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龙滩壮歌黑龙滩修建纪事大型报告文学

来源:堂鼓 时间:2022/9/30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40.html

第四节东南干渠

东南干渠是黑龙滩水库的主体工程。为了工程的顺利开展,在紧锣密鼓修建水库枢纽工程的同时,年12月,指挥部专门成立了东干团、南干团,负责输水隧洞出口处接水的东南两条干渠的勘测设计配套工作。指挥部组织了常年施工队在工地上,负责重点建筑物的施工。

东干团政委李世昌,副政委刘立群,团长张子林,副团长姚学渊;南干团政委龚世明,团长蔡子光,副团长常定庸、王明金。

为了实现在年黑龙滩水库的“一年建成,两年受益”目标,年冬农闲时节,东南干渠开始了首期大突击。首期任务就是东干渠从隧洞出口处,往文宫大化方向到桥儿河;南干渠往满井方向至龙泉水库。因大坝工程还在紧张的施工中,突击任务又单独设立突击团负责工程指挥,突击团政委刘炳衡、团长谢荣德。年元月大坝工程全部完工后,大坝上施工力量全线转移到东南干渠,形成常年施工和农闲冬春突击施工态势,施工队伍分别由东南干团统一指挥。

东、南干渠是整个水库渠系的开头部分。经过水校等部门技术人员的艰辛劳动,在年后,“三干、七支”渠系系统基本勘测设计完成,指挥部成立了由包一昆任组长、汪德明、周一太任副组长的支渠指挥组负责“三干、七支”工程建设。参加渠系建设的单位主要有陵阳、文宫、富家、汪洋、籍田、钟祥、北斗、禾加、禄加、满井、清水、方加、彰加等13个营。工地上常年施工人员2万余人,冬春大突击时达到10多万人。

自年开始,在陵州大地上开山破土搞水库建设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农闲大突击时,凡是渠道所到之处的社、队山野上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热闹的建设场面。那些年,陵州大地的建设工地上数量最多的除了蚂蚁外,可能就是水利大军了。

就是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敢战善战的队伍,前前后后坚持不懈的干了5年,于年冬,全部渠系工程基本完成。在这几年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令人震撼、令人自豪的事。

年11月20日,县委的杨汝岱同志,驻军的吴玉民同志一行来到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南干渠检查工作,他们沿南干渠检查了渠道沿线的重点工程的情况。所到之处,杨汝岱书记一行都与水利战士握手、寒暄,大家对杨汝岱书记都很熟悉,都争着与他打招呼,杨书记也永远都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半点官架子,还用汪洋的特色口音与大家开玩笑。

据一位当时就在现场,如今已70多岁的水利战士梁老师回忆,那一天上午,杨书记和县革委领导一行亲临工地视察,杨书记主动和水利战士拉家常、问寒问暖。杨书记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倾听,还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当反映到工地连队的住处离县城和团部都很远,买日用品很不方便,请求设立小卖部时,杨书记十分重视,现场办公,与相关领导研究,当场就安排专人负责,要求干部要切实解决水利战士的实际困难。

不到一周,就在隧洞出口处建立起了小卖部。战士们能就近买到日用品,都非常高兴,决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感谢领导的关怀。

巡视完南干渠后,杨汝岱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南干渠指挥部的工作会议。对突击开挖南干渠48公里,保证明春通水到夏家坝的建设任务,做了具体的研究和部署。

在会议结束时,杨汝岱、吴一民同志都强调指出,要完成南干48公里通水的任务,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遵照毛主席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教导,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工地领导要切实深入工地,把好质量安全关,保证优质、高产、低耗、安全,达到明春放水时渠道畅通无阻的目标。说到这里杨汝岱还开玩笑说到,有个成语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修渠道可不是为了阻挡水哈,要是明年黑龙滩水库的水来了,南干渠还有土掩着,通不了水,你们在座的干部是脱不了爪爪(脱不了干系)的哈。

二,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掌握地质变化和规律。如果发现设计施工不符合地质条件,应采取领导、技术人员、战士三结合的办法,研究修改设计。但修改设计,必须经一定的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下面擅自变动。杨汝岱书记强调说,不要搞个人主义,更不要自以为是,英雄主义绝不等于个人主义,自行其是。他语重心长地说,黑龙滩水库工程,是仁寿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前无古人是肯定的,说不定也是后无来者了,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开不得半点玩笑,出了问题,你我在座的各位,没有谁承担得起责任,出了事就是犯罪,枪毙一百次都不够赎罪哦。

