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人来说,这个五一都是有些特别的,头一次长达5天,疫情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是继续宅在家里,还是应该趁此机会走出去走走?五一之前就成了网络最热议的话题。
我也有些担心,如果出去旅行,会不会因为人多而有风险?但一共5天假,要是天天在家呆着,不带着家人出去转转,也觉得挺可惜的。
回顾了一下自3月以来的经历:3月初在海南,带着儿子先后去过兴隆热带植物园、大花角、沙美村、大花角、白石岭、山钦湾等多处景点;3月27日回来到杭州,和几个家长带着孩子们去了一趟胥岭,呆了一周;4月27日去了临安3天;杭州市内的大成山、胡家岭、大雄山、文二西路河滨公园也打卡数次。
再看疫情的报告:国内已经很长时间只有零星的或极少数局部地方聚集性新增病例,而且基本都跟国外输入有关,但是国家已经采取了严格的海关监管措施,入境的旅客一律实行14天隔离,虽然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整个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做到了可防可控,大面积爆发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不必再因为疫情而却步了,但也没刻意进行提前规划,打算就在杭州附近转转。以下便是这个五一假期的安排,现梳理如下。
两次出行、两次家庭聚会、一天在家
5月1日:假期的第一天,参加了孩子家长们的葫芦娃群组织的绿景堂生态农庄摘野草莓活动。
这个活动是放假前4天乐乐妈妈提出来的,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在群里接龙,很快就有8家报名,最后一共大大小小报了28个人,看来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近段时间出门的比较少,很多人都想在五一出门放松一下了。
早上孩子起得有点晚,哩哩啦啦11:00从家里出发,1个多小时就到了绿景堂,这个地方已经是我们第三次来摘野草莓了,在余杭区径山镇绿景村,正如其名,这里确实非常绿,景也很美;一个爸爸说:“这里真不错,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除了村口有几栋房子在盖,农庄里面看不到多少人为建筑,充满了原始、古朴。村内有个湖泊,走过一段土路,绕过一座小山脚,两边的树突然变得格外茂盛,还突然出现几间茅草屋。
进大门时要求我们出示了健康码,量了每个人的体温。停车场一下车就看到了两树刺莓,有的已经红了,摘了几棵尝了尝,有儿时老家的味道。
我们和holiday他们是同时到的,holiday是嘟嘟幼儿园小班的同学,她上了一学期就转学了,她俩一直比较好,时不时还约着一起玩;holiday又有了一个妹妹,刚四个多月,这次也来了,是参加这次聚会活动的最小成员。
尝完刺莓就来到餐厅,其他的家庭成员都到齐了,场面很热闹;这里还有不少其它客人,很少有人带口罩,似乎都忘记了疫情的事儿,有说有笑,谁也不介意。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痛”吧。
午餐分三桌,小孩子坐一桌(他们的菜是从大人桌上拔过去的),女士坐一桌,男士坐一桌。我们这桌有人要说喝点酒,正好有个爸爸车里有茅台,除了两位爷爷和两个爸爸,其他人没喝;我没有酒量,多年前就不再饮酒,也就只能喝喝豆浆了,豆浆是绿景堂农庄自已现磨的,还有用锡箔纸包起来的烤红薯,也有一些野菜,据说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味道都还不错。
大家边吃边聊,天南海北,跟以往一样,聊的最多的还是那些跟我们老百姓不沾边但似乎又很要紧的“国家大事”,免不了也扯了一下美国跟中国关于病毒吵架的事儿,还议论了幼儿园开学的问题。但不记得最后大家都说了些什么话了。
有位爸爸说了一句:“美国死了这么多老年人,养老金省了一大笔”。当时没有人接茬儿,我当时一愣,也就记住了这一句话。
热热闹闹的吃过午饭,乐乐妈妈跑过来叫我:“嘟嘟爸爸,带他们去杨梅山那边找野草莓吧,老板说那边有很多很多!”。
可是我压根儿就没去过杨梅山,也没听说过杨梅山啊,大家知道我爱到处串,去哪儿都以为我认路,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也是蒙的,只是我方向感还好,蒙对的时候还真不少;更重要的是大多路都是相通的,走哪条路其实都有不错的风景,而且总能到达终点,他们就以为我是个“问山狐”。
这次我没有走前面,乐乐妈妈在前面按老板说的方向走,经过开车进来时看到的那个湖泊,往右手边走不远,突然听见有人尖叫了:“哇,这里有很多野草莓”!,我抬头往山上一看,正是一片杨梅树。
大的、小的、老的、少的一股脑儿冲进一片草地,摘的不亦乐乎。
嘟嘟却无动于衷,蹲在地上,一颗也不去摘,我试着引导了他几次,但是他还是不肯去,我摘了一点,他吃了几颗就说不要了。我了解他的心思:早上起得有点晚,在来的路上也没看成动画片,以往放假白天他是可以看的,因此惦记着要早点回家看动画片。
