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小小无花果叩开致富新大门

来源:堂鼓 时间:2025/3/4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记者蔡鸽?李朋?特约通讯员?邓长琴?吕莉

当金秋与南川相遇,不仅碰撞出金佛山景区的“国潮文化节”,也带火了金佛山下的无花果采摘游。走进位于金山镇玉泉村的无花果基地,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一望无垠的无花果树在山腰筑起碧绿的屏障,紫红色的无花果在树叶的掩映下,莹润饱满,煞是喜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正在采摘无花果,感受无花果的甜蜜和馥郁,果园里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这里的无花果软糯香甜,口感非常好,是亲子游的好去处,我经常带孩子来采摘。”前来采摘的游客王女士笑着说道。

据了解,金玉良园无花果基地种植面积60亩,亩产无花果千克,总产值达30万元。“我们这的地理位置优越,在金佛山脚下,海拔米,昼夜温差大,日照也很充足,加上我采用的是生态种植模式,施用有机肥,所以无花果品质有保障,顾客都反映口感好。同时,无花果采摘期长,从8月到10月都有果可采摘,采摘价36元/千克,最高的日销售额可达多元,国庆前后每天都有多人过来采摘。”基地负责人梁大建介绍道。

年,梁大建在创业道路上敢为人先,率先在村里种植无花果,靠着不服输的劲头,从曾经的“门外汉”成长为现在的“无花果种植”行家里手。如今,他不仅建起了楼房,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也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响当当的“致富带头人”。

▲梁大建在基地采摘无花果

曲折中无花果点亮创业梦

年,中考失利的梁大建选择了外出打工,他第一站来到了轻工业发达的福建,梦想着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由于自身学历低,也没有什么手艺,他只能在一家鞋厂当操作工。两年后,厌倦于枯燥的工作环境和重复的工作环节,梁大建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年梁大建告别福建,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准备在北京找一份活计。随后经人介绍下,他进入餐饮行业,在一家饭店当起了服务员。

一眨眼,时间的齿轮就转到了年。原本想着继续在餐饮行里攀爬,寻求更好的发展。然而,谁的梦境里没有淡淡的乡愁呢?每当夜深人静时,胸中那份乡情又扰乱了梁大建的思绪……“因为从小生活在南川,总是回忆起在家乡生活的场景,当时就想着不如回家创业,还可以照顾家庭。”梁大建感慨道。年春天,在北京的两年打工经历随着梁大建的“返乡”决定画上了句号,梁大建毅然回到了他久违的家乡——金山镇玉泉村。

刚回到家乡,梁大建便去考了驾照,随后找了一份司机的工作。但月收入只有元,难以维持家用。干了两年后,梁大建便辞职了。辞职后,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出路,梁大建陷入了焦虑。就在茫然无措之际,他发现村里的养牛业还是空白。“既然没人从事养牛,说不定养牛业有发展前景”,梁大建在心里反复思考着。随后,他将想法告诉了家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年,梁大建引进20头肉牛,但由于缺乏养殖经验,不久后十几头牛便因患病没有及时防治而陆续死去,最终亏损了60多万元。由于手头资金压力大,加上当时肉牛行情不好,经慎重考虑,他决定放弃养殖肉牛。

短暂赋闲了一段时间后,梁大建便开始寻找新的机遇。有一天,他偶然在网上看到无花果种植的信息,觉得很“新奇”,于是萌生了种植无花果的念头。据他介绍,当时本地街市难觅其踪影,玉泉村也无人种植无花果。接着,他只身前往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实地探访无花果规范化种植基地,结识了一些无花果种植户,并向他们求教学习。年,梁大建以元/亩的价格流转了玉泉村水溪组的20亩撂荒地,并从四川引进了0棵优质无花果品种波姬红苗子,在金佛山脚下开启了他的无花果种植路。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在无花果基地调研

从“种出好果”到“卖上好价钱”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必须保证土壤的肥沃,使土壤疏松、透气、保肥、保水,以促进根系发育。为了达到科学施肥的要求,梁大建从村里养殖户那里收购来羊粪,进行发酵腐熟后制成有机肥给无花果树施用。由于无花果生长量大,需肥量大,除了施用有机肥外,梁大建还格外重视钾肥和钙肥的补充,以满足树体的生长和维持土壤中性微酸的状态。

对于无花果的修剪,梁大建也有自己的“秘诀”。“无花果是灌木植物,因此它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所以要经常进行修剪,主要把握好萌芽前、结果前、结果期、落叶后这四个关键时期的修剪,将长枝、密枝、以及枯枝、老叶剪掉,为无花果节省养分,扩大枝条的生长空间,增强枝条间的透气性和透光性,从而利于果实的生长。”提起自己的管理技术,梁大建自信满满。

此外,无花果植株根系发达,因而抗旱性较强。但其叶片大,夏季高温蒸腾量增加,所以需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为了改善灌溉条件,梁大建引进全程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并在地面铺设防草布,整个果园覆盖面积达到90%,保水性能好,达到抗旱及节约、高效用水目的。同时搭建透明防病虫网棚,减少虫害,保证水果产量和品质。

一分春华,一分秋实。在精心管护下,无花果品质好,风味佳,产量也连年提升,从最初的亩产多千克增加到现在的千克。随后,梁大建也陆续引进了布兰瑞克、青皮、本地亚当、金敖分等各具特色的无花果优良品种,并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目前的60亩。

无花果的品质上去了,但梁大建心头却有块“大石头”一直未落地。由于不懂市场经营,加上无花果保存期短,梁大建品质上乘的无花果只能以每千克八九元的价格卖出,年基地的无花果一度还出现了滞销的情况。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南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农广校送来了“及时雨”,邀请他参加新职农培训,经过培训梁大建结识了一批优秀的新农人,学到了新的经营理念,并且了解到无花果干市场前景广阔。回来后他坚定信心,决定将无花果的深加工做起来,提升无花果的附加值。

年11月,梁大建成立了重庆金玉良园农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金玉良园”商标,主要从事无花果的生产、销售、加工、贮藏等工作。随后,梁大建又购买了烘干机,一边自己摸索无花果干加工技术,一边向同行请教,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掌握了无花果干加工技术。

目前,梁大建的无花果干和无花果一样受欢迎,每千克无花果干的零售价在元左右。同时,为了增加销售渠道,他推出了同城配送的服务方式,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