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校长这么大岁数才上一年级呀公开课能多

来源:堂鼓 时间:2023/11/8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news/a_5252006.html

小到一年级,大到大学课堂,都有公开课的存在,公开课是提供教师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展示机会,同时,也是向校长展示学生课堂风采的重要方式。

同学们对公开课的印象,还停留在讲台上的老师,和平时的严肃不同,会表现出异于平常的温柔和热情,而教室后会坐着一整排的老师、主任、校长,神态严肃,好似在批阅卷子,时不时地还着手记录一下。

在这种氛围下,别说学生们了,就连讲台上的老师都难免紧张,所以为了避免公开课出现突发状况,也为了在众多老师、校领导面前,能展现出学生最佳状态,老师常常会提前和学生们“排练”一下。

“校长这么大岁数才上一年级呀”公开课能多好笑?老师:我人麻了

比如老师和学生们的经典暗号:会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的同学举右手,不管会不会,大家都要举手,这样才能显示出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而老师只会提问那些举左手的同学。

甚至个别老师,会把上课要提问的问题,写好答案发给同学,而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是老师提前安排好的,在这样的精心准备之下,公开课已经不再是一节课了,而是师生之间一场完美的表演。

但若是高年级的学生,这场公开课表演倒是能配合老师,表现的天衣无缝,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别说提前排练了,能安安稳稳的上完公开课,就是给老师面子了。

尽管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也依旧改变不了小学生在公开课上状况频发,一个小学生面对来到教室听公开课的校长,天真地询问:你都这么大了,还来上一年级呀?

想必校长此时的内心一定非常崩溃,而教师面对这种场景,早已见怪不怪:我一点也不尴尬,因为我人已经麻了。

一位听课的教师回忆:一次听课,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头塞进了书桌堂里,那场面实在高能,但无奈自己坐在校长旁边听课,只能一直想悲伤的事情,才勉强控制住自己没笑出声来。

校长能压制住教师,却未必能压制住一年级的小学生,一位教师回忆:某次公开课,班级里的小学生对着校长手势开枪,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同学对校长怨念如此深重,可能因为睡觉的时候被校长抓住了吧。

一年级的学生调皮捣蛋是天性,家长要理解、并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顽皮是天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还很轻,也没有什么升学压力,比起成绩和纪律,学生心中想的都是下课要找哪个小伙伴玩,以及周几才有的两节体育课。

因此一年级的小学生,课堂纪律是很难维持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就是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但纪律观念都是从小慢慢培养起来的,相信在老师的教导下,这些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只是苦了这些一年级的老师们,教一年级的学生是最累的,身心俱疲,不少年轻教师因为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工作内容,无奈选择离职,也有一些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学岗位上。

对于这些教师,家长应该尊重、并配合教师的工作,其实让很多年轻教师打退堂鼓的,并非教学工作多辛苦,而是个别家长在工作中的为难,让年轻教师寒了心,才选择退出教学岗位的。

但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对待公开课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否认,在教师眼中,公开课具有太强的表演性质,这种课堂早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而且公开课浪费时间,耽误课程进度,百害无一利。

但在笔者看来,公开课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尤其对于新教师而言,观摩资深教师的课堂,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公开课还是需要被保留,但方式应该改进。

笔者寄语:

比如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学习,不应该提前通知被听课的教师,公开课应采取随机推门听课的方式,这样教师不用多花时间去彩排,校长和其他老师也能看到最真实的课堂情况。

这样不仅能提高新教师的学习效果,还能侧面促进在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公开课的本意是好的,但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只要方法对了,就不存在“表演”问题。

#小学生#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