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武清非遗之美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

来源:堂鼓 时间:2025/1/21

来源:武清文旅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

“梵呗”指和尚念经的声音,加以演奏配乐就成为了可以颂唱的“梵呗音乐”,“梵呗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原声的特称。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是一个以演奏佛教传承的梵呗音乐为主的业余民间音乐团体。年5月30日录入天津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善梵呗音乐会成立于民国初年,由镇北的金华寺僧人所传,已传承百余年,最初只在寺庙流传,后来逐渐流传到俗家弟子当中。第一代传人释演光生于年(同治二年),卒于年,是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传人,音乐会目前已传至第六代。其中第五代传人刘树荃、杨振祥、马德路等人是当今音乐会的主要力量。刘树荃现为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会长。

同善梵呗音乐的乐队十名乐手为满班,包括五吹四打一圆帽。五吹称为文场,四打称为武场,圆帽只有诵经、参灵、拜佛时才随班。音乐会主要功用在于佛教法会、节日祭祀、音乐汇演等。音乐的演奏形式因场地、场合不同,分为走街和坐吹两种。走街时可单班行走亦可双班行走。双班走时要求文场在左、武场居右。如果坐吹,乐手们围一长桌而坐,文场一边、武场一边,鼓手换用大堂鼓,云锣使用双云锣,演奏起来气势恢宏。

同善梵呗音乐的演奏以管子为主,辅以云锣、笙、笛、钹、鼓等,演奏形式继承了唐宋宫廷音乐的特征,粗犷、豪放、场面宏大、气势雄壮,以悲壮曲目居多。说起演奏用的曲谱,王福贵说:“梵呗音乐以工尺谱为传承基础,分为大曲、对口曲、小曲等。

同善梵呗音乐会采用工尺谱记谱,口传心授,工尺谱谱字别具一格。目前,音乐会保存着金华寺遗留的一册曲谱,传承曲目约有七十余首,分为文场、武场和赞偈,文场曲目有《张公赶子》《倒提金灯》《四上牌》等,武场曲目有《河东钹》《河西钹》等,赞偈有《大三宝》《小三皈》等。

参加京津冀古乐交流展演暨第七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的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

同善梵呗音乐会现有乐手20余人,主要在镇内表演,也经常到周边镇街和北京、廊坊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同善梵呗音乐会发展至今日也在积极寻求变革,创造性的将梵呗音乐与广场舞、秧歌等结合在一起,赋予传统音乐新的时代气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