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梁王刘武角逐储君不成,竟二次派刺客去杀袁

来源:堂鼓 时间:2022/12/29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在储君之位的角逐中,窦太后终于黯然退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梁王的野心会随之覆灭。

梁王是个怎样的人呢?两个字形容特别贴切:骄横。梁王的骄横,窦太后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因为有她的偏爱,有她这把巨大的保护伞,才纵容了梁王的骄横。

景帝在登基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吴楚等诸侯王对自己的威胁,因此,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同时也是为了让母亲高兴,景帝一直有意识地对梁王刘武进行拉拢,甚至常常邀请刘武和自己一起乘坐车辇。在古代,礼节排场是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的,不管你多有钱,多有能力,出入的排场都应该遵循你的身份而设置,不然就是僭越了。就像诸侯王出行所乘坐的车辇和天子出行所乘坐的车辇,那是有一定区别的,要是诸侯王的排场超过了天子,那就是大不敬了,往严重了说,那和谋反无异。

那么,梁王是怎么样呢?史书上有这么一句记载,说梁王“出入游戏僭于天子”。意思就是,出入游戏”的排场各方面,已经是比景帝的阵仗还要豪华了。这当然只是反映了梁王搞特殊的其中一个方面,但就这副做派,景帝能高兴吗?皇帝拉拢你、纵容你,邀请你一块儿乘坐天子才能享受的车辇,那是皇帝对你的“宠”,但皇帝不发话,你却自觉地把自己排场扩大了,这就是“不敬”了,

和其他诸侯王有什么区别呢?梁王的做法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了,甚至引起了朝臣的议论,这种放肆甚至连一度偏爱着他的窦太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为了给梁王一个警告,实际上也是为了变相地保护梁王,窦太后数次对梁国派来的使者严加斥责,希望梁王就此收敛。但结果,这梁王完全被宠坏了,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几次之后,窦太后是着实生气了,梁国使者再来,直接拒绝接见,梁王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母亲这回是来真的。为了安抚窦太后,重拾窦太后的信任,梁王赶紧搬出了雄韬伟略的韩安国。就是那个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梁王曾经跪拜请求其死守阵地的那个韩安国。在抵御叛军的过程中,韩安国等人可谓功劳卓著。

韩安国这人非常聪明,对形势看得非常清楚、透彻,首先,他明白一件事情:真正能够给予梁王庇护的人,是窦太后,只有牢牢抓住窦太后的心,梁王才可能安安稳稳。虽然明白这一点,但现在只要是梁国派去的使者,窦太后一律不见,他又该怎么办呢?韩安国很明智,他的算盘打到了长公主刘嫖的身上。这是一步非常明智的棋,刘嫖与刘武是亲姐弟,必然会顾念亲情,为刘武说句好话。此外,长公主刘嫖同样是窦太后的心头肉、贴心小棉袄,她说的话顶用。

于是韩安国找到了长公主,一见着她就开始声泪俱下地哭诉起来了,直接搬出七国之乱时候,梁王一一跪请各位将军力守梁国的事情,避重就轻地打出了亲情牌。韩安国给长公主分析,为什么提这事呢,主要是这事深刻地证明了梁王对太后的孝顺和对皇上的忠诚。在危急时刻,梁王不顾念自己的尊严,当众向各位将军下跪,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守住皇上的江山,让太后在京城里能安枕无忧。梁王之心,可鉴日月啊!

再说了,梁王为什么会僭越?那还不是因为一直受到太后和皇帝的宠爱,在宫里头常常和皇帝一起出入,习惯了天子的礼仪。那时候,可没人说梁王这是“僭越”问题。而现在呢,梁王在梁国排场确实过分了些,但他所使用的那些物品,都是皇上赏赐的,这梁王这么干,其实就跟小孩子炫耀长辈给他的东西一样,并没有坏心眼,他就是想让自己的子民见识见识皇家的威仪。

经韩安国这么一解释,长公主听着觉得挺有道理,就把这番话转述给了窦太后,窦太后这才渐渐平息了对梁王的愤怒。而景帝呢,既然太后都不再提了,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再就此事进行追究了,但这心里头的坎儿嘛,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去。

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太子刘荣被废之前的,由此可见,景帝对梁王心存芥蒂,已经是件很长久的事情了。而梁王想要成为天子的野心,恐怕也从来不曾湮灭过。而储君之位的空缺则再次助长了梁王的野心,让他遥不可及的想法再次燃起熊熊欲火。但他没想到的是,他野心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最为有力的支持者窦太后居然会打退堂鼓,不再像从前那样,为他积极争取继承人位置了。梁王这回是真急了,赶紧派出探子四处打听,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又把太后给得罪了。

