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李自成杀了一个明朝武将,他妻子带着20个

来源:堂鼓 时间:2023/6/24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明朝之后就是清朝,仿佛是清朝把明朝灭掉的。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与史实不符的。明朝灭亡之后和清朝建立之前,并不是无缝衔接,中间还夹着一个李自成的大顺朝。只不过大顺朝存在时间极短,甚至还不足三个月,就昙花一现般迅速败亡。因此,灭掉明朝的正是李自成,而不是清朝。这一切用那个古老的成语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崇祯是蝉,李自成是螳螂,而清朝则扮演了终结者黄雀的角色。

李自成出身陕北米脂县一个贫寒农家,为生活所迫还当过明朝驿卒和官兵。崇祯二年,23岁的李自成,还是明朝甘州总兵杨肇基部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当年冬天,皇太极带领大军突破长城进入河北,兵锋直指京师。崇祯皇帝大惊,星夜调遣各地驻军勤王护驾。甘州总兵杨肇基也接到命令,他派遣参将王国带领一支人马驰援京师,李自成就在这支队伍之中。途径榆中时,明军士兵们因拖欠粮饷,发起兵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李自成从此正式投身到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

回顾李自成十五年的奋斗历程,可谓历尽艰辛,不堪回首。古代农民军起义,大多采取两种发展路线。一种是建立一个稳固可靠的后方根据地,以此为依托,有了充足稳定的粮饷来源和兵员供应保证后再逐步进取,刘邦、朱元璋都是走的这个路子。另一种则是流动作战,倏忽来去,行踪不定,好处是无牵无挂,便于大踏步进退,缺陷是没有后方,没有可靠的粮饷来源,因而很容易遭受失败,黄巢就是走的这个路子。不幸的是,明朝末年的起义军首领,无一例外都是走的第二条路子。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奋斗历程中会遭受更多的失败与磨难。李自成一生经历过的惨败不计其数,比较著名的有潼关南原之战,洪承畴孙传庭联合出手,打得他只剩下七个兵。甘肃洮河之战,他身边只剩下老营的来个老弱妇孺。但李自成却心如铁石,推翻明朝、当上皇帝的梦想,成为他永恒的动力。不过,李自成也并非机器人,他也确实有过动摇的时候。崇祯十七年的宁武关之战,他遇上了一群明朝女兵,就曾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崇祯十七年初,兵强马壮的李自成率领大军从陕西出发,取道山西,直扑京师。当年二月中旬,李自成带领大军来到了宁武关下。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宁武关之战拉开帷幕。明朝守将周遇吉,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不仅勇武绝伦,且对明朝忠心耿耿,誓死与关城共存亡,他拼死反击,“歼贼精锐,不可数计”,是李自成义军前所未见的硬仗恶仗。

经过数日血战之后,李自成倚仗人多势众,终于杀入关城中,周遇吉“伤重被执,骂不绝口”,被李自成所杀。然而让李自成没想到的是,城中一个女子带着一支明朝女兵突然现身,“人皆绝悍,骑射精捷”,武艺高强,战力强悍,与李自成部队展开激战,“引强弩,连发毙百数人”,战至最后,她们弓箭用尽,从容赴火自尽。原来这是周遇吉别出心裁建立的一支娘子军。

周遇吉的夫人刘氏也是个女中豪杰,喜爱舞枪弄棒,于是周遇吉就从边疆胡人中挑选了二十个强壮的女子,列入明军编制,吃军粮领军饷,苦练骑射技艺,建立了一支小型的娘子军,归他夫人刘氏掌管。宁武关被攻破后,周遇吉被害,刘氏痛不欲生,带着这20个女兵,在与李自成拼了命,血战一番后,壮烈。

宁武城战况之激烈,即使是戎马一生的李自成也暗自心惊。不仅总兵周遇吉勇不可当,就连女子也如此悍勇善战,使得李自成遭遇了意想不到的严重伤亡。《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哀叹:“宁武虽破,受创已深”,“尽如宁武,讵有了遗哉?不若回陕休息”。打起了退堂鼓。谁知此时大同明朝守将姜壤派人送来投降书,李自成喜出望外,这才有了继续进军的勇气。

参考史料:《甲申传信录》《明季北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