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春天如何满血开跑

来源:堂鼓 时间:2023/4/29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www.csjkc.com/yydt/511.html

冬天一过,又到了减重开跑的热季。但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胡吃海塞”,还有新年假期的“葛优躺”,跑步状态快速回复无疑要打一个问号。因为除了身体宕机之外,心理上也存在知难而退的惰性。So春天开跑前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呢?

一:正视身体抗议,缓兵之计徐徐图之

对于长时间不跑步的人群来说,在开练前,心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在肾上腺素猛增的运动中,人往往容易忽视内心的声音。当身体感到劳累、不能有求必应,我们就会指责它,会生气、会愤怒,逼迫它直到它筋疲力尽。

必迈跑装

而实际上,你的身体不喜欢被虐待,不喜欢被逼到极限。当身体会用各种方式和你对抗,下一次运动时,你就要消耗更多能量来说服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会一次次记住筋疲力尽的痛苦,会强化你对跑步的抵触,甚至引发逆反恐慌。

所以碰到自己打退堂鼓、不想去跑的时候,别再一面骂自己,一面逼自己去跑了。我们可以先了解身体的感受和需要,重视身体反馈给我们的信号,配合有效的休整逐步缓解,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与身体对话,放松下来

跑步过程中,多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能够帮助你放松下来。比如,在跑了三十分钟后可能会感到很累。但这种累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可以问自己:是哪里觉得累?是呼吸很重,还是腿很酸?具体是腿的哪个位置?

这么一问你就会发现并不是全身都累,调整一下累的地方,你很快就又会感到轻松了。

三:接纳内心的声音

你可能会问,上面提到的我都做到了,可还是会有自我批评的声音存在,怎么办?你要相信,我们也是可以和这种抗议的声音共存,并且做到互不影响的。这里有两个具体的小方法。

方法一:“小人举牌法”

闭上眼睛,想象有个小人儿手里举个牌子,你脑子里出现什么想法,那个牌子上就显示什么字。如果你没有想法的话,那个牌子上就是空白。如果你有想法,那个牌子上就有字显示出来。这样你就可以观察自己的想法。即你把想法在那些牌子上具象化,它就跟你分开了,无法控制你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摆脱自我批评的影响。

方法二:“公交车心理实验”

有个思想实验叫作公交车心理实验,也可以帮我们免受自我批评的影响。把人生想象成开一辆公交车去往心仪的目的地,而你就是开车的那个司机。

这辆车沿途会上上下下很多人,有时候会上来一些“坏人”,他们张牙舞爪,给你带来很多烦恼。他们不会真的伤害你,只是吓唬你。这时候请问你是继续开车,还是停下来跟他吵架?

如果你准备吵完了再走,那车就没办法继续开了。但是当你坚定地说,我要去那个有意义的地方,我要开车,我要跑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些“坏人”其实只是一只只虚张声势的小猫咪,并不能阻止你向前的步伐。通过这样的方法,你也能关闭“自我批评”。做到清除内心障碍,与内心和解之后,我们将不再惧怕跑步。

但此时可能仍然缺乏一个足够强大持久的驱动力,让我们持续不断地跑下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找到自己真实的跑步目标和跑步动力。

四:制定小目标激发跑步动力

当你问一个人,为什么要跑步?通常答案是,要减肥,要保持健康,具体要表现为成功减肥10斤、完成半马、体检指标正常等等,但事实上,这只是跑步的附加结果,并不是跑步的真实目标。真实目标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是否能激发出你的动力。

举个例子,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跑步”时,一位年轻的女性回答道,希望自己瘦身成功有苗条的身体,才能穿好看的衣服。也就是说,在“保持健康”的背后,可以拆分出更真实的跑步动力——一想到自己可以穿更多好看的衣服,就忍不住要跑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相比用道理去说服自己,人类大脑更容易按照情绪的感知,推动行动,正如那句话所说:“听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想要理性,得先过感性这一关。理智常常会被情感打败,而我们想要激发跑步动力,持续不断跑下去,正好可以利用情感的力量:激活大脑产生喜欢的情绪,一想到这个画面就很开心,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立刻去跑,并全心投入。

除了心理调整、制定计划之外,其次准备好舒适的跑步装备,防风外套+保暖马甲的搭配可以有效给予身体温暖,有利于坚持长时间奔跑;还可以为自己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不仅可以给自己新的跑步体验,还能让自己期待跑步,从而回归奔跑之路!

(PS: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做示例说明作用,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