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年,善于体验生活的马季,他在包钢工地上体验生活时,看到祖国西部草原包头,从一片不毛之地的茫茫隔壁,发展壮大成了一座全国闻名的大型钢铁城市,他便想写一个反映边塞包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相声段子。
因为马季在包钢体验生活积累了很多素材,他很快写好了一个特别的相声段子《找舅舅》。作品完成后,马季在包头市人民体育场试演,当时,包头市有十几万观众前来观看演出,观众光进场就用了一两个小时,散场后,从场地里竟然拉出了十几筐鞋。
马季在《找舅舅》时说:他上路后,准备了风镜风衣、手电筒、指南针、大水壶、小水碗,还有一大口袋菜包子。
因为马季的舅舅在信里告诉他:包头到处是“天苍苍海茫茫风沙牛马骆驼羊”,来了以后,恐怕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看到一望无边地的大草原和牛马羊。
马季舅舅又告诉马季:包头这个城市,全市才七盏路灯、喝水就一条自来水管,这里的人种不了菜,就吃牛羊肉,不吃牛羊肉你就别想活下去,青菜萝卜豆是什么,包头人几辈子都不知道。
马季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包头后,他一下火车,出了候车大厅,才知道包头根本不是牛羊遍地,辘轳车大骆驼悠悠的地方。
包头现在已经从一片荒芜,变成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马季一路打听找舅舅他来到了包钢,看到面前到处是叮当叮当一派繁荣的建设景象。有这么多建设的工厂,有成千上万的人,城市里车水马龙,马季找不到舅舅了,他要打退堂鼓,想着从那条路上回家,这个时候,舅舅得到消息找上了他。
马季埋怨舅舅写给他的信没说真话,害的他找不见人。
舅舅让马季拿出他写的信,打开信后,舅舅才看清楚:这封信是他在民国三十六年时所写,距离现在已经20年了。就是这一段《找舅舅》让马季在包头一炮打响,25岁的马季在相声界从此名声鹊起远扬全国。
马季出生于年,原名叫马树槐,祖籍天津宝坻,他本人生于北京。马季曾做过工厂学徒和书店店员。年开始,马季因酷爱表演相声到处表演,而且表演水平趋于成熟,在年时,他被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看中,并吸收他为专业相声演员,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
年,相声大师马季和其弟子刘伟来到阔别了37年的包头演出。在演出现场上,马季高兴的对他的广大粉丝说:
“我是在包头一举成名的,包头在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