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威海晚报」
医院的临床带教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如何带领刚入门的“萌新”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侠”,经过多年实践与摸索,市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副护士长王新妮自有一套带教绝技。
实习生害怕打针老师“问诊把脉”
迎接新入科实习学生的第一天,作为总带教老师,王新妮一大早便来到了科室门口。分配任务结束后,敏感的王新妮发现实习学生小刘情绪低落,欲言又止。
“小刘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王新妮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问,小刘吞吞吐吐地说自己没事。带新人很有经验的王新妮知道,小刘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困惑,在她的鼓励下,小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老师,我觉得我不太适合做护士。”
在征得小刘同意后,王新妮带她来到办公室,给她倒了一杯温水,嘱咐她喝口水放松,然后温柔地开口询问原因。小刘说,她怕给人打针,从学校真人操作到岗前真人陪练,就没有穿刺成功过。
“你的静脉输液考试得了95分,很不错啊!”其实,王新妮早早地就认真了解了这批实习学生的资料,拿出小刘的实习考核评分表表扬她,但小刘还是没有信心,认为实习时是模拟人,不会感觉到疼。“如果实操时我没有穿刺成功,病患会不会嫌弃我?”小刘怯怯地说,只要一给真人打针她就害怕,拿针的手就发抖,浑身冒冷汗。
原来如此,一番深聊之下,王新妮知道小刘的技术没有问题,打退堂鼓是对自己没信心,不敢面对真人操作,怕被嫌弃。只有消除小刘内心的胆怯,帮助她树立信心,才能顺利开始实习生活。
悉心教导解心结树信念战胜自我
“既然害怕,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护理专业呢?”面对王新妮的询问,原本一脸沮丧的小刘脸上焕发出光采:“当然是为治病救人!”激发了热情,王新妮以温柔前辈的手,牵着小刘回顾自己确立理想的初衷。
说起自己的初心,小刘说,姑姑就是一名护士,还是年非典山东第一批志愿者。深聊中,小刘想到了姑姑在护理非典患者时,也会面临各种难题。王新妮又引导她思考,是什么支持她的姑姑去克服这些困难,小刘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护士的职责,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在疾病面前,我们是不怕困难的,还要冲锋陷阵呢!”
在王新妮的循循善诱下,小刘明白了,想做到跟姑姑一样优秀,就要把技术练好,先战胜眼前的困难,战胜手抖、害怕、浑身冒汗。
“老师,我觉得我可以挑战给真人静脉输液,战胜这些困难。您能不能陪在身边指导我?”在王新妮的陪伴下,小刘来到病房为患者输液。真开始操作,小刘拿针的手又开始抖了。王新妮在旁边鼓励她,想想操作要领,相信自己肯定能行,病人也给小刘鼓励。只见小刘屏住呼吸,稳住手,慢慢穿透皮肤向前送针。见到回血时,小刘深呼一口气,贴好最后一块胶布,她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走出病房,王新妮跟小刘交流了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刘再次坚定了目标,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之后的实习中,她不断锤炼技术,克服心理障碍。
如今,这个小插曲已经成为激励小刘前行的“催化剂”,不论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还是导尿,她都能够出色完成,病房里时常听到病患对小刘的夸奖和认可。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像王新妮一样,市妇幼保健院的众多带教老师都深知,很多时候不是学生能力不足,而是教学的方法不对路。正是带教老师们的爱心、耐心和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实习生对“南丁格尔”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他们今后走上护理岗位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威海晚报记者张玉婷通讯员谭雅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