪满眼。
胡小伟咏罢,相思之情更甚,又咏出:
定风波
醉眠忽闻洞箫声,曲中幽怨好分明。勾起心中伤心事,窗外,一轮孤月向西行。
不能朝夕相与共,宁愿,今生莫如不相逢。无药可医相思病,一旦,染上此疾负终生。
在枯燥的工作之余,胡小伟也作些打油诗、酱油词,来排遣心中的寂寞。只是诗词中,有些凄凉之意,像如下几首:
思故人
那年一别各西东,不敢惊扰音书穷。
今宵痛饮求速醉,但愿梦中会相逢。
中秋夜
(其一)
寂寂中秋夜,不敢启窗扉。
害怕光入室,窥见影伤悲。
(其二)
游客花灯满长街,欢声夜半犹未绝。
孤单只有我和月,各自悄悄过佳节。
江城子·漂泊人生
孤身雨夜回租屋。冰锅灶,冷水壶。陋室凌乱,长叹惊饥鼠。冷暖悲欢无人问。独自寐,好孤独。
许久未曾得家书。远故土,亲友疏。不曾懈怠,吃过多少苦。满腹辛酸说不尽。男子汉,也想哭。
一剪梅·思乡
深宵难寐静倚窗,蛙鸣荷塘,盈盈月光。西楼何人在浅唱?词意忧伤,曲调忧伤。
千里迢迢来远方,留下彷徨,归去彷徨。黯然独酌渐十觞,醒也思乡,醉也思乡。
临江仙·重阳抒怀
目送夕阳江楼上,西山枫叶又黄。长空塞雁飞南疆。才觉元宵过,忽又是重阳。
理想仍还是愿望,虚度多少时光。可怜双鬓染秋霜。依旧在流浪,佳节倍思乡。
有时候,胡小伟偶然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也诌诗抒怀。前几日,他又诌了几首。
知足常乐
他人追逐名利前,我自浪荡山水间。
有酒一壶乐三日,得情一丝暖三年。
追星携月游百川,踏雪牵风咏梅前。
衣食无忧体康健,心无尘垢带笑眠。
七绝
袅袅白雾笼芳村,峻秀奇峰入青云。
此景只在画中见,今日忽成画中人。
郊游所见
两岸芒草花,河面停竹筏。
上有老渔翁,撒网捕云霞。
登高
夕登百丈楼,纵览蜀江秋。
万山红叶树,一江古今愁。
滚滚长江水,萧萧芦苇洲。
暂忘谋俗事,静观几沙鸥。
月下抒怀
今宵月醉人,沽酒二三斤。
落魄亲友少,独自花间饮。
飞花助酒性,吟啸生豪情。
山中夜莺鸟,为我献歌声。
我见影憔悴,满斟酒一杯。
劝君莫伤感,快乐杯中寻。
人生太短暂,眨眼就黄昏。
及早看通透,一切皆浮云。
数杯醉如泥,神游至太虚。
李白非宴请,才醒又微醺。
念奴娇·逍遥
孤峰嵽嵲,入云霄、岭上烟雾缭绕。酷喜登高,恨此岳,只纳神仙飞鸟。怪石嶙峋,深林虎啸,弃舍古石桥。溪水潺潺,潭中断崖残照。
遐想肋生双翼,振翅上九霄,仙乐缥缈。抚月摘星,弄几个、王母家的仙桃。神游太虚,醒来卧枯草,哑然失笑。人生在世,心宽自然逍遥。
菩萨蛮·自嘲
镜中俗物沧桑脸,神州大地将走遍。漂泊这些年,满腹尽辛酸。
偏又死心眼,不听旁人劝。需要低头时,不肯把腰弯。
满江红
人生短长,难预料,当惜今朝。人易老,爱恨名利,何须计较。他年走上奈何桥,不想丢掉也丢掉。有些人,终究不明了,真可笑。
放工回,酒饭饱。小篱院,明月照。沐清风,卧看繁星闪耀。月斜喜见周公去,一梦醒来天破晓。今日闲,约上老朋友,去垂钓。
胡小伟最近,还诌了一首,仅他自己比较满意的《月夜登山》。
寂聊闲步夜登山,曲肠小径绕碧潭。
回看集市灯火处,酒楼富人正狂欢。
行至山腰气微喘,道旁巧有独坐轩。
至此前人应无数,几人似我夜来玩。
歇息片刻气稍平,起身寻道向山顶。
山中流萤来照路,明月清风伴我行。
荆棘顽石长阻道,登上绝顶快三更。