这一打听不得了,袁盎率领一众臣子面见窦太后的事情给他打听出来了。梁王大怒,直接就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群老匹夫,成天乱讲什么,居然敢坏了我的好事!你们要守祖制是不是?好,我马上就把你们都送去见先帝,让你们好好讲祖制去!”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梁王也敢毫不避讳地说,这点再一次证明了他的骄横。他骄横,他手下的人同样如此。见主子这么恼怒,梁国的谋士羊胜和公孙诡等人赶紧讨好地站出来了,顺着主子的意思,把袁盎那群老臣子大骂一通,然后对梁王说:“既然那群老匹夫敢和您过不去,那就一刀杀了好了,一了百了嘛。”

袁盎他们是什么人?大汉朝的朝臣,是皇帝亲自册封,予以承认的臣子。他们的生杀大权,只可能掌握在皇帝手里。可看看,梁国的谋士,竟敢轻易地提出这种荒谬至极的报复手段,骄横至极啊!更为荒谬的是,梁王一听这没脑子的建议,居然大为高兴,当即就同意了,还拍手称快。这可急坏了韩安国,但有什么用呢,他根本阻止不了怒气冲天的梁王。

几天之后,羊胜和公孙诡果然带着一批刺客潜入京城去刺杀那日跟随袁盎一同面见窦太后的老臣子去了。当时,袁盎在关中的名声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对他的品格十分敬佩,梁国前去刺杀袁盎的第一个刺客在听闻他众多事迹之后,因佩服他的为人而没有下手,还将梁王准备刺杀他的事情告诉了他,让袁盎自己好好防备。结果,几天之后,袁盎还是被第二批刺客刺杀身亡了。

除了袁盎之外,死在梁国刺客剑下的,还有十几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子,闹得这京城里是人心惶惶。景帝对此事非常重视,这可不仅仅是谋杀的问题了,这些胆大包天的匪徒,竟然敢到天子的眼皮底下,犯下这种罪行,谋杀的还是天子亲自任命册封的官员,这和直接威胁天子没有任何区别。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笔血案的线索就指向了梁国。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梁王的骄横毛病再次发作了,他竟然打开宫门,让羊胜和公孙诡等一干人等藏在了梁国的王宫之中,并且对调查进行百般阻挠,一副铁了心要保刺客的样子。

这回韩安国是真急了,连夜跑到宫里见梁王,“噗通”就直接跪倒在地,哭得稀里哗啦地对梁王说:“大王你可要好好想想,那前太子刘荣可就是前车之鉴啊。你觉得是你和皇上的关系更亲近,还是前太子与皇上的关系更亲近?”

梁王倒也不糊涂:“这还用问吗,显然是前太子和皇上亲近了,他们是父子。”

韩安国擦擦眼泪,接着说:“是啊,他们是骨肉相连的父子。但前太子却仅仅只因为他母亲不会做人,说错几句话得罪皇上,然后就被废了。这是为什么呢?大王你要知道,朝廷办事是从来不会念及私情的,这么多年来你做事一直都率性而为,早就犯下了不少错误了,可皇上一直没惩处你,这实际上看的都是太后的面子。但太后年纪大了,不可能保你一辈子,最后能决定你生死的是谁?不还是皇上吗!”

听完韩安国推心置腹的话,梁王这才如梦初醒,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赶紧主动地交出了刺客,并让韩安国押送他们前往长安,向景帝负荆请罪。至于羊胜和公孙诡,梁王顾念旧情,实在不忍心交出他们,只得让他们自行了断,留了一具全尸。处理完事情之后,梁王也赶紧赶往长安,打算亲自向景帝谢罪,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悔意。

这件事情是非常严重的,虽然看在窦太后的面子上,景帝没有再追究梁王的罪责,但依然还是毫不客气地决定对他小惩大诚:责令梁王返回封国,并且不许再留在长安,更不能像以往那般,自由地与窦太后相见。这个惩罚不管对于窦太后还是对于梁王来说,实际上都是一种非常严酷的折磨。梁王虽然骄横,但对窦太后的孝顺却是真心实意的,如今不能随侍在母亲身旁,自然心中非常挂念,在返回封国之后没多久,就郁郁寡欢,中暑死了。

梁王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窦太后一手促成的,她的纵容养成了梁王骄横的性格,她的贪霸则助长了梁王的野心,最终将梁王刘武推向了悲剧的深渊,让他埋骨于争夺储君之位的道路上。

梁王的自作自受却成全了另一个人的辉煌,那就是一直默默积累资本,却始终没有登上角逐太子之位舞台的皇十子彘儿。

没有了“嫡”、“长”的威胁,没有了窦太后的干预,不得不说,放眼景帝的所有皇子,再没有任何人的资本能够与皇十子彘儿相抗衡了。首先,他有一个深得宠爱的母亲王美人;其次他攀上了一棵稳固的大树长公主;最后,尚且年幼的他天资聪颖,深得景帝喜爱。种种条件使得这名幸运的皇十子在命运的垂青下脱颖而出,顺利地迈向了万众瞩目的东官之位。

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年),王美人正式被立为皇后,皇十子彘儿正式更名刘彻,立为皇太子。血雨腥风的储君之位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