三,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群众的一草一木,各级干部要关心战士的生活,要教育大家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施工时能保一分地,就要保一分地,能保一株树苗就要保一株树苗,能少搬迁一户就要少搬迁一户,作到国家、集体、社员,三者利益兼顾。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成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其最终目的是造福仁寿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仁寿穷,要提倡节约,花小钱办大事,要让老百姓满意,至少不能让他们在我们的背后骂娘。

四,树立全局观念,一切从全局出发,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坚决完成明春东南干渠通水一百公里的任务。杨汝岱又风趣的说到,任务完成了,质量又优秀,到时我来给大家庆功,要是完不成任务,出了问题,我是要来打屁股的,仁寿人民是要来打屁股的,你们的屁股怕是遭不住哦。

南干渠那边施工紧张有序进行,东干渠这边也不示弱。为了认真落实东干渠大突击的各项工作,确保工程的迅速展开。东干渠指挥长于11月18日召开了东干渠大突击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陵阳、文宫、富家、方加、北斗五个突击营的连以上领导干部以及东干团、东干指挥组有关同志共64人。指挥部的领导同志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政工、工程、安全方面的有关同志也发了言,会议围绕又快又省的挖通东干渠51公里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充分讨论,大家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总结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具体措施,鼓足了革命干劲。参会同志思想觉悟都很高,虽然明知突击任务面临诸多困难,但没有人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大家正视困难,承认困难,但有困难就迎着困难上,有困难就解决困难,绝不绕着困难走。大家把突击任务提升到了政治需要、经济发展的高度,一致认识到:干渠一百公里,挖不通,30万亩能不能得到灌溉绝不是一件小事情,是关系到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大问题,是对上级党委对我们的要求抱什么态度的问题,是对贫下中农有没有阶级感情的问题。

参会同志人人表态,人人态度坚决:一定要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誓死打通东干渠,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开得及时,是一次打通东干渠51公里的誓师动员大会又是一次经验交流会,并表示回连队以后,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大讲为革命修渠责任重大,任务光荣;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优质高产,安全低耗的增产节约运动,发扬龙江风格,狠抓革命,猛促生产;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保质保量搞好安全生产,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确保明春东干渠顺利通水。

为确保干渠明春一百公里通水的突击战斗打响后,战斗在东干渠战线上的全体指战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人人都争当先进,唯恐落后拖后腿。文宫、陵阳、方加,禾家营首战告捷,提前完成预定任务。工程进展形势一派大好。在这大好形势下,为了给全体指战员加油鼓劲,添柴助燃,取得更大的胜利,县委副书记吴焕璋同志,同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李兆田,副组长阳博如,突击指挥组长张子林,陵阳区委书记刘学茹、毛世华,东干团团政委李世昌,文宫区委书记吴自强等领导同志和有关工程人员,沿百公里干渠一一查看了所有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干渠的开挖线路,认真研究了工作中的具体部署问题,对不辞辛苦劳作的干渠水利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和亲切的慰问。指战员信心百倍地说:书记上干渠,战士冲上前;大战一百天,通水定实现。

随后,东干渠指挥组召开了工作会议,指挥部党的核心小组第一组长李兆田同志亲自主持会议。会议对东干渠通水的重点工程进行了研究,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充分估计了困难,在此基础上讨论制定了具体的战斗措施和部署战斗力量。会议要求,各参战单位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务必想尽一切办法,务必调动一切力量,目标就是一个,坚决完成任务,确保水库如期输水成功。到会的陵阳,禾家,方家等营的连队同志,为了顾全大局,决定从“百公里”以外工地抽调劳力,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歼灭战。

各路将士领命东南干渠突击任务后,在各自分配的任务区域排兵布阵,在“大战一百天,打通干渠一百公里”的战斗口号下,人心思齐,人人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北斗区是其中的典型,战斗在干渠上的北斗区指战员决心大,风格高、干劲足、人员多。

