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前景 >> 正文 >> 正文

这个地方20天内我们居然来了5次带娃爬山

来源:堂鼓 时间:2022/12/20

发现胡家岭:4月25日黄昏。

我家孩子幼儿园小班的同学,叫holiday,在杭州学骑马,已经有一年多了,她几次邀请我们去骑马,我们都没当回事儿,觉得孩子骑马还小了一点。

前一段时间(4月25日)她再次在“葫芦娃”群邀请我们过去,这次一共去了4个家庭,马场叫八四马术俱乐部,经过我们曾经组织过烧烤的孙家坞水库,再过胡家店村没多远就到了,坐落在一个小山凹里,从家里出发也就30分钟的车程。

体验了一个下午的骑马活动后回家,开车回家没有走来时的路,看地图可以直接从马场接着往前走也可以回家,我就盘过一小段山路就到了山口。

发现这里有个小村庄,村子里有大片的草坪,草地上零星的长着几颗大树,村前、村后都是茶园,靠东边的茶园上面还有一片绿色的山林,村里看不到什么人。村口一面墙上写着三个大字“胡家岭”。

虽然要赶时间回家,但被眼前这景致吸引住了,忍不住停车下来拍了几张照片,把车开到出村子不远的最高处的茶山顶上拍日落。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处应该再来的地方,而且离着家这么近。

第二次去胡家岭:4月26日下午。

成员:我和儿子嘟嘟,nemo一家三口。

跟我们一起去骑马的nemo妈妈第二天也发来信息,说昨天他们路过了这个村子,名叫胡家岭,认为那里很适合带娃去玩。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当天下午就约着来了这里,这便是第二次来胡家岭。

车一进村,两颗大树就矗立在草坪上,我们把车停在了一颗树下的阴凉处,孩子们就开始在草坪上跑开了,除了我们,另一棵树下也停有一辆车,他们还在草地上搭上了帐篷。

我们在草地上玩了大约半小时,就开始了对这个村子的探索。

走进茶园边上的一条长满杂草的公路,沿着公路往山顶走,已经很久没有人走过这条路了,是因为疫情?显然不是,这里不仅今年没有人来走,去年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来过。

一路上除了草,就是花儿了,都是一些小区里不常见的小野花,孩子们跟在我的后面,当时也不知道沿着这条路能通到哪里,走了大约30分钟就到顶了,上面没有路了。

看地图、听声音那里离着胡家岭村直线距离很近,我们试着直接从山顶不走回头路往下找路,但没有丝毫路的痕迹,树和草也有点多,我们只好原路返回了。

回到村里玩了一会儿,我们带大家往村子另一边的茶园进发,这次走的路是当地村民打理茶园经常走的路。

茶园依山而上,层层叠叠,视野开阔,有几个茶农正在修割茶树,我们走了一段往下去的路,又绕着茶园贴近山边的路走回了胡家岭。

回到村里继续前往茶园最高处,很快就登顶了。站在这里举目四望,山峦叠嶂,绿意盎然,远处的高楼都尽收眼底。脚下还有几个小村落。

天色渐晚,我们就带着他们回村里准备回家,三个孩子在这里又打闹的的不可开交,最后还是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第三次去胡家岭:5月3日下午。

成员:我和嘟嘟、nemo一家6人。

这天是五一假期间,下午跟NEMO他们一家约着来又到了胡家岭村,也是第三次来这里,今天妈妈们在家休息。

这次发现村里唯一一家民俗—吴越流·帘青民俗已经开业了,我们先到这里喝茶,老板很亲切,院子打理的很精致,领我们到二楼入座,给我们沏茶,还叫我们把一楼的空鼓搬上来让孩子们敲打,空鼓的声音还真美,我也对着谱子试着敲了一下《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可是敲不出完整的曲调。

临走的时候老板娘跟我们说这里的日落很美,叫我们以后天气好的时候带着夫人来,她帮着拍照。

茶喝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准备带娃去爬山了,首先进入一片茶园,没走多远就遇到一条蛇,听说把孩子们吓了一大跳,我当时回车上拿水杯去了,等我回去时只见他们都往回走了,nemo爸爸告诉我他们已经打死了一条蛇。

可是后面的路比起茶园来难走多了,后面是丛林,很久没有人走了,满是杂草;说好了带孩子们来爬山,出门就遇到这样的事儿,是继续爬还是就此收工呢,最终我们决定还是继续往山上走,遇到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最大的孩子(上小学6年纪)坚决要打退堂鼓,他是NEMO的堂哥,怎么劝他都不肯再走了,跑回吴越流民俗了,正好当天他们带来了爷爷、奶奶还在那里。

