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文章里提到: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好好活着。活得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一些。那么,到底如何做,我们才能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
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社会是分层的。你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还是不怎么富裕。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己没有天分,父母也很平凡,怎么去跟那些拼爹拼妈的人竞争?
其实这是一个错觉,你并不需要跟他们竞争,因为你们本身就没在一个起跑线上。只有先进入社会的前0.01%,才有可能直接面对跟他们的竞争。也就是说,社会竞争并不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厉害,也不需要你超越所有人,只要超越跟你几乎在同一层次的人就可以了。
现在大多数人都很懒,不然怎么体现外卖的重要性呢。还有一部分人待在舒适区,几年都不进步,所以你比他们稍微努力一些,可能就超过他们了。然后再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做什么事都认真用心一些,多给别人笑脸,少觉得别人欠自己,好好攒钱,就有机会超过社会上80%的人。
社会实在是太大了,你觉得有很多竞争者,事实上又没有竞争者,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好逸恶劳的小孩。所以,你要给自己正确的暗示:
一、大部分人又懒又笨,超越他们并不难;
二、你并不需要做第一,也不需要做第二,你甚至不需要跟他们竞争。只要超过绝大部分又懒又笨的人,你就可以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迭代改进。
道理明白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庸,愿意下笨功夫,而不是一味抱怨没有好的家庭条件、没有资源和人脉,也不要幻想天上掉馅饼走捷径。
其次,要懂得量变引起质变。你前进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想放弃的想法。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因为看不到进展,不知道自己在进步,这里就涉及一个词语“量变质变”。
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而量变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慢启动的过程,效果不是很明显。就好比,你要减肥、练马甲线,不是说你一天不吃不喝或者在健身房待了一天,第二天就瘦了,效果就立竿见影。
要知道人不断向上突破,其实就是克服基因里固有缺陷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了解事物的内在逻辑,学会“不计后果”地去努力,不能天天等着回报,看不到回报就放弃。
整体来说,想要过得好一些、想暴富,两个条件必不可少:一是可以全年无休,二是坚定态度。我发现身边过得比较好的人,共同特点就是:一方面知道生意难做,另一方面又有坚定态度。
说到这,想起来有一次回家跟老爸讨论,受疫情影响,年初很多人没回北京,更有一部分人离开了北京,还有好多饭店关门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下雨天闲来无事,坐地铁到清华大学附近的书店看书,相比之前学子出入,奶茶店火爆,各种饭店人满为患,当下之景略显冷清。
老爸说,那些关门的饭店,老板也没闲着,不在这开了,可能去别的地儿开了。做生意的人忙习惯了,是闲不住的。虽然有疫情,生意难做,但是他们总能从中找到别的机会,坚定做下去。他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相反,如果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差,做什么事都没信心,自然难成大器,更别指望着暴富了。
所以,当下很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坚定前行。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那就好好学习、安心读书。英语不好,那就专心背单词、练口语;课业负担重,那就静下心来把各个科目排个序,安排好时间复习。如果你是一个打工人,那就脚踏实地把工作完成好,想要有所突破,就多抓闲暇时间学习提升,注意不是仅仅停留在想想,而是要去行动。
此外,世界很大,资源万千。我们还要试着去跳出自己的圈子,体验新事物,做更有价值的事。社会竞争纵然很残酷,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但是你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真相,不知道小丑到底是谁。在一个人多年如一日、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面前,绝大部分人其实只是辛苦,并不是奋斗。不要安于现状,勇于突破才是生存之道。
因此,要想生活过得去,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知,承认自己的普通,然后找一个可以下笨功夫的方法,坚持下去;其次,不要给自己前进找借口,坚强点,持之以恒一些,别三分钟热度玻璃心打退堂鼓,要明白量变引起质变,厚积而薄发。干就完事了!
如果此时的你,无论面对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仍然比较迷茫,还正跟自己较劲儿呢,那么可以试着去相信两件事:一、重复就是力量,二、数量堆死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