敞怀吐气抬头望,朗朗夜空星月明。
畅快淋漓起雅兴,横笛欲奏狂欢曲。
林中倦鸟以歇枝,扰其清梦实不忍。
静向来处俯首看,集市灯火还通明。
山顶山脚落差高,笙歌笑语以不闻。
目随镇前河流转,转过千家万户院。
阔宅贫房相错落,沃野荒岭界明显。
又望苍茫云海间,遥想仙翁夜未眠。
携酒乘风来相见,奏笛抚琴共今晚。
不觉已过三更半,谋生起早本该还。
奈何此时更兴奋,不舍月照万重山。
胡小伟为了不去想陈芳,作诗都入了迷。他开车到处送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到那里,写到那里。
胡小伟到赣州,他写到:
赣州仿古
今日巧得闲,赣州访古宅。
树掩三进院,日照五门开。
昔日笙歌处,今朝鼠剧台。
旧主今何在,荒野枯草埋。
胡小伟到黄州,他写到:
到黄州
细思无因由,今日到黄州。
醉眠东坡上,愿得一聚首。
到岳阳
久慕岳阳楼,今朝欲登临。
入内须缴费,囊空未成行。
咫尺遥相望,凭吊范文正。
卜算子·谋生赴安乡
谋生赴安乡,漫天风雨狂。电掣风驰过长江。江涌翻天浪。
独行正神伤,忽见野池塘。荷花雨中怒芬芳。顿时心敞亮。
胡小伟过沈丘,他写到:
过沈丘
今从沈丘过,沃野麦以黄。
老翁和老妇,挥刀抢手粮。
小孙一旁坐,独自默默哭。
好奇驻足问,爹娘去何处。
老翁暂歇刀,擦汗和我聊:
‘子媳有志气,想买车和房。
家中又无钱,打工去他乡。
去时孙未语,今以上学堂。
三年见两面,幼孙想爹娘。’
老妇来插言,抬手指我看。
‘村里有大屋,建于二年前。
买房不为住,买给四邻看。
都市若无房,脸上颇无光。’
脸面是何物?处处见人比。
要么立大志,青史去留名。
胡小伟过开封,他写到:
过开封
开封古道边,几亩西瓜田。
瓜农和商贩,田边论价钱。
商贩先开言,出价一毛三。
瓜农猛摇头,卖了亏本钱。
商贩很精明,心中有胜券。
瓜熟你不卖,两天就烂完。
何况在此地,是以我为尊。
没人敢大胆,来与我相争。
商贩颇悠闲,掏出中华烟。
瓜农很着急,破衣只擦汗。
求了好半天,商贩不加钱。
瓜农很无奈,狠心把头点。
昨天三毛一,今天一毛三。
今天若不卖,明天价更贱。
瓜农很心酸,几月活白干。
商贩暗欢喜,今天又赚钱。
胡小伟过荆门,他写到:
过荆门
谋生做车夫,天津去昆明。
路过荆门市,如在画中行。
百里沙洋,金黄菜花连天际。
朝阳初升,蝶舞蜂忙燕飞低。
五里人家,白墙青瓦炊烟细。
十里道旁,柳媚桃妖晓风徐。
谁家汉子?牵牛哼曲去耕地。
那家媳妇?村头井边在捣衣。
一双儿女,荷塘边、趣看鸭子游来游去。
胡小伟过桃源,他写到:
夜宿桃源
醉卧望南山,梦酣入桃源。
三径松添绿,五柳燕双还。
解冠挎鱼篓,抛书持钓竿。
摇起独木船,泊与垂柳湾。
胡小伟也写顺口溜,记录他的工作。胡小伟从郑州拉货去上海,他写到:
马不停蹄
晨鸡未报晓,薛店上官道。
时效催命符,午过金陵桥。
忍饥复向前,入沪月中天。
又闻鸡鸣时,启程奔岭南。
胡小伟去重庆,路过野三关,他写到:
忆秦娥·野三关
真恐怖。临渊挂壁巴蜀路。巴蜀路。上通霄汉,下达地府。
无奈谋生涉险途,汽车重载刹不住。刹不住。有惊无险,神佛照顾。
胡小伟虽然不知写作的技法,不懂诗词的格律,但是他笔耕不辍,借此打发无聊的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