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白天庙里念经,晚上livehouse开

来源:堂鼓 时间:2022/7/16
北京最大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06.html

昨晚趁夜黑风高,我躺在床上盖好被子,打开了百度云网盘里的资源,心惊胆战地刷完了恐怖片《灵媒》。

嘴上说着“一点也不吓人”,手指却听话地点开了一个《大悲咒》视频,结果……嗯?等等,这怎么跟我想象中的大悲咒不太一样?

我没看错吧?是吉他混音版《大悲咒》?!

然后我顺着视频往下翻了翻,好家伙!居然还有玩“木鱼摇滚”和“B-box”的和尚,不是我说,现在和尚也内卷成这样了吗?

“不正经”的和尚

在刷到这个视频之前,我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听到木鱼版的《WeWillRockYou》。

要知道,一直以来,我心中的木鱼声就跟钟表里的秒针转动的声音一样,古井无波,毫无变化,然而现在,我居然跟着木鱼不自觉地摇起了头?!

这位“木鱼摇滚”大师,是一位叫做Kossan的日本和尚。白天敲敲木鱼诵读经文,祈福世界和平,晚上也敲木鱼,不过敲出的可是摇滚、重金属歌曲,偶尔还要玩玩说唱。

木鱼:看吧,我早就跟你们说过,我是乐器!

Kossan的视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演绎完一首曲目,无论是“成成成成成成吉思汗”的快节奏结尾,还是刚喊完Metallica的爆裂黑嗓,都要至少稳稳的再坐定满三分钟后,才会结束拍摄。

你以为他只是想带你嗨,其实大师还想带你“悟”。

如果说Kossan大师还算只是偶尔利用“办公用品”发散一下闲情逸致的音乐爱好者,那么另一位日本僧人赤坂洋月,可就算得上是专业玩家了。

一段BeatboxRemix版本的《般若心经》的片段,一经发布就在YouTube的点击率直达万。LoopStation、呼麦,还有B-box都玩的飞起,迷幻风格的《般若心经》音频版更是占据了Spotify上百个“治愈系”歌单的榜首之位。