实际上,北斗区各级党委和广大贫下中农早就在《龙江颂》团结治水的共产主义风格的鼓舞下,对开挖东南干渠充满了信心。

在县委召开会议,确定了各营连的任务以后,北斗区、社党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到工地上画线、定线分段落实了各个连排的工程任务。早在11月13日,其他区、社还没有开始动作的时候,北斗区就组织了一支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水利大军,浩浩荡荡地开上东干渠工地破土动工,到18日为止,全区上工地的人数已经达到应上人数的70%以上,其中北斗公社分配的人已经全部上齐。掀起了“大战70天,修渠比贡献”的群众运动高潮。

11月19日北斗营在工地上召开了突击营的誓师动员大会,区和各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都参加了会议,区委书记谢焕臣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并代表区委向参加修渠的水利指战员送了贺信;突击营的负责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讲清了当前的形势,布置了具体的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到会的各公社党委向区委表示坚决按时按质完成分配任务,一定做好后方支援工作。施工连队负责人和战士代表在大会上向区委和营部表了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为了促进工程的进展,区委决定营部在工地上开展连与连挑、应战活动。各连在会议现场就确定了挑、应战对象。通过誓师动员活动,指战员们鼓足了干劲,落实了政策,增强了信心,大干、快干的声势迅速营造起来。会议现场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主席台上营部领导高喊:天也干,地也旱,黑龙滩装起了水怎么办?台下广大水利战士齐声响亮的地回答:大战70天,修通东南干,今冬通水百公里,明春保灌三十万!誓师动员大会会场上表决心,喊口号,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人人激情高涨,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拉开阵仗,把工程干起来。

会上口号喊得响彻云天,会后工地干得热火朝天。北斗突击营工地上炮声隆隆,硝烟滚滚,热气腾腾。水利战士所向披靡,正在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势实现“重新安排仁寿河山”。广大水利战士在工地上干劲冲天,你追我赶做贡献,各级领导亲临工地,抓思想、抓工作、抓后勤,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安全促生产。

北斗区的水利战士在东南干渠公里大突击战线上打响了第一炮。这一炮打得响,威震黑龙滩!

东南干渠起始点所在地虽然就在县城周围,但因县城城小、落后,城市的文明和所谓现代化的力量的辐射范围相当有限,几百米之内,就是城乡差别,而且泾渭分明。一边是城市市民,吃着豆浆油条,一边是乡村农民啃着红苕窝窝头,大家都见惯不怪,互不影响,也没有谁真正想过要去改变谁。日子就像山间小溪的水一样,无波无浪地流逝着。因此县城旁边的东南干渠所在地望峨山、翳嘶山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同水库大坝的工地环境差不了多少,树木参天,遮天蔽日,树下灌木丛生,哪里有沟沟坎坎,哪里有悬崖山洞,看不见,也没人清楚。水利战士们开赴工地后,凭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勤劳能干的双手,使用简陋的工具,直接向大山开战,要在蛮荒的山腰上活生生的开凿出一条能够让黑龙滩水库的水顺畅流淌的渠道来。

在水利大军势不可挡的推进下,树木让路,荆棘闪道。一时间,整个山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水利战士,到处都是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彩旗。昔日寂静的山野顿时热闹起来。

干渠工地上放炮炸山开渠时,景象最为壮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放炮是统一行动。打好炮眼安装炸药后,在下班前,所有在现场的水利战士都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好,由专门的放炮队伍,在统一指挥下,点燃炸药的引线。霎时,整个东南干渠的山上炮声震天,尘土飞扬。可谓是万炮齐鸣,声响惊天动地。飞扬的尘土遮天蔽日,成群被惊扰的飞鸟从树丛中腾空而起,冲破烟尘,飞向远方……

黑龙滩工地上,各营连在战斗中,时常提到龙江颂,要发扬龙江风格,团结治水。龙江风格,闻名全国。

那么,什么是龙江风格,龙江风格又是怎么来的呢?

