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专访陈思桦梦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具体的

来源:堂鼓 时间:2024/9/22

陈思桦

曾就读台北市敦化国小音乐班,仁爱国中音乐班,中正高中音乐班,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后于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毕业以及就读曼哈顿音乐学院OrchestralProgram。曾师从Prof.MasumiPerRostad,Prof.KarenDreyfus,Prof.ShmuelKatz,張曼琴老師,黃瑞儀老師,趙怡雯老師,何君恆老師,顏君玲老師,曾以允老師,陳永清老師,並接受王紹武,MsAsdisValdimarsdottir,Prof.Silverthorne,藍漢成,陳則言,沈西蒂,MatthewDaline,黃鴻偉,今井信子,磯村和秀,MaximRysanov,蘇貞,王昌海,黃心芸,TakacsQuartet,LondonHaydnQuartet,JuilliardQuartet等大师指导。荣幸借用奇美博物馆收藏之CarlBacker,中提琴。

陈思桦多次荣获台湾学生音乐比赛奖项音樂比賽獎項,也参与多次国际音乐营,并接受PyeongChangMusicFestivalSchoo音乐营奖学金,杨秀桃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伊斯曼FrankS.CunkleScholarship与JohnandDorisBargEndowedScholarship奖学金,以及曼哈顿学院全额奖学金。大学期间代表学校于年与上海音乐学院与北德易北爱乐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演出,年与学校乐团于韩国演出,并担任国家交响乐团协演人员。现任纽约州

SyracuseSymphoria

中提琴副首席。

朝音专访

1.接触中提琴的机缘?

我8岁时看到小学弦乐团的演出,当时就觉得演奏乐器既精彩又好玩,就主动要求要学一门乐器。一开始就学中提琴是因为我的手比一般小朋友要大一些,但是现在看来,中提琴其实也是最适合我的乐器,她的音色、性格都符合我的审美。一路学上来,不乏有时感到很累,压力很大,很想打退堂鼓,(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每每看到乐团演出,还是会有所向往。所以在成长的路上,找到自己的热爱还是很重要且幸运的事。

2.你最喜欢的演奏类型以及未来计划?

我从初中就开始计划出去念书,高中的时候机缘巧合知道杨秀桃。因为这所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且师资雄厚,机遇也很多,于我而言既是吸收养分之所,也是去美国留学的跳板。

因为我在台湾的老师都是乐团首席,在新加坡的主课老师也是新加坡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我个人对交响乐团就特别有亲切感。加之每次看音乐会都觉得非常震撼,相对于独奏,或者重奏,交响乐团的音响效果更丰富,更磅礴,所以我之后也想加入交响乐团来更沉浸感受乐团生活。

于Syracuse,与Symphoria演出popconcert

3.杨秀桃音乐学院于伊斯曼音乐学院的异同?

这两所学院的确有同有异。在伊斯曼亚洲学生少了很多,生活环境与教学环境都挺独具一格的。两所学院教学系统相似度较高,培养人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来说:

杨秀桃比较注重思考模式:身为音乐家,你需要如何与时代接轨,如何规划自己(与自己对话,如何表达自己)。我当时年纪小,比较迷茫。学校帮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且帮助性很大的。

伊斯曼比较传统,但又很注重newmusic(新音乐)。美国本身就是文化大融合,带给我的更多是人性方面的思考(怎么样看待别人),学会多元思考,多样包容的看待同一件事。

于杨秀桃音乐学院演出NewMusic

4.在纽约有哪些经历?

纽约是艺术气息凝聚数一数二的地方,但最印象深刻的经历还是我的考团"血泪史"。

在这里也可以给朝音的读者一些小建议:

(1)提交履历(履历一定要写全,写好才能受邀参加考试。

(2)拿到曲目之后开始疯狂练琴。每个乐团风格都不一样,需要上网做功课。

(其实疫情帮了我很多忙,让我得以通过朋友介绍在我想考的乐团中担任free-lancer(客席演奏员),因为乐团的负责人没法到外面去面试,所以直接与我签了一年的合同。

(3)平常心很重要,临场反应需要自信且灵活。

(我考了三四次不同的乐团,很考验心智。不仅要练好琴,也要好好安排行程。基本上总共三轮,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因为你只有5分钟,只有你准备的足够充分,才能发挥很好。)

(4)在不同的曲目之间,想好你要的节奏,速度。呼吸好,准备好,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不要想能不能过,而去想如何表达音乐,如何传递你对音乐的理解。

于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疫情期间演出FaurepianoquartetinCminor.

5.你其他的兴趣爱好?

除了练琴,我还很喜欢画画,水彩画,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月借一、两本书来看:历史、人文、心理。你得先理解人,才能真正表达音乐。音乐,是人的音乐。

生活中需要的东西/技能很多,但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艺术上,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我觉得学会生活还是很重要的,去体验其他的事。

(来源:朝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