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百亿富豪袁征的逆袭人生

来源:堂鼓 时间:2022/11/1
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有一个山东小伙子就是这样,他和中学就相识的初恋女友,分隔于两地大学。

每次见面,都要坐上10个多小时的火车。

这种想见而不能见的痛苦,让他开始琢磨:

“那时我十八九岁,一年只能见她两次。

我就想,如果将来有一种设备,能让我按一下按钮就能看到她,并和她说话,那多棒。”

这个痴情且善于思考的小伙子,就是袁征。当年那个想见的恋人,如今已成为他的妻子。

(袁征与妻子)

而这并不只是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有韧劲的袁征,不断想办法解决他思考的问题:

怎么造一个相隔千里,也能见到、听到对方的设备。

说干就干,袁征远赴美国、从码农做起,一步步干到工程师、经理、总裁。

然后在41岁“高龄”辞职创业,成立视频软件公司。

仅10年时间,如今51岁的袁征,以亿美元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位。

这个初到美国,连英语都不会说的程序员,是怎么在异国他乡,一步步实现人生逆袭的呢?

年4月,袁征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亿美元。

当被问到此刻最想和谁共进午餐时,他回答:

“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进步,我都最想和父亲分享喜讯。”

由此可见,父亲对袁征的重要性。

年,袁征出生于山东泰安,父亲是矿业工程师。

从小受其影响,袁征高考填志愿时,报的是山东科技大学。

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矿业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

如果没有女朋友的“启发”,袁征也许会继承衣钵,跟父亲一样,安安分分做个工程师。

硕士结业后,袁征留在山东一家公司上班。

年,比尔·盖茨到日本演讲,阐述“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兴科技理念:

未来,如果你的孩子需要零花钱,你可以从电脑钱包里给他转账5美元;

当你的照相机遗失或被窃,它会自动发回信息,告诉你它所在的位置;

在观看电影《飘》时,可以用你的脸替换斯嘉丽的面孔,体验一把做明星的感觉……

听众大为震撼,不敢相信盖茨口中的这些“幻想”,会有实现的那天。

而被派往日本出差的袁征,此时也坐在台下。

除了深受触动外,他还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很强大,并且在美国很流行。

但中国还没什么人懂,我打开浏览器看到很多东西。

我相信互联网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浪潮。”

亲证为实,行动力超强的袁征,决定去美国看看。

但说得轻巧,九十年代的大环境下,出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况且袁征连英语都还讲不利索。

但是他一点不怵,想好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只要美国没有永久拒绝我,我就会一直申请签证。”

此后两年多时间,袁征经过8次被拒签,依旧“不屈不挠”,终于在第9次拿到签证。

年,27岁的袁征,如愿踏上了美国科技胜地硅谷。

他豪气云天地说:“人生是单行道,不能往回走,过了20岁,就永远没有20岁。

所以从小就要清楚这个道理,早早找到自己的梦想和激情,不要受他人影响。”

袁征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寄住在别人家,边端盘子,边找就业机会。

日子过得窘迫艰苦,但他始终没想过打退堂鼓:

“我不会说英语,但我会编码。”

在袁征不放弃的四处求职下,他终于遇到了贵人:朱敏。

年出生的朱敏,被称为“硅谷第一代华人创业典范”,先后在IBM、普华永道等顶级公司担任要职。

年,朱敏与一位印度商人合资创办网讯公司,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

袁征就在此时,被收入麾下,成为十几名初创程序员之一。

没有家族背景,技术也不算顶尖,英语还说不好。

袁征只有埋头苦干,潜心敲代码,专注产品。

想要在人才济济的硅谷生存下去,袁征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

“我的竞争对手每天工作8小时,那我可以工作10个小时。

我很偏执,努力工作刻在我的基因里,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好起来。”

凭着这股拼劲,袁征很快脱颖而出,参与到最前沿的视频会议平台的开发。

十年间,袁征一路高升,从默默无闻的码农,做到工程师,再到副总裁,负责手下多名员工。

从技术员到管理层,何止跨专业这么简单,袁征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他很爱看书,认为读书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你读,你就要想,读书让你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第二是有助于你找到解决方法,当你遇到问题,书可以给你提供更多选项。”

