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世上最难事之一,竟让无锡这所学校办成

来源:堂鼓 时间:2023/7/30
北京痤疮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主播君的话

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岗位人数比6:1的专业却不积极应聘,这是怎么回事?一起看看学校团干部如何帮助学生转变观念。

有人说,世界上最困难的两件事,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后者就真的办成了。

图片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年,通过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25%,远高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0%的工作目标;年终就业率98.9%,处于全省前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岗位人数比6:1,为何学生不愿去?

年9月,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某班38名同学迎来了大三学年。与同届学生忙着找实习,找工作相比,这个班却没什么动静。

在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中,该班团建指导员任重威了解到,尽管来校企业的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但大部分同学却并不感兴趣,对老师推送的就业信息也不闻不问。“除了上课,部分同学空闲时间在宿舍玩游戏。”任重威说。

与其他专业相比,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算得上是“香饽饽”。

由于无锡地区冷暖行业发达、企业众多,供热空调专业的毕业生历来供不应求。据-年就业工作数据统计,企业岗位/每年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均在6/1左右,完全属于毕业生选企业、选岗位的“买方市场”。

“根据以往毕业生反馈,毕业两到三年,该专业工资就可以达到一万以上。”校团委副书记郑月圆补充说。

图片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既然如此,为什么学生不去找工作呢?

原来,面对丰富充足的对口就业岗位,学生们也有自己的“顾虑”。冷暖行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岗位工作需要跟项目、驻现场,越是寒冬酷暑,工作越忙。很多人听完介绍后就打退堂鼓。

加之,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调剂分到该专业,高考分数相对偏低、习惯素养偏弱,新入职员工待遇也不高,导致学生就业意愿更加不强。

校团委副书记郑月圆

这是典型的“岗位缺肯吃苦的学生”与“学生感觉没有好岗位”同时并存的“结构性”就业困境。

设法出招,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破除“就业投机”短视观念

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某班,任重威组织开展了“匠心修炼”专题教育和“促就业,建新功”主题团日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同学们就业心思:

要么感觉达不到自己的标准,因此不就业;

要么哪家公司待遇好、工作轻松,就去哪里,导致频繁跳槽。

图片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任重威解释说,“这样不仅很难长远发展,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也得不到提升,待遇水平始终不高,发展前景始终不好,陷入“死循环”中。”

辅助岗位遴选,开展择业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就业信心,任重威积极联系校团委、专业老师、就业指导中心,整合各类招聘信息,并请供热空调系的专业教师专业判断岗位价值,剔除不良企业,遴选出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好企业、好岗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任重威介绍,学校基于“人职匹配”的原则手把手地指导每位学生进行岗位应聘,既提升了学生的满意度,也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

联络优秀校友,发挥朋辈带动优势

为了同学们真正认同积极就业的观点,任重威专门联系了同专业的往届校友,特别是往届分团委、学生会中供热空调专业的学生干部,开展了“母校有约”系列讲座。

通过同龄人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定位,开展职业规划,少走弯路,更快成长。

图片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同时,学校团组织也还定期开展同学之间“实习归来话成长”系列交流会和信仰公开课,畅谈实习体会,交流工作心得,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学生们实习、就业的热情。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截至年4月底,班级同学除6人转本升学外,其余32名同学全部实现就业,更有7名同学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获得岗位升迁,成功实现了从就业“老大难”到就业“明星班”显著变化。

—End—

此为本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编辑|杨宝光统筹|陈凤莉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