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化高深莫测,源远流长,为了便于学习,产生了很多寓教于乐的游戏,其中一种传统游戏——中国象棋,可谓是家喻户晓,是中华军事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象棋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中国的国粹,已经走出国门,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起中国象棋,经常有人拿国际象棋相比较,和国际象棋不同的是,中国象棋“相帅”不能面对面,这是什么原因?
象棋
中国象棋的起源
中国象棋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是神农氏时代,那时候已经有了车、马、将、士、卒、炮的描述。还有起源于黄帝时代,起源于战国时代,起源于北周武帝时代等各种说法。
还有人说象棋是韩信发明的,韩信因为被诬告谋反,被吕后投入监狱,被杀的前几天,一个狱卒非常崇拜韩信,认为他一死,他的军事智慧就失传了,非常可惜,于是希望韩信把毕生所学写出来。
韩信也觉得有道理,不过已经没有时间了,于是模拟楚汉战争,进行排兵布阵,规定了象棋棋子的布列、棋子的行走路线和作用,发明了象棋。
韩信
其实,和其他文化一样,中国象棋一定是先有雏形,随后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今天的中国象棋,而每一个传说都说明有人对象棋的规则做出了贡献,才形成的关联。
虽然韩信发明象棋的说法不一定是真的,可是中国象棋里面有很多楚汉的元素,说明在那个时代有人对对象棋规则进行了完善,或者是后世的人们利用了楚汉相争的元素,象棋才变成今天的样子。
象棋
中国象棋,为什么叫象棋
在象棋中,除了主帅外,还有“车”、“马”、“象”、“士”、“炮”、“兵”等棋子,然而象棋为什么以象棋命名?其实象棋中的“象”并不代表具体的形象,是象征的的意思。
首先,象棋中的所有棋子的名字不拘泥于时代的局限,这些名字进行高度抽象,几乎上升到哲学高度,这样无论到了什么时代,象棋规则都有其合理性。
即使到了今天,这些棋子的名字内涵经过了无数改变,中国象棋仍然独树一帜,具有跨越时代的魅力。
围棋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体现,每个棋子都没有任何意义,一旦落子就不能行动,而且随着战局的发展,这个子的作用是大还是小,要看布局和实战的发展。
象棋
象棋则不然,中国象棋每一个子都有具体的名字和分工,有固定位置和特定的前进路线。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体现。相当于天下已定,一个国家的军事部署,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获胜规则是让对方的王也就是将或者帅无路可走,就是赢了。而且也体现出《孙子兵法》的理念,很多高手可以在不吃一子的情况下,将死对手,这个动作叫“将军”,就是马上要吃对方的将或者帅,对方必须应对。
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这一点非常像真正的军事对垒,双方调兵遣将,拼的是各兵种的协调运用,车马炮属于战斗部队,可以协同作战,可以长驱直入。
《孙子兵法》
不过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司令部,也就是将或者帅,无论前方取得多么大的成绩,一旦将帅无路可走就前功尽弃。
尤其是中国象棋的将帅和仕行动范围有限,他们都不出宫,相当于三军统帅的活动特点,他们只是在司令部发号施令,不会参与具体战斗。在实际的战斗中如果司令部也要参战,那就说明部队打光了,全军覆没了。
作为将帅的参谋——仕,始终走斜线,象棋术语叫支仕,仕相当于谋士,只能提建议不能做决策,所以叫支仕。为了保护将帅的安全,关键时刻仕必须牺牲自己。
象棋
“相帅”不能见面,来源于刘邦与项羽的故事
象棋上的楚河汉界就是楚汉相争的故事,也就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秦始皇去世后,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天下英雄纷纷起来造反。
农民起义军由于经验不足被打败,残余势力被各地军阀瓜分,到最后,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这就是刘邦与项羽。
汉高祖二年(前年),刘邦与项羽展开激战。项羽英勇无敌,刘邦被打的溃不成军,后来刘邦重整旗鼓,继续和项羽战斗。
