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2017云服务市场盘点拼价格讲故事遭

来源:堂鼓 时间:2023/10/30
北京痤疮医院哪个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云服务市场的大小厂商,年的日子可以说是好坏参半。好的是,一些云服务商相继拿到续命钱。不好的是,表面光鲜的背后,云服务行业早已埋下了变数。就像钱钟书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围城》里所描述的,云服务市场就像一座暗藏凶机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貌似风光表象下有着太多的无奈、隐忧和不确定性。

前几天金山云传来D轮融资5.2亿美元的消息,新晋大佬华为云更是跃跃欲试,而曾经豪气万丈的万达云则陷入了裁员风波,阿里云、腾讯云依然在大搞肉搏战,场面难以用惨烈来形容。乱象横生之下,年的国内云服务市场中,我们既看到了代表着混乱与无序的“泥石流”,也有预示未来与希望的“清流”,亦正亦邪,让过去的这一年充满着纠结与撕裂。

巨头继续逼近,中小厂商苦不堪言

云服务、CDN领域到底有没有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看似不好回答的问题,其实在年,随着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大打价格战,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金融服务、支付、位置服务等,云服务是数字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就像水电煤、空气、道路的公共资源一样,是未来诸多产品和服务的标配组件。既然如此,这就决定了大佬们会全力以赴、不惜任何代价拿下这个地盘,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在年疯狂降价,并将战火燃烧到本风平浪静的CDN领域,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说,年,中小厂商的日子难过了很多。去年一年,云服务领域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就是降价,去年11月底,阿里云再度宣布大幅降价,包括云服务器的ECS企业级实例、RDS数据库及CDN服务,ECS实例优惠40%,CDN服务降幅为25%,价格再一次刷新行业低点。

而之前的一年间,阿里云已经连续多次降价,腾讯云更是不断跟进,两大巨头挥舞着价格大棒,苦的是中小云服务厂商,敢怒不敢言。大佬由于不差钱,短期也不想在这一市场上有回报,但中小厂商是要活命的,跟进与不跟进都很难受,进退维谷。

年揭示了一个道理,对中小云服务商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的护城河,或者深耕某一垂直行业场景,结果可能就会被挤出市场。

近日,高盛分析师HeatherBellini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年,亚马逊AWS云服务、微软Azure服务、谷歌云服务平台以及阿里云服务在全球云服务市场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65%,预计年,这一行业的集中度会继续提高,巨头将占据89%的份额,留给中小服务商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整个行业的寡头特征会更加明显。

故事幻灭,新进厂商资本遇冷

当一个市场被资本“绑架”后,就会进入一个无休止的烧钱游戏,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成了吸引资本入局的故事。

去年底,摩拜单车与ofo小黄车围绕着合并话题所展开的舆论大战,马化腾、马云皆发声,投资机构纷纷站出来表态。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相继出现退还押金困难、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暴露出来的就是这场资本接力游戏的残酷性:有钱就继续玩,没钱就退场。

同样的道理,初,云服务市场还存在“人傻钱多”的现象,到了下半年,资本就变得“无情”了起来。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云服务市场至少连续发生了11起大手笔投资事件,累计融资总额超过50亿元,比如青云完成D轮10.8亿融资,UCloud拿到了9.6亿元的D轮,华云D/D+轮共有15亿元入账,EasyStack完成了万美元的C轮融资,驻云科技、SpeedyCloud迅达云、BoCloud博云、数人云、Hyper、数梦工场、北森云等都多多少少有资本“注血”。

为了吸引资本入局,一大批云服务商转战CDN领域,以做大收入体量来提升估值,讲好继续融资的故事。

但进入去年下半年以来,云服务领域的投资事件就少了很多。按照以往的规律,3-6个月是一个周期,加上云服务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对资金的快速消耗,去年上半年拿到投资的不少中小云服务商,账上的钱应该已经余粮不多了。

但截至到今天,除了金山云抛出了再度融资的消息,白山云科技前两天拿到3.3亿元C轮融资外,其余厂商似乎都静悄悄,连点风吹草动都没有。这意味着资本在看清竞争大势后,已经开始握紧钱袋子了。当年的打车软件,去年的共享单车倒闭潮,这都暗示着:资本能催生故事和泡沫,但冷酷起来也一点不讲人情。

