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儿童兴趣班惹争议孩子中途不想学了,是否该

来源:堂鼓 时间:2024/9/13

在某个育儿大V的文章里看到吐槽,她刷本地论坛,看到有个网友说没给自己2岁的娃报过任何兴趣班,结果被喷惨了——

这位家长很慌的一批:才2岁就要报班了吗?不知道孩子的爱好怎么报?

我想这位妈妈的痛苦和焦虑才刚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报班还不是最坏的,报了班后发现孩子没兴趣了,走到一半打退堂鼓才是最让父母抓狂的。

6岁以下的孩子,心理状态还不稳定。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他们自己也摸不准,父母观察孩子若是不细心,给孩子选择了一个不对味的兴趣班,孩子中途撂挑子不干,是情理之中的事。

关于给孩子选兴趣班,我想家长们应该搞清楚以下问题:

第一,兴趣班是孩子的真正兴趣,还是家长一厢情愿的虚荣心?

有远见的父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一出生就开始给宝宝上各种早教班,希望开发孩子潜能。等到孩子长大一些,又开始安排孩子上各种兴趣班。

兴趣班,顾名思义,是有兴趣才参与学习的培训。可是,现实却不是如此,很多家长是凭借自己的喜好给孩子选择兴趣班。再说了,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她对什么能有执著浓烈的兴趣?

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大学老师凯瑟琳是搞教育学的,她小时候羡慕那些会弹钢琴的女孩,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等她做了妈妈,就用弥补自我的心态,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希望女儿能替自己圆梦。女儿开始还挺配合,后来难度增大,她就不乐意学了。

不同于别的小孩反抗方式是自残拿刀切手,她女儿跑去玩双杠,故意把自己的锁骨摔断了。最后凯瑟琳迷途知返,放弃了培养女儿学钢琴的妄念。她说,我真是不自量力,我自己五音不全,两只手协调能力也差,有什么资格要求女儿去学钢琴并且学得出色呢?最终钢琴成了家里的摆设,留着堆放袜子。

家长出于培养孩子课外特长的初心,为孩子选取兴趣班,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观察他对什么感兴趣,擅长做什么,这样才能为孩子精准选择。孩子在什么事情上获得了快乐,大脑得到愉悦奖励,就越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对了老师,孩子才能跟着一直走下去。

第二,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否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

教育这件事最忌讳的就是操之过急,让3岁的孩子去做5岁孩子才能做的事情,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揠苗助长只会摧毁孩子的发展潜力。

关于孩子上兴趣班如何选择,有人整理出一份时间表,什么年龄段选择什么样的兴趣培训,总的来说要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科学育儿是指导原则。

孩子眼中的兴趣班不是我们成人理解的那样。一个寓教于乐,尊重孩子天性的兴趣班,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扼杀孩子的快乐,反而会对孩子潜能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拿运动项目来说,家长要考虑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包括孩子身体的柔韧性、爆发力等,1~4岁,可以参加亲子游泳课程,和家长一起在水里玩耍。兵乓球是我们的国球,3~4岁就可以开始启蒙学习了。关于篮球,运动医学专家建议孩子学篮球的最佳年龄是6~16岁,骨科医生建议孩子最好5岁后学习轮滑,免得造成X型腿。

羽毛球或网球启蒙的话,可以4~5岁左右开始接触,5~6可以开始接触跆拳道,进行启蒙学习。7~8岁孩子的身体柔韧性、爆发力接受理解能力都达到一定标准,是学习跆拳道最佳时期。击剑对于孩子的腿部和腰部力量要求很高,至少孩子要上小学,7~8岁可以开始接触。

至于音乐舞蹈项目,4岁可以开始进行舞蹈启蒙学习,培养律动和节奏感。专业的舞蹈训练必须等到8岁以上,因为专业舞蹈训练强度大,有些动作会使人一体组织负荷较重,容易造成肌肉拉伤,不利于8岁以下的孩子的生长发育。

特别提示一下,现在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因为过早学习舞蹈。因为孩子的韧带较松弛,不能很好稳定身体脊柱。

小提琴是比较难的乐器,一般来说,不需要从3~4岁就开始学。从8~10岁开始学已经足够了,任何年龄开始学习小提琴都不算晚。

3~5岁孩子可以进行绘画启蒙,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分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两种,一般都是建议先学硬笔再学软笔,因为硬笔入门比较简单,软笔讲究笔画、运笔这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不太容易懂。所以一般建议学硬笔的年龄是5~6岁,软笔的年龄7~8岁。

如果孩子生活在双语家庭,那么从出生开始就可以进行双语教育启蒙。但是对孩子学习外语的选择,差不多3~5岁可以去外面上系统性的外语课程。孩子在5~6岁的时候,说话开始有逻辑和条理,学习语言课程比如主持类也可以开始了。

第三,孩子中途撂挑子不干,是尊重选择还是鼓励继续?

孩子学到一半不想学了,我们是该鼓励坚持,还是尊重孩子中途放弃。

关于这个问题,我记得心理咨询师张宏涛老师有个精妙的比喻,孩子学习一半不想学了,你非要她坚持,就好比孩子恋爱遇到了渣男,你非要逼她从一而终是一样的。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孩子的兴趣班是父母的兴趣选择,并非他真正热爱,学到一半感觉厌倦烦躁,那是必然的,父母实在不应该再继续逼迫孩子。我见过一个女孩为了反抗母亲逼迫学钢琴,在自己的手上划了很多道伤口,真是让人揪心。

如果孩子真正喜欢一样东西,在学习难度增加后,有了挫折失败经验而感觉气馁,这个时候爸妈应该理解孩子,多陪伴孩子,先疏导孩子的焦虑烦躁情绪,再积极协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孩子度过学习的困难期。切不可说一些批评指责甚至激将的话,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克服困难失去信心。

第四,兴趣班应该是测试孩子天赋的手段,而不是孩子的负担

我们有一个好心态,才能让上兴趣班真正成为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负担。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呢?那就是把兴趣班当做孩子天赋的测试仪,让孩子去尝试,在尝试中摸索认识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学到一半不感兴趣了,那就放弃。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学一半放弃,会成为以后的偷懒惯性,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总是放弃怎么办?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其实是放大了自己的恐惧,对自己不自信,对孩子也没有信心。

孩子的人生刚刚开始,一切都还为时尚早,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放平心态,用心陪伴孩子,用爱呵护孩子,坚韧不拔的品性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自然都可以在成长中慢慢培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