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10月24日讯:据台湾“旺报”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周边产品年产值达50亿元(人民币,下同),且不断跨界开创新产品,但近期却传出“故宫IP被玩坏”的说法,17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丽质华堂品牌推出“故宫紫檀”系列护肤品,虽然产生不少话题热度,但由于此系列产品单价过高,5款护肤用品加上面膜就要价元(约新台币元),让不少文创商品的爱好者打退堂鼓,截至10月21日的销量,仅有16人购买。
台北故宫先前推出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走红两岸。(本报系资料照片)
故宫紫檀护肤品于17日陆续在大陆多个网络平台贩卖,截至21日,售价元的洗面奶仅8人付款;元的柔肤水3人付款;元的眼霜2人付款;元的精华液1人付款;元的面膜则一片都没卖出去,从价格上就能看出此次销量不佳的原因,且“丽质华堂”这个品牌本身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也不够高,同样的价格已能买到欧美国际大牌的保养品,民众不买单情有可原。
北京故宫跨界开创新产品,和丽质华堂品牌推出“故宫紫檀”系列护肤品。(取自人民网)
以市场反应来看,北京故宫文创商品平价类产品较受欢迎,今年推出的美妆产品大多都比不上去年推出的故宫口红成功,10月推出的“鹤禧觉色”系列气垫粉底霜,售价元,销量仅有53个,以故宫为IP的各种文创、联名产品市场似乎以渐进入平淡期,“故宫出品,必属爆款”也成为过去式。
年北京故宫IP合作项目
民众更在意CP值
不少大陆网友表示,认为故宫已经是在滥用故宫的品牌效应,民众想知道产品本身效用是否值这个价钱,而不是为了“故宫出品”而刻意抬高价格。
文创品需反思其内涵
当年台北故宫推出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走红两岸,带给大陆博物馆文创行业带来不少启发,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曾表示,和台北故宫相比,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无论种类、设计还是营销,都还有不少差距,透过学习台北故宫的文创商品概念,且经过多年研发,年北京故宫在纪念品、图书、授权等产品上的收入达到10亿,年透过自营、合作经营和品牌授权的不同形式,文创产品的收入超过10亿元,产品种类接近1万种,相比如今销量寥寥可数的惨况,北京故宫文创商品真的需要好好反思民众对于文创商品喜爱背后的内涵,而不是过度商业化,导致失去其IP文化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