冬天迟迟不去,死亡名单将加长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云服务领域已经感到了冬天的寒意,偃旗息鼓或退出市场的迹象开始浮现,死亡名单开始拉长。

去年12月21日,万达旗下的公有云服务板块被曝出部分部门被“解散”的消息,而后媒体称传言被证实属实。想想去年3月,万达与IBM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IBM全球董事长罗睿兰站到一起,何等的风光与豪气,但如今却不得不选择裁员。

表面给出的原因是与IBM的合作谈判不顺利,但真实原因恐怕是云服务市场已经到了洗牌的时候,哪怕是大佬,也不能幸免。

同样,在全球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的亚马逊AWS也在去年11月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消息称,亚马逊将基于AWS云服务的特定经营性资产作价20亿元卖给光环新网。

亚马逊在全球云服务市场,一个季度的营收大概为40亿美元,占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但面对中国市场不按常规打法出牌的恶性价格战,AWS也无计可施,折腾了一两年,连国内前五的榜单都没有进入,更没有实现盈利。虽说亚马逊后期针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澄清”,但诸多的无奈与尴尬早已写在了脸上。

这都源于竞争的残酷与血腥。想必很多人还记得腾讯云0.01元拿下厦门市信息中心公开招标外网云服务项目的事件,当时同行的报价均在万-万间,腾讯直接采取免费赠送的策略,这种几乎完全不合乎商业逻辑的打法,会加速很多云服务商被写入死亡名单。

当然,乱象只是暂时的,在行业竞争泥沙俱下、昏招迭出时,总有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和差异化定位的企业能生存下来。

2B的趋势势不可挡,熬过去就是春天

看看滴滴如今的日子就明白了,虽说当年滴滴、快的与Uber开启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免费补贴大战,消耗掉的资金高达百亿元,但休战后,滴滴就停止补贴,抬高佣金比例,市场回归正常,日子过得也算滋润。年的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已经初定,价格战逐步进入尾声,一些云服务、CDN厂商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且,过去2B的企业级互联网市场往往由于成长周期长,爆发力弱,且受制于长的产业链条束缚,并不被资本方所看好,但年的2B企业级市场已经开始升温。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流量增长红利结束了,精细化运营、超级用户的打造会成为竞争的焦点,云服务、CRM、销售管理等SaaS市场的价值会显示出来。

其实,这一趋势已经有一些迹象。随着加速向线下实体经济渗透,京东、美团点评、腾讯、阿里等已开始深挖企业级市场价值,帮助线下经济转型和升级。

数据证明了这一判断。据调研机构IT桔子统计,年共有起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对外披露的金额约亿元,有家新的企业服务公司成立,企业服务市场在年开始复苏,场面变得火热起来。

未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帮助企业吸引用户、转化成交的SaaS应用会越来越受欢迎,帮助企业完成关键的数字化转型之战。其中云服务、CDN服务作为基础设施将水涨船高,成为最大的受益方。

CDN从百家争鸣,进入三足鼎立格局

年的CDN市场厮杀最为激烈,特别是阿里云、腾讯云相继降价,其他云服务商选择跟进,让CDN市场成为了一个火药桶。但究其本质的话,CDN市场实际上被当作了向资本讲故事的棋子,为了做大营收规模,云服务商将CDN看做是“饵”,当获客工具用。

而对企业来说,短期因为贪图便宜,会选择廉价的CDN服务,但长期看,这里存在一个陷阱,价格影响决策只是短期行为,便宜买不到好货永远是真理,随后,CDN服务的产品、服务和技术价值,必将体现出来。

其实去年底开始,CDN竞争格局已经露出了从百家争鸣到阿里云、腾讯云、网宿科技“三国杀”过渡的苗头,前两者用价格吸引中小企业客户,后者则更倾向需要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头部客户,部分跟风的云服务商开始打退堂鼓。

年,这一市场表现出了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整体市场容量继续扩大。

来自于InformationTel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