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械化装甲部队而言,坦克和步兵战车这些装备是基本的,前者构成装甲突击力量的核心战斗力,后者则是步兵伴随坦克进攻不可或缺的装备。当前,美国陆军的主力坦克和装甲车分别是M1A2系列坦克和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凭心而论,M1A2坦克的性能在21世纪初期仍然够用,美军短期内不更换坦克是没有问题的。然而,M2步兵战车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种步兵战车服役接近40年,其诸多技术要求不合标准,美军急切地希望找到新的步兵战车替换老旧的“布雷德利”。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近日消息报道,美国陆军在上周五发布了一份关于OMFV(可置换载人战斗车辆)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书,这是取代布拉德利步兵战车的重新发起的竞赛的第一个主要步骤。其目标是在今年晚些发出的最终征求建议书之前,收集足够的行业反馈,最终的招标书将在明年6月授予最多五家公司设计合同,为下一阶段的战车研发竞争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美军第一次为OMFV计划发出招标。
按照美国军方之前的计划,新一代的步兵战车会有5个公司一起竞争,这些公司都要拿出自己的产品,最后进行产品对比来决出谁的设计最为优秀。然而令美国意外的是,其招标工作遭受严重挫折,在去年十月份,OMFV招标项目中仅有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制造出来了原型车,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军不重新招标,他们将别无选择地使用通用动力的方案。对于美国陆军来说,不能货比三家直接就买剩下的一个,这显然不符合自己的风格。为此,美军重新招标吸引商家竞标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为何美军战车的计划没有足够的商家参与,原因只能是钱不够和技术要求太高。美国国会在财年只对OMFV项目拨款2亿美元,这比原计划减少了1.亿美元,资金太少显然不利于吸引军工企业参与。而更重要的是,美军提出的新型步战车技术指标,似乎让军工企业没法接受。之前美军对OMFV的要求是,能够在人员离开载具后之后,还能远程遥控操作,车组操作人员不得多于2人,搭载步兵人数则不得少于6人。
同时,一架C-17A战略运输机至少能同时载运2辆,且在卸下运输机15分钟后就能达到作战状态,这对系统的重量和反应速度要求相当高。同时,新一代步兵战车的防护力、车载电力设备也需要满足未来战场需求,大威力的30毫米机炮和第二代前视红外线显示系统(FLIR)是基本要求,50毫米中口径机炮和第三代的FLIR为进阶要求。这一大堆技术指标,还要一起完成,确实不容易,更何况美军给的钱不够呢。
正是美国军方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没人来接盘美军下一代战车也就可以理解了。在资金投入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美军现在能做的只有减低要求。在美军周五发布的意见稿上,写得很清楚:“为了允许行业设计自由和促进创新,军方尽可能避免量化或规定关键绩效水平”。简单说,就是技术上的死硬要求可以放宽,大家先不用都打退堂鼓只要参与就好(各位爷别走,一切好商量)。但问题是,如果技术要求下降太多,新的战车又能令美军满意吗,这实在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