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俗语穷有三不要,富有四不能,说得一针见血

来源:堂鼓 时间:2024/12/6

人类自私有制产生以来,贫穷和富有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样,伴随着生产劳动和价值积累,一起来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不可否认,由于人的本能和本性,大家都希望自己生活能够过得富裕一些,从而轻松愉快一点。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还是出现了穷和富的差距。那么,俗语“穷有三不要,富有四不能”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其实说得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所谓“穷有三不要”就是不要懒情、不要气馁、不要胡来。首先是穷人不要懒惰。俗话说得好:“只要四体勤,黄金变成金”。“穷则思变”,大家都知道,特别是过去的农村里,普遍比较贫穷,生活困难,只有勤劳苦干,把土地种好了,有了一定的收获,才能解决温暖问题。但是,如果懒惰怕吃苦,懒汉二流子,就只能受穷饿肚子了。而现在更是如此了,虽然政策好了,路子广了,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勤劳才能发家致富。

其次是穷人不要气馁。古人云:“夫战,勇气也。”要彻底地战胜贫穷,靠的是自己的勇气。俗话说:“穷没有根,富没有苗”,只有树立起坚强的信念,选准脱贫攻坚的正确目标方向,并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一定能够彻底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的。“人穷志气不能短”,千万不要一遇上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勇往直前的人,才有希望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最后是穷人不要胡来。这里说的是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怕了,穷乱了,甚至穷疯了。为了急于发财,往往喜欢胡乱折腾,干些不切实际,自己又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结果朝三暮四,一事无成。有的甚至铤而走险,企图走捷径,急于求成,比如赌博、诈骗等,亦或不惜以身试法,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不但不能发财致富,反会害了自己和家庭。

所谓“富有四不能”就是为富不仁、不择手段、贪心不足、不留后路。第一,富人不能为富不仁。纵观天下古今中外的富人们,不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只要是为富不仁者,总归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的,比如历史上的石崇、王恺、和坤之流就是最好的证明。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所有富人的财产不管有多大,都是来自于社会的,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要有一颗仁义之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在就有许多亿万富翁们很懂得这个道理,知道回报社会,支持国家,投身慈善,帮助穷人。

第二,富人不能不择手段。古人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人虽然有许多钱财资产,但是这些财富的取得,必须是合法收入,在致富的路上,一定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干一些损人利已的勾当。更不能不择手段,甚至违法乱纪,为了钱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造假酒伤人、走私违法等等,否则,这种不义之财,违法之钱,最终是逃脱不掉良心的责备,和法律的制裁的。

第三,富人不能贪心不足。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贪心不足之人。是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做生意买卖赚钱的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谁都希望钱越多越好,只要是合法收入,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变得贫心不足,欲壑难平,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商场如战场,风险永远在,一旦贪财变成了无底洞,往往就会失去应有的理智,干出一些傻事来,就有可能得不偿失,甚至因重大失误,而造成不可弥补和挽回的巨大损失。

第四,富人不能不留后路。俗话说:“别看今日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人的一生是“三劫到老,七劫到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而富人同样如此,不能因春风得意而得意忘形,留有退路,才是明智之举。要不常听说“富不过三代”呢,就是在告诫富人们,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不能很好地经营管理,培养好接班人,不要说富二代、富三代,说不一定一不小心在自己的手里就败落了。您说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