儿子的心思不焉,我和他她妈就带着他先回家了。我跟他妈妈商量,以后白天还是不要看动画片了。
这次见到了很久没有见到同学timi,也见到了上一次一起去胥岭的同学tom。candy也有些日子没见面了;家长们也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午饭时聊的很开心。
5月2日:假期的第二天,在家里。
吃完早饭后妈妈带孩子练习拼音作业,刚教过的整体认读音节总是读错,后来妈妈很生气。
拼音我们小时候学了一学期,现在刚上了学而思7节课,已经教到了ao、ou、iu了,真的是速成啊。拼音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多读多背的东西,娃娃的记心也不差,又不马上面临考试,我想只要多给一点时间,早晚肯定也能会的。
妈妈很称职,BTA中的公司出了名的累,教孩子拼音搞了一个多钟头,弄完又赶紧带孩子到北广场去骑滑板。
下午在家里散漫的呆着,也很舒服。
5月3日:上午妈妈继续教孩子学拼音,我就用手机学习视频的剪辑。
下午跟孩子的同学NEMO他们一家约着来到了胡家岭村,这是一个月之内第三次来这里,因为大家都很喜欢这里,今天妈妈们在家休息。
这个村子离着我们的家很近,25分钟的车程;村里特别的安静,还没有太多的人知道这里,具说以前也有很多人户,但有嫌这里交通不便,大多就搬走了,现在还有10来户人家。
这里还有其它地方难得一见的大片草坪,村前、村后都是茶树梯田,登上茶园顶上,四周的山和脚下的村、远处的高楼尽收眼底,视野极为开阔。还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我们决定以后要经常来这里。
随着分享经济的到来,这里的宁静一定很快就会被打破,但愿随着游人和投资者的到来,不要急功近利的把她特有的淳朴气质弄的面目全非。
村里有唯一一家民俗—吴越流·帘青民俗,我们先到这里喝茶,老板很亲切,院子打理的很精致,领我们到二楼入座,给我们沏茶,还叫我们把一楼的空鼓搬上来让孩子们敲打,空鼓的声音还真美,我也对着谱子试着敲了一下《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可是敲不出完整的曲调。
临走的时候老板娘跟我们说这里的日落很美,叫我们以后天气好的时候带着夫人来,她帮着拍照。
茶喝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准备带娃去爬山了,首先进入一片茶园,没走多远就遇到一条蛇,听说把孩子们吓了一大跳,
我当时回车上拿水杯去了,等我回去时只见他们都往回走了,nemo爸爸告诉我他们已经打死了一条蛇。
可是后面的路比起茶园来难走多了,后面是丛林,很久没有人走了,满是杂草;说好了带孩子们来爬山,出门就遇到这样的事儿,是继续爬还是就此收工呢,最终我们决定还是继续往山上走,遇到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最大的孩子(上小学6年纪)坚决要打退堂鼓,他是NEMO的堂哥,怎么劝他都不肯再走了,跑回吴越流民俗了,正好当天他们带来了爷爷、奶奶还在那里。
我们每人拿着一跟棍子(打草惊蛇),大人走在前面,小孩走在后面。进入山林小心的走了一个多小时,nemo的弟弟刚开始总说怕再有毒蛇,想让他爸爸抱。
走到山顶就没路了,下山的路也没有了,以前我们是走回头路返回村里,但是山顶离着胡家岭村直线距离却很近,这次我们决定不走回头路,自己开路下山,我在前面朝着要下山的方向把杂草逐步分开,能踩的踩在脚下,也折断了一些小树枝,他们跟在我后面,大约15分钟就到村口了。
一钻出来,一个村民在地里干活儿,他很诧异,问我们怎么能从那里下来。他说以前也是有路下来的,而且路还挺大的,但后来没人走了,路也就消失了,他们正准备过些日子去把这个路重新开出来。想必他们也不会把它弄成石头台阶,我还是忍不住跟他说千万别砍树,只要能让人安全通行就可以了。
下山后回到民俗又喝了几口茶,我和NEMO爸爸爬到茶园山顶看日落,视野真开阔,他只夸这里太美了,说以后要来这里搭帐篷;看到不远处的茶山上还有弯弯曲曲的公路,商量着说一定要找机会去那边。
5月4日:上午在家闲适,下午去了老陈家烧烤。
嘟嘟幼儿园最要好的朋友乐乐的爸爸老陈,有一个很大的好房子,楼下两层,楼上一层,还有个阁楼,有自己的花园,他家来了一个老乡,是他同学,下午叫我们过去一起在他家院子里烧烤。当天还下着雨,很有意境。
我当主厨,他们烧烤食材准备的很充分,各种串都有,还有生吃的明虾,煮的青贝,给大家准备了椰子,边吃边喝着。
院子里有小孩玩沙子的地方,源源和可乐玩的都很投入,可乐弄的满身是沙;嘟嘟和他同学在屋里玩,他们两脚分开顺着门框往上爬,都能够着门顶了。
5月5日:再次去老陈家烧烤。
这次老陈邀请了孩儿同学群里的家长们,大大小小去了16个人,孩子们有的在地下室玩游戏,有的在院子里玩水和沙子。大人分两拔,爸爸们在院子里烧烤,我和Candy爸爸主厨,妈妈们在厨房里炒龙虾,用烤箱烤鸡翅和五花肉。
下午大家到地下娱乐室玩,我和Candy爸爸打了几局乒乓球和台球。
这个五一假期虽然没有出远门,但身心好似就是在旅行。美的风景常常就在人们的身边,不一定非要走得很远!
备注:文中的图片是今天去塘超小径湿地拍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