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倪萍消失十年,为儿治病眼泪流干

来源:堂鼓 时间:2025/3/20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作者:宝宝知道亲子百科

近日,倪萍参加由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58岁的倪萍和44岁的董卿,代表着两代人心中的央视花旦的形象:端庄大气、气质温婉。

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倪萍笑谈,老倪又来了。

在和董卿的对谈中,件件往事逐渐被大家所知:为什么主持年的春晚让倪萍非常痛苦,又是什么让倪萍离开了她热爱的主持事业,主持了几十年的节目,重回舞台又是什么让她打起了退堂鼓,面对质疑,她沉着应对,坚持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几十年的主持生涯她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是给观众最好的礼物;而生活的苦难,是让她自己成长最好的礼物。

“这些经历使我变得坚强,我很感谢这些苦难”

关于倪萍的前半生,从表面看来,是一个无比励志的故事:她从地方台借调到央视主持《综艺大观》,一举成名。那时,她31岁。

从那之后的十几年,我们每年都能在春晚及许多重要晚会上看到她,有她在,就宛如定海神针。

她是整个90年代电视观众心目中的女神,而且,老少皆宜。她漂亮,但是不高冷;她大气,但是也接地气;她从容,但是也有人情味。

年,倪萍和摄影记者王文澜结婚,婚后生下了儿子虎子,当时倪萍已经40岁了,看上去似乎一切圆满了。

那一年春晚,赵本山和宋丹丹表演的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还调侃“倪萍是唯一的女神”,倪萍也是一如往常般笑靥如花。没有人知道,在这一年刚刚成为母亲的她,在两个月前突然发现儿子虎子得了先天性白内障。她是在原《综艺大观》导演刘铁民的极力邀请下,抱着“不能让观众失望”的心情,抹干了眼泪勉强登台的。

那段日子,在倪萍主演的电视剧《浪漫的事》里有过重现,电视剧中倪萍演的宋雪,因为儿子被拐卖,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为了寻找被拐卖的儿子,她失去了工作和丈夫……

而现实中的倪萍,为了治好儿子,也是几乎放弃了一切。医院,晚上坐在沙发上一根一根抽烟,哭得自己“都快先看不见了”。国内没法治,那就去美国。

那几年,家底儿都掏出去了。为了省钱,她一个人抱着孩子去美国,坐经济舱;英文水平神迹一般突飞猛进,医生说什么她都能听懂;治疗期间,只要国内有工作收入能超过往返飞机票价,她就坐10几个小时回来,完了再飞回去……

儿子还没彻底治好,婚姻破裂了!——正如《浪漫的事》中一样,在这种高压状态下,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夫妻双方的战争。

没有人知道她那段时间经历了什么。只有家附近的菜农再看到她时,忍不住哭了:大姐,你怎么一下子老了这么多?是不是过得不好?

但她从来不向外人说这些。年汶川地震时,倪萍一下子捐了万。其实,倪萍之前也给母亲水窖和青少年基金都捐过万。

儿子问她:妈妈,咱们家还有钱吗?倪萍回答:有,我们家有的是钱,但你别乱花。

只有知道了她的经历,才会理解她被人“诟病”的那些行为。

年,倪萍被获得“共和国脊梁十大卓越人物”的称号时,有人抨击说“确实是共和国脊梁,只是得了颈椎病”。

倪萍则回应说,“真的不配拿这个奖,如果能退的话,这个奖我退了吧。”

年,倪萍重返舞台主持《等着我》时,更是被很多观众痛骂。在节目中,她让被拐卖的妇女为了孩子回到买了她的家庭,让父亲扇离家的儿子耳光,让被遗弃的孩子认回当初抛弃她的家庭……

这些煽情而“正能量”的风格,曾经是倪萍获得大众喜爱的法宝,但等她再返舞台时,却成了她的“原罪”。很多人认为她是哗众取宠。

然而,平心而论,变的不是倪萍,而是大众的意识。对于50多岁的倪萍来说,那就是她的价值观,是她的人生带给她的价值观。

她曾这么评价自己:我们真的有那么优秀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吗?不是,是这个身份带给我们的光辉——所以,她对于她所获得的荣誉都是报以感恩的心态;

