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招安一事引起众多英雄非议,有坚决反对招安的,例如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有非常支持招安的,例如卢俊义、呼延灼、秦明等朝廷旧将,还有无所谓的例如林冲。
武松、鲁智深等人强烈反对招安,因为他们看透了北宋朝廷的无能和官场的黑暗,阮氏三雄等人却是过关了大碗吃肉,大碗喝酒无拘无束的日子,不想受朝廷的管辖。但这帮人毕竟只是少数,也就十几人左右。
支持招安的以宋江为首占了绝大多数,一部分原来就是朝廷官员,被宋江连坑带偏的弄到梁山时宋江就说了:“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所以那些被他赚来的朝廷旧将都在等这一天。还有一部分人,原本就是碌碌无为鸡鸣狗盗之徒,期待招安能使自己脱去“贼皮”,搏个“封妻荫子”。
只有林冲是个另类,本来对朝廷和高太尉恨意滔天,自从知道夫人已死(虽然已经被他休了),便心灰意冷,是否招安已经无所谓了。
那么宋江选择招安真的只是为众好汉谋一个光明未来吗?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他自己。
宋江开始时只是县城里的一个小押司,刀笔小吏。但宋江同志是一个官迷,不满足于区区一个小吏,他向往的是那种位极人臣,呼风唤雨,能在朝堂之上有发言权的大官。结交江湖朋友,逼上梁山,只是为将来招安增加谈判砝码,能够引起朝廷重用。坑蒙拐骗朝廷旧将们,也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为的是让当今皇帝重视与他。当然也有他忠君爱国的原因。
宋江选择招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引起梁山内讧,走上王伦的老路。卢俊义、呼延灼、花荣、秦明等众多的旧官员们,都是为了有朝一日重返朝堂才委身于梁山,如果宋江打了退堂鼓,难免这些人不会翻脸。真到那时,只凭有限几个反对招安的人,肯定斗不过这些官场旧势力。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宋江招安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狗头军师吴用,前两次招安吴用是反对的,但那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他心里明白,只有让朝廷认识到梁山的强大,招安以后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开始招安他一直从中破坏,直到逮住了高俅,他认为机会来了,就怂恿宋江进京寻求招安,说到底他也是为了自己。
说宋江是为了自己,有人可能有异议。不信,你看征讨方腊的时候,死去多少英雄好汉,他有何表现,他只是象征性的流下几滴眼泪,假装痛心而已,就像刘备摔孩子,有收买人心之嫌。他要的只是胜利,死多少人与他无关,只有取得战场胜利,才能做更大的官。至于那些生病的、出家的、不辞而别的更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一点粗浅意见,您赞同否?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立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