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岩部分村社小区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个人对于垃圾分类是举双手支持的,非常欣喜地看待垃圾分类的落地,这也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
但是呢,也传出一些声音,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有意见,觉得是运动式措施,且不切实际,对老百姓正常工作生活造成诸多困扰。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为啥就好事变坏事了呢?群众反馈意见最大的是定点定时问题。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点,一个小区才有限的几个,绝大多数分布在小区大门口,导致一些小区,特别是大型小区里住得远的居民,送个垃圾要来回走一公里多路程花十几分钟。定时,现在规定每天早上六点到九点及晚上五点到八点投放,其他时间禁止投放。但是呢,有部分群众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扔垃圾,导致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垃圾,只能偷偷地乱扔乱抛。
对于以上这两个问题,我觉得处理起来应该还不难。比如,路远,可以在适当位置加设投放站。当然,人人都为自己考虑,太远了不痛快,放在自己楼下肯定又不愿意,选址永远是一件扯皮的事,需要多方协调各作让步。还有投放时间,规定投放时间是便于及时清运,如果时间不统一,就造成垃圾的滞留影响周边环境。对于实在没法在规定时间内投放垃圾的,是否可以由物业帮忙代扔垃圾呢?或者专设一个24小时可投放的垃圾分类点呢?方便群众投放。
当然,除了定点定时的问题外,还有垃圾归类等问题,也是很多群众关心的对垃圾分类处理意见。
千百年的习俗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所以垃圾分类在实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正如一些人说的,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会出现各种声音,各种问题。我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就是了。而不是一味的说我学不会我做不到,不能因噎废食,打退堂鼓。就像是做饭,不能因为米被蛀了,缸里水没了,灶火烧不旺,我就不做饭了,不吃饭了,而是要正视困难,解决问题,最后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
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更利全人类全生物圈的好事。垃圾分类不应该成为阻拦我们的障碍,而应该是加强宣传形成全民的环保意识。
想一想深山老林,大洋深处,都是垃圾的影子。太平洋上漂浮的垃圾岛,足足有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面积,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形成了挥之不去的太平洋上的垃圾场。这些垃圾中的废弃物被鱼、海龟等海洋动物吞食之后产生大量的毒素,最终经由海洋生物、鸟类的身体进入到人类食物链中。再看看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因为误食垃圾导致夭折的比比皆是。说一说眼前的,黄岩莲尖坪临海括苍山的山坡上,温岭石塘的海岸边,眼见之处也皆是垃圾。特别是塑料垃圾,降减需要数百年的时光。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地球生态,我们现在付出一点点小小的时间,贡献一点点的不便算不了什么的?只有分类投放,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及专业分类处理,才能减少排放减少污染。为我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为我们以前垃圾不分类,那些不能燃烧的厨余等垃圾导致黄岩热电厂的垃圾发电燃点过低,能量输出大减,导致发电能力大幅减弱,也产生过多的剩渣灰。而黄岩的填埋场又因为混太多可燃垃圾,导致填埋场空间浪费很大,很快处于地方不够用的状况。所以,从源头做起,分类垃圾,让这两种垃圾处理方式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年开始上海就率先试行了的垃圾分类。浙江省内,我也老早看到金华实行了垃圾分类,金华的很多农村都铺点展开了。我们隔壁的椒江垃圾分类也早已启动。他们都能落实,我们黄岩肯定也能克服困难,搞好垃圾分类的行动。
说实话我们现在的垃圾分类还处于初步阶段,并不算严格,现在我们所遇到的这点小问题都不算问题。看过《蜡笔小新》就知道在我们隔壁国家的垃圾分类更为苛刻。比如垃圾站都很远,要走许多路。所有垃圾必须要完全包裹,不能暴露,才能投放。很多垃圾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一星期扔一次,错过就要等下一星期。甚至,纸巾盒上开口处的塑料封膜都要和纸巾盒分开归类投放,如果不分类,会被处罚并退回垃圾重分。所以,是不是我们幸福多了呢!
现在我们的垃圾分类更多的是让大家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