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人都在说危中寻机,机会到底在哪里?4月30日,在浙江嘉兴海宁经济开发区,一场主题为“疫情下求生存”的合作伙伴研讨会在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全国近三十家电梯行业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及行业专家都赶到现场。
这其中有行业中的“领头羊”,也有跟随西子重工的平台一路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浙江中小企业,面对当下行业形势,大家的话题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几个关键词。
西子联合控股董事长王水福
创新融合共创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家春说,近年来行业的价格竞争越发白热化,今年以来、尤其是疫情之后,好企业越来越好的趋势会更为明显,唯有抓住产品创新的牛鼻子才能继续求发展。
邹家春认为,企业应当考虑与战略客户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共同探讨技术创新和研发。他介绍,沪宁每年持续将接近5%的销售额投入研发创新,这些研发覆盖到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彼此相互配合。
这种整体思维也是不少与会企业代表的共同心声。“在智能制造的趋势下,制造业的变化要求我们有创新思维,我们的货梯产品未来也应该作为智能制造的设备重新去设计,与产线、MES系统等数字化内容做好对接。”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亮认为,行业融合、产链融合将带来行业生产力的变化。
“我们专业做电梯电机已经35年了,除了节能环保,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也成为了企业的新增长点。”天津市华兴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显祥认为,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可以联合开发新品,共同拓开市场。
“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客户体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苏州聚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浩东认为,所有行业都在走向充分竞争,只有把自己的本事做强做精,才是存活发展的根本。
“提升内功、提升内功、提升内功。”潘浩东戏称,自己在行业内就是“打铁”的,但打铁和打铁也要不一样,“麻雀也要有自己的梦想。”
西子重工拥有国内第一条方管桁架自动焊接生产线
培育行业“隐形冠军”
潘浩东连说三遍的这句话,恰巧透露出西子重工在此时召开行业研讨会的初衷。在开场发言时,西子联合控股董事长王水福提到:在座的很多企业都具备“长寿基因”,希望今天的讨论交流不局限于如何在现在坚持下去,更要考虑企业自身未来的战略定位。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西子重工产业链上部分配套的中小企业出现了经营难题,部分经营者打了“退堂鼓”。王水福告诉记者,选择此时召开研讨会,既是为了共同头脑风暴,更是希望给电梯制造行业注入信心。
就在本月初,西子联合在年一季度开门红表彰会上宣布制造板块在疫情期间销售收入同比实现2位数增长。疫情期间,西子积极推进线上转型,确保全球产业供应链平稳运行。而记者最新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西子重工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7.16%。
“做制造业要有一股‘傻’劲儿。”王水福说,今天参会的企业中既有和西子重工并肩的大平台,也有很多下游配套企业,西子希望从中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优秀伙伴,融合发展、各取所长,一起向成为百年企业的目标迈进。
“西子是从电梯起步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我做第一部电梯是在年。”王水福表示,作为行业内的“老人”,他希望行业能“淘”出一些“隐形冠军”。“做到极致就是求生存的最高境界。”他说,电梯行业不能各自为阵,但中小企业可以专注做精某个零部件,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
“这也是新制造业计划希望培育的产业样貌。”王水福说,浙江缺少“顶天立地”的产业,却不乏“铺天盖地”的企业,如果后者之中能走出一批“隐形冠军”,浙江的产业面貌也将随之发生质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