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旅行之美从屋子里走出去

来源:堂鼓 时间:2024/8/3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m/

梁东方

人在屋子里,是我们的常态生活,是一种几乎已经变成了仪式、变成了程序、变成了麻木的习惯下生活的象征。

戏剧的仪式化,连形式带内容一起变成仪式,一旦成为经典,就一再被重复,无休无尽,内容烂熟,形式固定,一招一式稍有异样,就会被台下的明眼人洞若观火一般地发现。经典戏剧是不存在悬念的,是不存在“新鲜”的,它在一再重复中逐渐地走向自己的凝固。

生活的仪式化,主要是人际关系的仪式化,人和人的关系都有固定的模式,亲戚朋友,怎么交往何时何地交往,都有一定之规。传统的节日,传统的婚丧嫁娶,每个人的表情和身体姿态都是固定的,不能突破的,也不接受另类的方式。实施这种不允许的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你自己的长辈,甚至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只是你自己内心里的声音,是你本以为你自己天然的就是自由的观念都不曾察觉的不自由的你自己。而个人的仪式化,通常就是我们个人生活的所谓惯性,吃喝拉撒睡的方式烂熟于胸,说话办事出来进去都有固定的模式,一天之中的每一个时间段里的所作所为都有固定的内容,日复一日地无限重复。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往往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一架随着时间做惯性运转的机器,一个被传统和仪式完全装到了套子里的非人。

而旅行和漫游在相当程度上正是突破这种传统的仪式的方法,它突破了人间没有新鲜事的居高临下的论断,为我们生而有之的自由寻找到了一丝实证的可能。

特殊生活经历,或者叫作特殊生活轨迹,另类生活轨迹。这种通常被冠以贬义的词实际上是人的解放、人的自由的一种具体表现。想一想我们每个人,有多少都是按部就班地沿着既定的生活方式、生活轨迹将一生度过的呢!生老病死,成长就业,恋爱婚姻,家庭社会,父母亲属,师长邻里,每天每日,上班下班,就连出去旅游也都是由旅行社统一安排好了以后让你去循着它的套路的一步一步地跟着走的仪式和模式。这些如烟如云的经历过去以后,回想一下,除了一片与大家并无二致的模糊的印象痕迹以外,不会留下什么有意义的记忆;而独独某一次你掉了队,你走了单,你一个人信马由缰的在郊外随意地走了半天的经历却能深深地烙印在你的脑海里,成为你日后记忆中一个最突出的兴奋点。

自己骑车出发,沿着并非国道省道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的旅程前进;别人上班的时候自己请了假,不在家里真地休息,而是坐上一辆随便什么方向的公共汽车,到达一个事先全无计划的村庄小镇,一步一步地开始爬旁边只有牧羊者的山峰;到了一个著名的城市出差,不住旅馆,带着睡袋,露宿风餐;朋友们要求你请客的时候,不再去饭店酒家,而是自己做了饭背着,到了什么林木蓊郁流水潺潺的所在,大家也并不吆五喝六,只安静地坐在草地上,一人擎着一瓶啤酒,沉静地喝着聊着;并不是周末,但是从幼儿园接了孩子以后马上顺着他的指令直接去了动物园,不再以那里要关门了、以后放假的时候爸爸再带你去之类的托词压抑那实际上唾手可得的愿望……

这些理论上并不难以做到的事情在我们的实际生活里实现起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说说可以,真正去做,多数人会打退堂鼓。一个是懒惰,一个是传统与习惯的力量已经深入了我们的骨髓,仿佛时时刻刻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让你的每一个行为范畴都必须不逾矩、都必须符合“规范”。

不论是在仕途经济中,还是在完全市场化了的“艺术”领域,一个所谓成功的人,一个志得意满的人,一个被社会公认了的人,一个在主流话语里站有一席之地的人,一个默默地完成着自己的生命历程而从来不进行反思的人,往往都是这套子里的人。他们将太多的精力消耗在了被群体所认可的过程上了,他们失去了作为人最可宝贵的自由。即使他们在暗地里也可能有诸多逾越性的想法,但是付诸实施的也无非是依旧在屋子里、在墙壁之间的金钱至上的暗战与情感攫取,还是没有脱开俗不可耐的窠臼。他们丧失了或者说是放弃了自由地生活的可能,自由地安排自己的行为轨迹的可能,自由地决定自己不重复的旅程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无一不是失败者。

智者说,人间没有新鲜事。这话如果对人类群体而言也许是有意义的,但是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生命体无一例外地从生到到死的过程中,却是从来都有着丰富的人生可能的。只要我们时时刻刻警惕所谓人群的与社会的习惯话语给我们规定出来的套路,只要我们经常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轨迹,就会逐渐拥有这种脱离与舒展的自由。

其实,从屋子里走出去,走到自然之中去,开始异于我们日常状态的旅行以后就会将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同时廓清。一旦走出去了,就对两个侧面都有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所有室内生活都是为了户外生活做准备;反过来说也是真理,所有的户外生活都使你更加珍惜自己的室内生活。作为巢居动物的人类当只有室内生活的时候,反而是不能真正领会室内生活的真蒂的,尽管他无时无刻不身在其中。这就是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远行回来以后总是感到家是最最可爱的地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比使我们清醒,使我们双赢。

旅行是生活背景的一种确认,因为生活久了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将现实存在的生存背景忽视掉、遗忘掉,会不知道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距离自己远或不远的地方正有那样一片山水、那样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着,它们的存在好像和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实际上无一不是这个星球上与自己的存在同在的共同背景;而了解自己所在的背景,实际上是人生的地理定位乃至心理定位的重要参数,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踏实,使我们活得更为明晰透彻。

游历使异地的自然与人居环境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印象,拓宽了自己现有生活的场景背景,知道还有人那样地与我们不一样地活着,从而为个人比较广阔的心胸打下又一个基础。异地的景象与生活对旅行者来说的“非习惯、非日常”性质,新鲜的性质,使他们的感官如洗,这是出行对出行者的最大奖赏。

旅行中对异地住宿的体验——这里不说是旅行中的住宿,而说是对住宿的体验,就是强调旅行中的住宿不仅仅是一般性地为了解决睡眠而进行的睡眠——有一种重要的审美功能,就是获得另一个你所不熟悉的人类聚居地的昼夜晨昏的地理感觉与人文气息。被人类选择为适宜居住的地方总有自己的诸多优点,这些优点有的是你有过体会的,有的对你来说还是新鲜的,不管有没有过,在异地,在与你所习惯的长期居住地不一样的天空下大地上房屋里度过一个夜晚,总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经验。建筑的特点、吃穿度用的特征、话语方式的特别,甚至是植被气息的独特,总之是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中的一切审美之处,都是需要我们抓住机会好好体会一下的。也就是说,旅行包含着去别的地方的屋子里的体验机会。

旅行的需要,是一种对自己生存状态的确证的需要,是我们能更健康地在屋子里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如同你住到了一个什么地方以后,需要马上到周围走一走,需要以此来建立自己在陌生的环境里的地理平衡感从而也是心理平衡感一样,人生中的一项重要而持久的事情,就是要经常地去自己的周围转一转,看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以确认自己所处的位置,所能够出去的方向,所将遇到的景象。只有动静结合起来,只有将屋子里的生活与屋子外面的生活经常对比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人生中那种宝贵的稳定之态和均衡之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