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梁姐说,一个同事压力太大了,可能是因为刚休完产假回来,就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本来之前老板对她就有点意见,由于她工作不认真的缘故,把手里积累了好多年的材料给丢了,所以老板对她就格外严厉些,说了一些伤人的话。
这个同事有些撑不住了,在梁姐面前哭了几次了,有点想要打退堂鼓的意思。
其实这种事情在工作中挺常见的,毕竟工作中难免会出错的,出错了又难免会被上级劈头盖脸的说一通。
为了增强我们的抗压能力,于是梁姐就买了几本《钝感力》,让我们都读一读,说对我们有一定的好处。
梁姐说她特别理解那个同事,因为她就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确切的说梁姐跟着老板那时候,老板要比现在脾气大的多的多了,现在跟那时候比简直就是小毛毛雨的程度。
她劝那个想要打退堂鼓的同事说,如果你这个时候离开了,那你就是变相的承认了你的无能,你非但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还让人抓住你的把柄,嘲笑你的无能,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这一次是逃跑了,那么下一次呢,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还是选择逃跑吗?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挺住才对,越是要证明自己,不光是给别人看,也是让自己问心无愧。
今天读了一下这本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看书名,顾名思义,钝感就是迟钝的感觉。
一说起“迟钝”,一般都是贬义词,没见过用“迟钝”夸人的,它确实也是一个贬义词,可是在渡边淳一的《钝感力》里,精神上的迟钝,却是一个褒义的词。
这个迟钝的力量就是钝感力,而这个钝感力是一个才能,就像渡边淳一说的:
顿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他所说的顿感力是人们对外界的一些对自身不友好因素的一个反应灵敏与否的能力。
就像他举的那个例子一样,有些人的皮肤很敏感,被蚊子叮一下就会起个大包,甚至会红肿,而有些人拍一拍就没事了,也不会觉得很痒去挠。
这两种情况下,你想要哪一种皮肤呢?相信大多数人这个时候是不喜欢敏感肌的吧,还是感觉迟钝的皮肤看上去更健康一点。
这个时候迟钝就成了一种好的评价了。
当然钝感力并不是指这个,钝感力指的是我们面对批评,谩骂甚至是一些挫折磨难,都有一种风轻云淡的态度,并不会因为这些就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毫不退缩,甚至越挫越勇。
这是钝感力的精髓。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挺钝感的,可是在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我还是在敏感的那一方。
我记得我刚来公司那会,因为有一次做错了事,被领导骂,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说我,我觉得特别的受挫。因为心里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错,又或者是我刚来不久,并没有人要告诉我该怎么做,所以即便是我做错了,也不该这样说我,毕竟并不全是我的责任。
可是老板哪里会管别人是不是教过你该怎么做,你没有做好工作,这就是结果。所以不管过程如何,不管你为了改变这个结果做了多少努力,都已经不重要了。结果已然如此,所以活该你被骂。
可那个时候的我是不甘心的,所以回到宿舍情绪低落,一直沉浸在这不好的情绪里,甚至连饭都没吃。
一部分是觉得自己是挺没用的,这点工作都没做好,另一部分是因为被老板当着这么多人骂,感觉挺丢脸的。
可是第二天我还是去上班了,可能我还是有一点钝感力的。也许有人会比我更加敏感,被老板骂了以后就这样消沉,不想去上班甚至想要辞职。
经过一晚上的调整,我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来上班,而且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昨天搞砸的事情有没有被解决。
这就是我自己的一点点顿感带给我的力量吧。
让我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甚至是老板再骂我的时候,我都可以挺过去,这有啥!
我能做的不是沉浸在被他骂的情绪里不能自拔,而是思考他为什么骂我,我哪里做错了?如果真的是我做错了,那我又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该从这个错误当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争取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就是让我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出发。其实我们日常在工作中出错,还不足以用失败来形容,犯错是人之常情,犯了错被说也是常事,这就要看我们在意的点在哪里,如果你在意的不是被说的难堪,而是自己为什么被说,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改正,那你就真的发挥出了钝感的力量,你终会让说你的人刮目相看,在你的工作中发光。
其实有时候人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有多大才能,毕竟这个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太多太多了,可是真正成功的人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那些有才能却没有成功的人大概就是因为缺少了钝感力吧。
自身的才能让他们过于自信,自信又让他们变的敏感,所以一旦遇到挫折,敏感的他们就会无线放大挫折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从而就此消沉难以东山再起。
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变的稍微迟钝一点,别人说就说吧,我还是我,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固执己见,而是让我们在挫折里找到自己的不足,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改之,调整好心态,重新出发,迈向更高的台阶。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这种钝感力,只不过有些人的钝感力在慢慢的丧失。就像所有的人都携带癌细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癌症一样。这个比喻虽然不太好,当大概也就是这样子。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力量,只不过有些人的自信把钝感力打败了,让敏感占据了上风,也就无视了顿感的力量。
希望那些在工作中挣扎的人们,能够找回自己的钝感力,有时候做一个“迟钝”的人也挺好的。
你是一个“迟钝的人吗?初入职场的你在工作中犯过哪些错,又挨过哪些骂?现在的你回头看看那个时候的自己,是遗憾还是佩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