她关于家庭的概念也是传统的以孝为先。她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小时候,重男轻女的妈妈对她关心并不多,但妈妈老了之后,一直是倪萍而不是哥哥在照顾老人。

她对于女人的价值也是极为传统的“孩子在哪儿,你就在哪儿”。

她追求的一切,其实是一个最朴素和最传统的女人所要求的。而我们要求的她,是一个无论外貌和内心都永不迟暮的女神。

倪萍现场朗读《姥姥语录》(节选)

文丨倪萍

(按住屏幕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我生孩子的喜悦姥姥是第一个知道的。孩子有病的消息姥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想让90岁的姥姥再替我分担这份苦难了,尽管我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了的。

夜里躺在床上,想着姥姥说的话:“天黑了快睡,天亮了快起。”姥姥把人类不可避免的灾难称之为“天黑了”。“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放弃),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给你希望了,你就赶紧起来往前走,有多大的劲儿往前走多远,老天会帮你。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儿了。好事儿来了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儿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我是从孩子病的那个月开始抽烟的,人家说抽烟能帮助消除一些恐惧。第一次点上烟的时候,姥姥相当震惊,知道孩子问题大了。我旁若无人地拿着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烟灭了再点上,点上再灭,不大的工夫,家里就像着了火一样。姥姥咳嗽着,孩子被呛着,我全然不知。这样的时刻一般都是后半夜,一家人都睡了,我一定起来,不想让他们来安慰我。

我知道这样的时刻,房子里还有一个人睡不着,那就是姥姥。我虔诚地祈祷着:“保佑孩子吧,什么我都可以付出,甚至生命。从此让我什么都看不见,只要保住孩子的眼睛。如果可以交换的话,我一分钟也不犹豫。”

那些日子,我的眼睛真的快看不见了。我奶奶是青光眼,去世的时候双目失明,我父亲、母亲晚年也都是比较严重的青光眼,日后的我恐怕也在劫难逃。着急、上火、哭,我眼前时不时地一阵模糊、一阵黑,我全都顾不上了,医院找专家,晚上坐在客厅抽烟,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

姥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孩子看上去一切正常,又吃奶又尿床,白天咯咯地笑,晚上呼呼地睡。姥姥不问也不说,觉得我不告诉她就一定有不告诉的理儿,她就是这样凡事先替对方想。姥姥曾试探着劝我别抽烟,我说工作上有愁事儿,等解决了,我就不抽了。放烟的桌子上多了一包花生米,是姥姥放的。想抽烟了,拿个花生米放在嘴里,但接着烟又点上了。一夜一夜,我在客厅里坐多久,姥姥就在她屋里陪多久。

我们心心相印,可姥姥却苦于帮不了我,主动提出回老家,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主动提出走。走吧,姥姥,我是真顾不上你了。本想让你在这儿过上一段真正意义的天伦之乐的好日子,实现我五六岁就说过的愿望:“姥姥,等我有了孩子,你给我看着啊。”

那时还不到60岁的姥姥笑着说:“嗯,等你有了孩子,姥姥早成一把灰上西天了。”如今姥姥一直活到替我看孩子了。姥姥走前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感觉一定是有大事儿,叮嘱我:“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我努力地想和姥姥笑一笑,却是嘴角往上翘,眼泪往下流,喉咙里热得一个音也发不出来。姥姥拍着我说:“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谁也救不了。姥知道,就你行。”

我开始不哭了,坚强地抱着孩子踏上了去美国的求医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年。每年我带孩子去复查都像上刑场一般。直至去年,大夫说:“等你结婚的时候再来复查吧,一切很好,祝你好运。”我的泪水涌了出来。“孩子,咱60岁再结婚吧,妈妈再也不想来复查了。”这大好的消息我是多么想让姥姥第一个知道啊,可惜她走了。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