《龙江颂》是当年八个著名“样板戏”之后创作的一部现代京剧。该剧大致内容为:年,福建东南沿海地区遇到特大旱灾,群众苦不堪言。县委紧急召开了抗旱动员大会,大会决定在龙江大队修筑一条拦河大坝,用龙江水解救旱田。修建这条拦河坝,龙江大队就要损失亩高产田,还要放弃一窑砖的副业收入。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顾全大局,急他人所急,坚决执行县委指示,支持建坝抗旱。但是大队长李志田想不通,希望江水英到县委反映龙江大队的实际困难。就在这时,暗藏的阶级敌人黄国忠借机四处造谣,说后山有座虎头岩,还编造“虎头虎头使人愁,山高坡陡水断流”的说法,说这水根本流不过去。江水英当场揭穿了这个谣言,并做通李志田的思想工作。面对龙江大队的损失,江水英也提出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解决办法,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经过江水英多方做工作,筑坝拦水工程得以顺利开工,解放军也派来部队支援。在建设过程中,大坝出现塌方,急需柴草堵住塌方。黄国忠得知大坝急需柴草,又生一计,搞破坏。他通知砖窑厂提前烧火,企图将柴草烧光。江水英得知消息后,及时赶到砖窑,命令砖窑立即停火,将砖窑的柴草全部支援大坝。

后山打通虎头岩的工程,由于人手少,进度慢,难以按时完成,江水英克服重重阻力,抽调龙江大队的人力,主动到后山支援工程建设。虎头岩打通,大坝合龙后,龙江水流到了后山,但却淹了龙江大队的良田和房屋。这时,黄国忠又怂恿大队长李志田,以拯救龙江的良田和房子为借口,准备破掉大坝,李志田虽然不同意破掉大坝,但听信黄的挑拨准备到坝上关闸。龙江大队的阿坚伯闻讯前来劝阻,遭到李志田的拒绝,双方发生争执,这时江水英赶到,制止了黄国忠的破坏活动,并将黄逮捕法办。江水英当众揭露了黄的罪恶历史,原来黄国忠是隐藏在龙江大队的阶级敌人。

龙江水送到了旱区,解救了九万亩受旱土地。第二年,后山各个生产队都获得丰收,他们为感谢龙江大队高尚的风格,纷纷前往粮站要替龙江大队交公粮。粮站管理员解释,龙江大队为支持抗旱淹田受到损害,县委已经指示交粮任务不再摊派给他们,让后山各生产队把代龙江大队交的公粮拉回去,而后山生产队就是不肯。这时,江水英和龙江社员们也来粮站送公粮,并说龙江大队损失的粮食已经全部补了回来,交公粮是理所当然的,建议后山生产队把代替龙江大队交的公粮,作为余粮卖给国家。最后,粮站了解清楚各生产队已留足口粮和种子,决定收下所有的粮食,为国家作贡献。

后来该剧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各地公映。该剧所表现的“甘愿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被称作“龙江风格”,在全国广为传颂,但凡各地的大型工程建设,都会以“龙江风格”教育激励群众,促进工程建设。在今天看来,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该剧虽然过分的夸大了阶级斗争的内容,但该剧在艺术成就方面相当突出,尤其是其所提炼出来的“龙江风格”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前文提到的北斗营打响了东干渠的第一炮,北斗营的北斗连又是北斗营里成绩最为闪亮一个连队。北斗连接受任务后,于11月15日就赶到了东干渠的工地,破土动工,一上工地,连干部就分头深入班排,抓紧思想教育,大讲为革命修渠的重大意义,稳定战士的思想情绪,坚持抓工程,先抓思想,用政治统帅业务,大大提高了群众的修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施工中,他们加强劳动管理,认真执行考勤制度,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为大突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连队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加强施工管理,重视工程质量。为了更好发扬团结治水的“龙江风格”,为了促进本连队工程的迅速进展,争夺全营乃至全干渠团的第一名,连队领导研究决定,在全连开展“五赛、无比”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整个工程掀起了一个“奋战60天,攻破困难关,打通东干渠,明春灌农田”的团结治水的高潮。

黑龙滩工地上广泛的开展了“五赛、五比”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大大的促进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和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五赛五比是指:1,赛革命,比“三个觉悟”高;2,赛生产,比革命贡献大;3,赛团结,比共产主义风格高;4,赛纪律,比执行规章制度好;5,赛又红又专,比革命钻研技术有成效。

黑龙滩水库工程,要进度,要质量,也要安全。各个连队,在狠抓工程进度的同时,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北斗突击连,在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同时,特别强调安全重要性,坚决杜绝牺牲安全,抢工程进度的做法。连队全体指战员认真学习了指挥部下发的《安全生产手册》。要求全连战士要自觉按照安全规程操作,要求班长、排长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