因此,好学的袁征,抽空考取了斯坦福MBA学位。

英语这个难关,袁征也顺利攻下。

他身边人笑称:果然没有什么语言,是程序员学不会的。

年,网讯被思科公司以32亿美元高价收购,袁征也随之迁移“阵地”,继续被委以重用,升职加薪,顺风顺水。

并且他不再满足于做只有签证的客居者,而是改头换面拿了美国国籍。

四年时间,袁征在新公司担当大任,带领团队开发新业务,把精尖人员从10位培养到位,研发出11项专利,将利润从0做到8亿多美元。

同事们都对他称赞有加:“袁征要求高,具有技术天赋,是最棒的产品人之一,跟消费者沟通也游刃有余。”

41岁的袁征,身居高位,事业有成,和初恋女友育有三个子女,拥有一切成功人士的标配。

然而,他不快乐:“我往回看,问自己,那是我的梦想吗?

不是。

在大公司想做很多事情,做不到;

很多想法,无法实现。”

袁征决定辞职,自己开发一款视频通话软件。

虽然袁征人缘不错,但几乎没有人看好他的选择。

因为当时行业内,已有众多巨头镇守,整个视频系统市场趋于饱和,已经杀成一片红海。

但袁征可不是单为了自由、冲动辞职,他有着详尽的调查和清醒的思考。

有一次,作为公司程序项目的主管,袁征例行跟踪产品使用情况,注意到许多客户对软件并不满意,微词颇多。

袁征收集了解用户反馈后,给公司提过各种意见和方案,希望修正改善,但都没有被采纳。

因为投入研发需要不少成本,已经是行业佼佼者的思科,不想兴师动众,觉得就这么“吃老本”挺好。

袁征因此非常沮丧:“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我都不想去办公室。

因为每天跟客户打交道,他们天天给你讲它的痛点,你又改变不了。”

但奇怪的是,客户一边不断抱怨,一边却又在继续使用。这说明什么呢?

袁征的分析结论是:说明市场潜力还很大,需要可替代品。

已有十多年行业经验的袁征,信心满满:

“就和开餐馆一样,如果餐馆的服务或质量不够好的话,你就知道,你开一个更好的餐馆,用公平的价格,做好吃的菜,就可以存活下来。”

所以哪怕客户“名花有主”,但只要不满意,就有机会。

创业的种子,早早就在袁征心里扎下,并且审时度势,精准把握需求。

年,袁征白手起家,另立门户。

虽然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不代表没人支持。

还记得袁征的第一份工作吗?

除了贵人朱敏外,当时网讯另一位印度合伙人苏步拉伊亚。

基于信任,在此时给了袁征最实际的支持:拿出万美元作为天使投资。

苏步拉伊亚肯定地说:“如果他告诉我,他要送一个人去火星,我也会投钱进去。

他很真诚,真诚得有些天真。”

纯粹简单,是许多人对袁征性格的共同评价。

这笔钱,让袁征能够心无旁骛,有足够的时间打磨好第一款产品,进军市场。

与此同时,前老板思科的一位负责人舒曼,也充分相信袁征的实力,慷慨解囊25万美元给他,作为启动资金。

8年后,公司上市,袁征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舒曼凭借此时的眼光和信任,获得倍回报。

有了钱,做技术公司,最重要的还要有人。

与其舍近求远,不如近水楼台。

袁征说服身边40来个工程师,跟他跳出来一起干,就这么轻而易举把人才问题解决了。

之后,袁征取经于第一任老板的用人策略,大量招聘国内工程师,工作努力还“要价”不高,很适合新公司的发展实情。

内部结构调整妥当,接下来就是服务好“上帝”。

当时各大视频会议软件的主要服务对象,都是面向公司。

袁征想要突出重围,就不能跟他们硬刚。

于是,他走“曲线救国”路线,先从个人用户入手,免费提供40分钟以内的会议服务。

而且相较于其他巨头软件,袁征设计的操作异常简单,只需下载后,进入界面,按下按钮,一切搞定。

这样,越来越多的个体用得好了,就会推荐给其他人,从小团体逐步过渡到大企业。

他坚定地认为:“我不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