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本领恐慌”这个词最先是出现在作家王小平的《本领恐慌》这本书中,意思就是因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导致遇到事情没有自信,不敢去尝试。
------题记
劳动节那天,小区里举办了一场猜灯谜的活动,吃过午饭孩子都跟着家长出来凑热闹了,大部分孩子都踊跃地去尝试着解开灯谜,尽管有的没有猜出正确答案,但一个个都非常有积极性的在解答着。
我发现住在对门的皓皓一直躲在妈妈身后,皓皓妈妈让皓皓也上前去猜灯谜,皓皓却不肯,拉着妈妈的衣角说着:“我不要去,我猜不出来。”
在我印象中,皓皓是个腼腆的孩子,给我的感觉就是胆子有点小,其他孩子在一起下象棋,看得出来他也很想玩,可他从来不参与进去,孩子们邀请他一起玩,他边往家里跑边说:“不不,我不会玩。”
塞内加曾经说过: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
一、使得孩子不自信,遇事打退堂鼓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长期的否定
父母对孩子一味的否定,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自信。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而拼尽全力,但最后得到的却是责备和否定,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不愿意再努力,心里想着:“反正我再努力父母也是不满意,那我干嘛还要努力。”
得不到肯定换句话就是说自己的努力被忽略了,换作是大人,内心不够强大的话,同样会变得不再积极,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孩子。
2、习惯成自然
孩子在遇到新事物的时候,还未去尝试就脱口而出:“我不会。”一下就否定了自己的能力而选择逃避,这些都是跟孩子长期以来的习惯有关。时间长了,孩子就只会用逃避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这些明显就是不自信的表现,跟孩子在平常生活中得到太多的否定有关,孩子觉得无助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好,也就不再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最终而选择了放弃。
3、父母没有及时的引导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很多父母会劈头盖脸的先把孩子教训一顿,忽视了要去教会孩子解决问题,没有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孩子会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明明努力了可还是做不好。作为家长不要忘记一点,没有谁家的孩子不会犯错,关键是在于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开导孩子,杜绝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怎样才能让孩子找回信心,消除恐慌
1、培养孩子的自信
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要求的时候,我们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只会去责备和打骂。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是培养孩子自信的首要条件,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极大的帮助。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