其实,早在年的时候,照恩寺的住持朝仓行宣就曾穿着法袍,头上戴着一副大耳机,一边念着《佛正信偈》和《佛说阿弥陀经》,一边低头弄出一首一首techno音乐。不仅如此,他还在灯光布置上利用了多彩缤纷的声光效果,将氛围感拉到了满格。融合了EDM舞曲的佛教音乐,做出前所未有的「魔音佛经」,这一切都是朝仓行宣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认同佛教文化做出的开创。以上几位都可暂且粗略地归为“技术流”,而文章开头那位吉他版《大悲咒》的药师寺宽邦,才是隐藏在僧袍下的大vocal。他在正式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僧人之前,就是一个乐队的主唱和吉他手,不仅正儿八经地发过歌,还和乐队参加过多次巡演。这首翻唱的《生如夏花》更是在国内狠狠地火了一把。还有这首,一点点叠加到最后33种和声制作而成的《世尊偈》,去油降燥有奇效,简直就是“日刷防抑郁良药”。药师寺宽邦输出的音乐形式其实更接近于佛教音乐。佛教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曲风,只不过因为其非常专一的功能性,教门外很少会有人主动去接触。佛教音乐起源于山东东阿鱼山梵呗,鱼山梵呗是中国最早的梵呗。(梵呗:和尚诵读经文的声音)佛乐通常庄严清净,蕴涵慈悲之情,使人听后动容,起欢喜之心,动善意之念,如今更是被很多自带技能的僧人以和现代音乐结合的形式,推广到了更多的维度。不管信不信佛,偶尔听一听这远古虔诚的音乐,确实很治愈。道士也“疯狂”如果说佛教音乐大多数时候依靠的是僧人vocal和木鱼的鼓点,那么道教音乐就可以说全乐队配置了,主唱、乐手,甚至还有“舞者”,那可是样样齐全。光是可选用来演奏的器乐就有:大吹(大唢呐)、嗳仔(小唢呐)、品箫(竹笛)、二弦、二胡、南琵琶、南三弦;击乐有:帝钟、戌钟、敲钟、手鼓(法事鼓)、堂鼓、大锣、铜钲、锣仔、大小木鱼、钟(磬)、拍、静板等等。这配置,妥妥的乐团级别。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红白喜事上,随便来一曲道教音乐都不会有违和感”了。“道教音乐是一种具有中国地方音乐特点的宗教音乐。”百度词条里的这句话可谓是没有半点虚假,同时,它也是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民间还流传一句谚语:“出一个秀才容易,出一个佳道士难。”就是说,一个道士不但要学会宗教的一套,而且在演唱、演奏上也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才能有资格在斋醮科仪(法事)中担任较高的职务。道学院里的学子们也都是要经过音乐学习和考试的,可别再以为只要上山就能当道士了,不会点乐器,上山也难进门。平时闲着没事儿,来一首《海阔天空》还是不成问题的。道士玩音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国内说唱界还有个正儿八经有道士证的rapper——姜云升。他的第一张专辑《初》的封面设计图里,就有“地风升”这一卦。这一卦是大吉,刚好也对应了他的名字里的“升”字,可谓是巧妙中带着点吉利。在网易云音乐上还有这么一首摇滚风的《道士吟》,是由一个叫做Box的摇滚乐队改编而成。歌词是道教名曲《道情》的词,也宋代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南宗祖庭白玉蟾祖师的诗词名作。“道法自然”这四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目前来说,还没有找到真正意义上能将道教音乐和和现代曲风完美结合的音乐作品,但其实,道教作为我国五大宗教中唯一一个由中国人创立的本土宗教,很多道教音乐都离不开古琴。古琴的散音、泛音、按音,本质都是从内向外延展的一种“静音”,符合了道教音乐追求的“大音希声”,同时道教教理对古琴美学思想影响也极其深远。道教音乐在吸收民间音乐的同时,也有些乐曲流向了民间,广为流传,比如《道情》。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音乐理论、优秀乐曲、声乐器乐技巧,对民乐的影响也是极大,促进了民乐的发展,可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法事BGM”就能概括的存在。汉代《黄老弹》、唐代《霓裳羽衣曲》、宋以后《庄周梦蝶》、《羽化登仙》、《逍遥游》、《八公操》、《颐真》等曲都受到道教音乐的明显影响。所以要和道教音乐玩融合,那民族乐器肯定是一个切入点。就像玩“古琴摇滚”的沼泽乐队,他们的音乐就极有特点,古琴加摇滚三大件的配置被他们玩出了新高度,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可以做到将道教中的音乐属性以及音乐形式扩张开来,是极有可能再创一种新兴曲风的。毕竟,阿卡贝拉也是从早期宗教音乐中衍生出来的产物。真正的佛门音乐家不过既然说起了宗教音乐,那么国内有一位大师就不能不提,那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一位真正的佛门音乐家。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的那首“长亭外,古道边”,就是他填的词。丰子恺手写版《送别》但他的音乐作品可不止这一首,词曲全能,妥妥的全能音乐创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创办过一本叫做《音乐小杂志》的刊物,在杂志的扉页,弘一大师还用木炭手绘了一幅贝多芬的画像。《音乐小杂志》虽然总共就发行过一期,但它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种音乐刊物,它的刊行也标志着国人对于西洋音乐的了解和把握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包括后来20世纪初期,国内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也就是所谓的学堂乐歌,也能从《音乐小杂志》中,找到早期的影子。从年担任音乐教习再到年皈依佛门前的这七年,他将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了我国的早期艺术教育事业。纵观弘一大师的一生,虽然从事艺术教育事业的时间不算长,但他为中国近代史的音乐启蒙教育的铺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皈依佛门后,他也没有停下音乐创作的脚步。其中那首和太虚大师合作而创作完成的《三宝歌》,流传至今,已成为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之歌,在重大的佛教活动上,都会先唱这首歌。《三宝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现代梵呗,也是对古代梵呗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彼时还只是李叔同,而非弘一大师的他为那本小小的《音乐小杂志》写下过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序文,大致内容就是说,他在考查了音乐的发展历史后,道出了此篇序言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办这份音乐刊物的旨趣所在:音乐可以“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礼记·乐记》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好音乐人治心,好音乐则可以治本,其实,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和身份热爱着音乐,这件事本身就足够美好和治愈了。最后小编还有句话想说:“别一个人在半夜看恐怖片。”(完)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吉他手必练的5条RB节奏练习

小烨老师nk职业吉他手课程开始招生啦!从和声、即兴、风格、录音、编曲几个角度系统学习!快扫码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