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俄罗斯16日报道,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经理尤里·斯柳萨里,在俄罗斯“军队-”国际军事技术论坛期间,向媒体表示,俄中双方仍在就CR宽体客机项目开展工作。然而,就在上个月的时候,俄方还曾隐晦地表示该项目并没有朝着适合俄罗斯的方向发展,俄方或许会退出这一项目。如今,俄罗斯改口,宣布与中国合作的CR项目继续进行,或许也是为了挽回其在西方制裁下所遭受的损失。
CR宽体客机模型
俄罗斯飞机零部件受到西方严厉制裁
斯柳萨里表示,随着新冠疫情,以及西方制裁的影响,已经改变了全球的航空运输市场,俄罗斯已经不能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发展,需要重新面对现实,进一步调整对策。为此,俄方需要与中方一道,在对CR宽体客机项目经过评估之后,调整双方合作项目的发展方向。他还表示,“CR宽体客机项目,一直在按照既定的计划,有序地进行着相关工作。中俄技术团队更是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应全球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调整,目前还处于绘制初步设计图的阶段。”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便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这也让俄罗斯的民用航空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被取消了飞机订单,还被限制购买用于制造飞机的零部件。这无疑是让俄罗斯的民航业雪上加霜。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近80%的飞机,都是由波音和空客的飞机组成的。如果欧美等国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那么在未来,俄罗斯将很难从他国获得用于维护民航飞机的零部件。
维修工人正在拆解飞机应对制裁有妙招:拆卸飞机零部件
然而,对于民航业而言,飞机的维护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没有了零部件的更替,那么这些飞机也就失去了安全保障。为了能够确保俄罗斯民航业的发展,俄罗斯航空公司便提议俄罗斯交通部,通过拆解其他飞机上的完好零部件,来保证其他飞机在西方的制裁下,能够正常运行。为此,俄罗斯交通部正在拟定相关草案,想要通过对“俄联邦年许可工作特点”的决议进行修改,将拆卸零部件的操作合法化,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终于找到了好的应对方法。
但这并非一项长久之计,随着飞机的不断损耗,其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会越来越多,但能够用于拆解的飞机也将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消耗殆尽,除非俄罗斯在这方面实现了飞机零部件自主化。但在实现飞机零部件自主化方面,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将会需要大量的技术、金钱,以及广阔的国际市场。如今,陷入冲突之中的俄罗斯,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只能是开启“曲线救国”的方式,寻求外援进行合作。
CR宽体客机机舱内部画面与中国合作,才是双赢局面
放眼全球,如今能够在欧美的制裁下,为俄罗斯民航业提供帮助的国家,也并没有很多。尤其是在美国宣布将向俄罗斯出口的国家列入黑名单之后,一些国家也不太愿意冒险为俄罗斯提供飞机零部件。只有在贸易上还在与美国不断竞争的中国,还与俄罗斯有一项CR宽体客机项目正在运行当中。
但就在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的时候,俄罗斯方面却打起了退堂鼓。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此前公开对外表示,尽管该项目仍在进行中,但俄罗斯正在减少与中国在该项目中的合作参与度。按照俄方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双方在设计力量和产品需求上出现了分歧。因为俄方发现,随着中方整体水平的提高,自己在该项目中的分量正在不断减少,由于担心在该项目中失去主导权,才萌生了退意。
CR宽体客机内部驾驶舱画面然而,西方的制裁却让俄方退无可退,目前,俄方改口,继续与中国在CR项目上进行合作,可以帮助俄罗斯打破西方制裁的壁垒,发展适合自己的国际市场,在飞机零部件等方面,实现全面的自主可控。特别是此前中俄已经在多个项目中有所合作,如今两国再次强强联手,除了促进双方航空领域的发展之外,还进一步加深了中俄之间的国际友谊,相信这一次也同样能够在该项目中,达成一致、互惠共赢。
(文:王雅婧审核:战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