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魅力金昌middot多彩非遗云上展

来源:堂鼓 时间:2022/6/20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前言享有祖国镍都之称的金昌,钟灵毓秀,物产丰饶,民风淳厚,多年来的生产生活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年底,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项目1项;省级名录项目11项,市级名录项目49项,县级名录项目67项;有县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4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凝结于中华传统文脉,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更是民族文明成果的汇聚,在社会伦理、道德引领和情绪梳理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需担纲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赓续文化传统,引领文化思潮,修复文化生态,确保时代精神不偏离核心价值体系。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使命光荣。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馆特推出魅力金昌·多彩非遗云上展,让您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金昌非遗的独特魅力。

永昌皮影戏(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布时间:年

永昌皮影戏,都用秦腔曲调演唱,个别折子戏也有用眉户剧曲调演唱,用当地方言道白。文武场面伴奏的乐器有板胡、二胡、唢呐、堂鼓、战鼓、板鼓、钩锣、手锣、梆子、牙子、喇叭等。皮影戏所演的剧目,多系中国历史故事,上自殷商,下止明清,本剧折戏,不下百十本。永昌皮影戏班原为专业戏班,每班五至八人,如大戏班那样崇拜“庄王爷”为祖师。每年春季多在本地和武威、民勤演出,秋冬季到县城东、西乡演出,每场演三至五天。永昌皮影戏是永昌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宝贵资源,它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形式,长期流传,不断更新演变,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永昌皮影戏同我国其他很多民间艺术一样因其自身的陈旧落后倍受冷遇而走向没落。解放初期,已无专业戏班,艺人们有时做业余演出。由于戏箱设备和剧目内容都已陈旧,无人倡导传艺学艺,青年一代又缺乏听赏习惯,皮影戏发展举步维艰,状况濒危,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皮影戏在永昌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以家族为单位,长期在民间演出,同地方风情习俗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1、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2、在长期参加礼庆、节庆、礼俗活动中,形成了根据不同的活动性质和活动不同的阶段特定的内容和形式。3、在表演中唱腔既有对秦腔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曲小调的广泛吸收。故事内容更多摈弃了传统折子戏故事,随时随地自编自演,形式灵活多样,因而具有曲目形成的多源性特征。4、皮影戏对生产生活中客观事物加工整理,通过皮具的形状达意、传情、描事,配以音乐、说词对故事进行反映,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资料

视频来源:永昌文化馆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