双方在荥阳形成对峙,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楚、汉军队中间隔着广武涧,当时俗称鸿沟,双方在这里进行了很多场战役,可是在排兵布阵方面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占到便宜,也无法扩大战果,后来产生一个成语,叫判若鸿沟。
刘邦
比喻事物界限非常明显。面对鸿沟,双方都没什么好办法,彼此都想打退堂鼓,因此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就变成了“楚河汉界”,这也是象棋的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楚河汉界的产生未必是这个原因,可是“楚河汉界”说的的确是楚汉的事。 项羽和刘邦斗争多年,刘邦一直处于劣势。不过刘邦一直避其锋芒,养精蓄锐。项羽一时也奈无法消灭刘邦。
看着战争如此残酷,伤亡巨大,广大人民不能正常的生活,项羽比较急躁,就约刘邦,他说,为了不让那些无辜的人免遭战争的残害,他建议和刘邦单挑,谁赢了天下就归谁。
刘邦剧照
项羽的建议,体现出项羽的智慧不足,这就是匹夫之勇,刘邦当然不同意自己上阵。因为项羽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刘邦不会武功,根本不是对手。
可是刘邦善于“将将”,也就是善于管理那些能征善战的武将,他认为单挑没问题,他的条件是让他手下的将军们和项羽决斗,他兵多将广,反正自己不上。于是两人没谈妥。这是第一次,双方老大见面,不欢而散。
项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认为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现在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军事集团,刘邦根本无法和自己对抗。
于是非常自信的和刘邦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也就是说谁先攻入秦国首都咸阳谁就是老大,另外一个人必须放下武器,战争就结束了,这个提议得到了刘邦的认可,双方于是秣马厉兵,进攻咸阳。
项羽
可是事与愿违,项羽过于高调,秦国的残余势力见到他如临大敌,为了自保,大家集中优势兵力对付他,因此项羽的军队遇到的都是强敌,都是拼命的抵抗,因此他处处掣肘。
刘邦一直比较低调,而且将军谋士众多,打仗很有章法,关键是他选择的进攻路线很巧妙的避开了强敌,没有遇到比较像样的抵抗,于是很快就攻占了咸阳,灭亡了秦朝。按照约定,刘邦应该成为老大。
不过这个时候项羽开始耍流氓了,不承认先前的约定,居然亲自率领大军找刘邦算账,要求刘邦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趟,刘邦自知现在还不是和项羽摊牌的时候,就特别配合项羽的工作,并且按照要求参加了鸿门宴。
刘邦剧照
本来项羽摆下鸿门宴就是为了杀掉刘邦,以绝后患,不过关键时刻,项羽又出了昏招,居然放跑了刘邦。这是第二次,双方老大终于见面,刘邦差点丧命。
从鸿门宴逃生之后不久,刘邦开始了对项羽的反攻,在荥阳的一次战役中,刘邦罕见的和项羽又一次面对面了,虽然单挑打不过项羽,可是他骂人是强项,项羽被骂的火冒三丈,于是就让手下放箭,刘邦骂的正来劲结果被射中,差点一命呜呼。
不过刘邦为了稳定军心,只是说自己被射中小腿。如果这时候项羽杀过来,刘邦必然难逃一死。由于相距很远,项羽没有看见射中什么位置,因此并没有进攻,刘邦又逃过一劫。
刘邦剧照
从此刘邦吸取教训,更加小心谨慎,再也不敢和项羽面对面。后来刘邦励精图治,幸运的天平开始向刘邦倾斜,于是开始了他的高光时刻,他的军队一改颓势,势如破竹,大败项羽,项羽自刎乌江,刘邦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些事就变成了广为人知的典故,进而影响了很多领域,尤其是中国棋盘,产生了一个新规则,将与帅不能面对面。原因就是源于刘邦还项羽几次见面都差点丢了性命,当然,这只是传说,可见楚汉之争对象棋的影响。
象棋分两种颜色,黑色和红色。分别代表项羽和刘邦,刘邦称自己为赤帝之子,喜欢红色,红色一方代表刘邦。项羽喜欢黑色,黑色一方代表项羽。那么,象棋摆好后谁先走呢?这也和项羽刘邦做的一个约定有关。
象棋
项羽和刘邦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是赢家,最后刘邦机缘巧合先进入关中,灭了秦国,刘邦赢得了胜利,所以中国象棋的规则是红先黑后,红棋要先行。
象棋发展到今天,棋子的颜色也有一些变化,有的棋子是绿色,可是红色一直没有改变,以红色为基础,无论对手是什么颜色,规则始终不变,都是红棋要先行。
参考文献
《史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