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不帮我弟买婚房,我就离婚分家产离就

来源:堂鼓 时间:2024/10/18

文|张平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其实不仅已婚和未婚的人之间有一座“围城”,夫妻之间也各有一座“围城”,妻子的围城是娘家,丈夫的“围城”是父母和兄弟。

有的夫妻,有城但是没有城墙,夫妻之间同心同德,哪怕生活不是很富裕,也能婚姻美满。

而有些夫妻,用城墙把自己围的严严实实,哪怕生活再富裕,婚姻也“一地鸡毛”。

01、小舅子结婚,妻子让丈夫帮忙买婚房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年36岁的张威已经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现在的他年入几十万,被别人羡慕,但曾经他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穷小子。

张威25岁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小丽,花光了父母的积蓄才把小丽娶进家门。

当时张威穷极思变,想自己做一番事业,于是打算问小丽的父母借钱做生意,但是被小丽严词拒绝了。

张威问她:“不是刚给了你们家十多万彩礼吗,再说了这个钱我又不是不还。”

小丽说:“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打算好了,先给彩礼,然后再找借口要回来,我父母可不是你父母!再说了,我弟弟一天天的也大了,将来也要结婚,我父母没钱借给你。”

张威怎么也想不明白,现在两人已经结婚了,是最亲的一家人,为什么妻子不愿意让岳父岳母借钱给自己。

人可以穷但是不能志短,妻子的娘家不愿意帮忙,张威就和父母一起拉下脸面像亲戚朋友借钱,小丽见张威不找自己的父母借钱了也就没有阻挠。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张威对未来规划的很好,但是因为没有创业经验,很快的就迎来了第一次失败,不仅亲戚的钱没还上,还又担上了十多万的债务。

那个时候的张威很消沉,在找工作还是继续创业之间不断徘徊,害怕自己因为创业耽误时间,也害怕再次失败。

更让他心寒的是小丽父母对他的态度,创业失败之后,张威马上就要60岁的父亲外出打工赚钱帮他还债,而小丽的父母不仅不帮忙还冷嘲热讽的说:“早就看出来张威不是一个能成事的人了,越折腾日子越过不下去。”

“越是看不起我,我越要成功给你们看”抱着这样的态度,张威又开始找亲戚朋友借钱。

人在没钱的时候最卑微,那段时间里人间炎凉十分,张威吃了六分。关系远的亲戚闭门不见,关系近的亲戚劝张威实际一点,不要再折腾了。

所幸星光不忘赶路人,在第二次创业之后,张威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步子走的很慢但是事业在稳步上升,虽然直到前两年才把债务还清,但未来的增长空间很大。

就在张威以为终于不用再为钱发愁的时候,妻子小丽却提出了要帮小舅子全款买房的要求。

买一套房子全款至少一百万,如果现在资金充裕,张威倒也不是不愿意帮小舅子买房,但是公司需要运营,前几年赚的钱都还账了,现在正是需要资金拓展业务的时候,哪还有钱帮小舅子买房。

张威给小丽解释清楚,家里拿不出买房的钱之后,小丽不仅不理解张威,还拿离婚做要挟说:“我弟弟也是你弟弟,公司拓展业务可以往后推,但是结婚这么大的事不能,你不要以为你现在有钱了就了不起,我要是和你离婚,也能分出来一套买房钱!”

面对小丽的要挟,张威愤怒的说:“离婚就离婚,我是娶了你,但我没义务养你弟弟,这些年你贴补娘家的钱足够买一套房子了,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罢了!”

随后不管小丽怎么闹,张威就是不出钱买房,因为不愿意失去张威这颗“摇钱树”,

小丽要离婚也被她的父母拦下了。

后来在张威父母的调解下,张威帮小舅子出了买房的首付。

从这之后,张威每逢和别人聊起关于婚姻的话题,都会奉劝别人不要娶“有弟女”。

02、女人婚后贴补娘家要有限度

现在婚姻男女平等,男人婚后要赡养父母,女人自然也要赡养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适当的贴补娘家,自然是可以的,但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全款买房,可能需要两代人的一起努力,虽然张威目前的收入能全款买的起一套房,但如果因为买房而影响到事业,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不管是从法律还是从道德上来讲,张威都没有帮小舅子买婚房的义务,不仅张威没有这个义务,就连小丽也没有。

婚姻的幸福需要夫妻共同维护,结婚是两个人共同努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而不是多了一条可以给娘家“创收”的路,更不是丈夫在前面奋斗,妻子在后面摘“果子”给娘家。

结婚之后,不管是妻子还是丈夫,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自己的小家,有能力才能帮“大家”。

03、“有弟女”不是噩梦,娶错人才是噩梦

在选择婚姻的时候,很多男人听到对方是“有弟女”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有些更是在择偶的时候,就把“有弟女”排除在外。

其实会给婚姻带来噩梦的不是“有弟女”而是人品和家风。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丽,在结婚之初就怕丈夫沾娘家的光,极力划清娘家和婆家的关系,丈夫发达之后又说自己的弟弟也是丈夫的弟弟。

这种前倨后恭的人,哪怕没有弟弟,也会不顾及自己的家庭贴补娘家,有弟弟只是把这个矛盾暴露的更清晰了而已。

对于那些人品好、家风好的女人来说,结婚之后,她们不仅懂得优先顾及自家生活的道理,也会适当的让弟弟给丈夫一些帮助。

“有弟女”不一定就是“扶弟魔”,在选择婚姻的时候,选对人远比按标签选人更有意义,不能因为某些个例就否定所有“有弟女”。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