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华酒桌文化,近来酒桌文化被大众又玩出了新高度,饭桌文化也在多元化发展,老实说,吃饭是最日常也是最别有深意的社交行为。团聚要吃饭,告别要吃饭,庆祝要吃饭,落寞要吃饭。经年累月形成的饭圈儿生存指南,成了每个人都逃不开的“成长必须课”。
国产饭局奇葩花名册
酒足饭饱爱唱歌、打着饱嗝爱上课……若你也是久经饭局蹂躏的同命人,大概也能发现:怎么那个圈子都有这些人?
吹牛皮高级运动员
从第一道凉菜聊到最后一份水果,从自家生意到上亿资金池、云数据被调、国际格局,有一类人侃侃而谈的程度总是超乎你的想象。指点江山的额模样让一些少不更事的小青年一脸崇拜;不经意间蹦出几个大佬的名字让人羡慕其人脉有多精贵。这类人通常自成一圈,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来一去颇有相声搞笑场面,将饭桌的气氛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倘若有吹牛皮大赛,这类人算的上大满贯选手。
脑内剧场小金人
聊天时有话题终结者,饭局上也有把话题聊死的“脑洞奇异人”,其典型表现为:不合时宜插话,不解风情的接梗,自以为幽默的荤段子。这些凭借脑洞就可以演一场大戏的“戏精”们,总是只顾着自己说的痛快,丝毫察觉不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即便旁人的注意力已经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只剩下礼貌的微笑,他们仍然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馊味鸡汤品鉴师
这些人吃饭是小事,帮别人上课才是头等大事。在一顿几小时的饭局里,他们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因材施教”,不论什么领域,都能打着个饱嗝给你道出个“一、二、三……”来。馊鸡汤、毒鸡汤、机场成功学、养生秘笈、中华特产阴谋论一个也不少,也不知道他们那里看来的大话套话,但看他们侃大山的样子总让人觉得这种“博学”都是兑过水的。
退堂鼓一级演奏家
看起来老实无比,逃起单来却老练成熟。要么吃硬菜就走,要么就是结账时一脸正义“下次我来哈”。对这些人来说,大千世界,到处都是逃单借口。什么“老婆找我了、孩子要喂奶了、我妈打电话了”,三姑六婆,七大姨八大姑都能拿出来溜一圈。只要是他们想逃的时候,家里就没有一个省心的人。想等着他们请客?我生待下次,万事成蹉跎。
自古饭局有风险,赴宴需谨慎,好好的一顿聚餐就上演了多部搞笑话剧,一顿聚餐真的可以让人笑出腹肌,对于饭局中人的表演,你怎么看待?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