我们每人拿着一跟棍子(打草惊蛇),大人走在前面,小孩走在后面。进入山林小心的走了一个多小时,nemo的弟弟刚开始总说怕再有毒蛇,想让他爸爸抱。

走到山顶就没路了,下山的路也没有了,上一次我们是走回头路返回村里,但是山顶离着胡家岭村直线距离却很近,这次我们决定不走回头路,自己开路下山,我在前面朝着要下山的方向把杂草逐步分开,能踩的踩在脚下,也折断了一些小树枝,他们跟在我后面,大约15分钟就到村口了。

一钻出来,一个村民在地里干活儿,他很诧异,问我们怎么能从那里下来。他说以前也是有路下来的,而且路还挺大的,但后来没人走了,路也就消失了,他们正准备过些日子去把这个路重新开出来。想必他们也不会把它弄成石头台阶,我还是忍不住跟他说千万别砍树,只要能让人安全通行就可以了。

下山后回到民俗又喝了几口茶,我和NEMO爸爸爬到茶园山顶看日落,视野真开阔,他只夸这里太美了,说以后要来这里搭帐篷;看到不远处的茶山上还有弯弯曲曲的公路。

第四次去胡家岭:5月9日上午-下午。

成员:嘟嘟和我、windy、timi和他爸爸、九九、nemo一家3人、Eric一家4人。

这次是timi爸爸看我们在群里分享胡家岭的照片,还有去过的人(包括我)也在群里一个劲儿说胡家岭好,他当天轮休,就提出来要带娃去这里。他还带来了邻居家的小朋友九九。

早上妈妈去上班搭不着车就开走了家里唯一的一辆车,我和嘟嘟租了一辆小蚂蚁共享汽车,再带上windy,大约11:20在胡家岭跟timi他们汇合。

windy和timi自去年放寒假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见面,他们都兴奋,timi很有绅士风度,一路上帮windy找木棍,有时还搀扶一下。到了茶园边上义无反顾的帮着windy刨竹笋,他自己一根也没要,windy最后收获了一大堆笋。

从茶山顶往下走的时候,他俩还牵着小手在大部队前面悠闲的走着,看着他们天真无邪、快乐幸福的样子,我们也很欣慰。

这次我们还是照例先爬了以前每次来都要走的那段丛林机路,虽然杂草丛生,但这已是第三次走,也算是轻差熟路了,但由于前一次遇见过蛇,还是大人在前面开路,小孩子一路上为了争更大、更结实的木棒叽叽喳喳个不停。

到了终点小平台时我说这里适合露营搭帐篷,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他们也要来。嘟嘟还指了指树林,说要把帐篷搭在森林里。

走完丛林回到村里我们又接着走茶园,登上茶山顶的时候timi和九九不知道因为什么互相推搡起来,山顶之上过招还真有点特别的味道。

孩子们看见远处有一座曾经的采石厂,山体被挖了一个大大的凹,九九说:“肯定是坏人干的”,windy说:“啊?怎么能还有人挖山?”,timi说:“他们肯定是很多人团结起来弄的”。timi爸爸顺便给大家讲了一下“愚公移山”的故事。

这次我们又丰富了一条没走过的茶山路,按照回村的方向还发现了一条新的小径。

第五次来胡家岭:今天(5月15日):

成员:8个家庭共九个小孩。这次也来了nemo一家,他们20天内是第6次来这里。

我这篇游记是前天正式开始写的,当时的标题是写的“四次”,没想到今天又去了一次胡家岭,就不得不改为5次了。

这次还是timi爸爸在群里发出倡议,昨天他才提起,没想到响应的人这么多。

我继续租了共享汽车小蚂蚁,接上apple到胡家岭已将近中午12:00点,大家自己带的午餐,村里唯一的那家民俗由于客人比较多,不能接待我们。我们就在村里的大树底下铺开了垫子。

大约1:00我们从村民介绍的一条通往中泰的古道往山下的村子走,大约20分钟的下山路铺的整整齐齐,跟城里的公路没多大区别,只不过窄一些,不能走车。离自然的感觉有点远,走下去就是中泰的双联村。

经过方向的判断,我们从双联村穿过茶园,找到了我们第二次来胡家岭走茶园时走过的那条小道,全程大约1小时就回到了胡家岭。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做起了各种追赶的情景游戏,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

candy、nemo、tom他们三点左右才到,等他们来了大家一起又玩了30分钟,我们再次向茶山出发,今天还走到了前几次看到的那个采石坑。

回来的时候又开辟了最新的路线,很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二次带娃徒步。

回到村里已经是5:10分,小朋友说还要玩,我们刚答应他们再玩10分钟,乌云就飘过来了,闪电、打雷,接着就下起了雨,我带着下雨也不想走的几个小朋友跑到村民屋檐下躲雨,又玩了一小会儿才带大家离开了这里。

开到村口我和儿子把车停下来,听了听雨声敲打在车窗上的声音,感觉很美妙!

胡家岭:现在还鲜为人知,但这么别致的地方,一定会随着分享经济的到来而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