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匠心育人,礼赞芳华

来源:堂鼓 时间:2022/5/15

宝外首届班主任节系列活动之

“我眼中的班主任”?

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指引人生的方向,这其中一定有他们的光芒;如果有一种声音可以影响诸多人的思想,这其中一定有他们的嗓音。他们像一座灯塔,无论在黑夜的急风骤雨,还是在白昼的风和日丽,都始终屹立!他们就是教师群体中最特殊的一颗星星——班主任。

他们的光芒浸染着孩子的内心,宝龙外的每个班级都有数不尽的话想对班主任老师说,让我们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古语有云:“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班主任工作与“宏大叙事”截然相反,而是一次次叮嘱、一句句鼓励、一个个拥抱、一声声安慰,细小的事迹汇集成河流滚滚滔滔,让班主任永远在班级间忙忙碌碌,却寄托着他们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聆听、最仁爱的心灵。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捕捉到的班主任工作的精彩瞬间吧!

(向上滑动启阅)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我与小静同学的那些事儿

龙高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伍燕闽

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每每看到含苞欲放的花朵都忍不住驻足观看,让人不禁流连忘返。花开从来不是易事,需要经过园丁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等一系列辛苦的劳作,还要根据花的习性进行科学地培育才能换来精彩的绽放。作为祖国花朵的学生就如大千世界的花朵,性格各异,姿态万千。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文静内向,有的聪明伶俐,有的木讷迟缓。

教书近十载,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么几个需要特殊关照的学生,我称之为“慢生”,她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老师的心。国教育家卡罗尔说过:“学生没有好生、差生之分,只有快生、慢生之分,所有携手都可以达到某一学习程度,只不过每个学生所花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我的育人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静”人如其名,就是这样一位安静的慢生。

一、初识:抚平急躁

初识小静是年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脸黑黑的,眼睛圆圆的,说话声音小小的,流露着一丝胆怯和不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静各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有一次语文课堂听写,在一番复习后我听写了十个词,批改的时候我发现她居然只写了两个词,改到作业的我顿时火冒三丈,我明明复习了那么多遍,为什么还是这样的结果,而且这种情况已经屡次出现了。课间我拿着本子冲到教室指着作业对她说:“看看你上课都在干什么,讲了那么多遍还是不会,不知道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面对不少同学的围观,她的眼泪夺眶而出。看见她哭我更来气了,怒发冲冠地吼道:“你还哭,教了那么多遍都不会,我不委屈吗?”听到我的指责,小静越哭越伤心,居然冲出教室把自己反锁在厕所。任有凭谁去劝都不开门。无计可施的我只好打电话给她的父母求助。她的妈妈说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家也有时有发生,他们也无可奈何,还向我哭诉孩子每天都写作业到十一二点。她不是不会,就是天生慢性子,每天别人六七点钟能写完的作业她都磨洋工到深夜。事已至此,我只能蹲下身子跟她道歉:“小静对不起,老师不该当着大家的面吼你,你先出来,我们俩像朋友一样聊聊”

那个下午我和小静在操场走了一下午,她跟我诉说内心的委屈。她抽泣地说:“每次你的听写规则都是错一订三,对于我这样的学生是一种负担,无论我怎么用心,都跟不上你们的听写速度,干脆放弃了,学着也没意思。”小静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转变。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这个世界就有天生慢性子的人。我应该抚平内心的急躁,静静地等待,给他们的世界些许阳光。

二、磨合:扬长避短

陪小静渡过了相爱相杀的一年级,我也经常加班陪她重新听写字词,重来没有放弃的念头,尽量用一些有趣的方法调动她的积极性。转眼来到到了二年级,我发现上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小静同学开始爱看课外书了。有时候痴迷的像一个“书虫”,走到哪里都有她静静阅读的身影。通过阅读一些班主任管理的书籍,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慢生”应该采用扬长教育。

小静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秩序里做事。她的字虽然写得慢,但是写得特别好。于是我在教室外面的墙壁办起了书法展,她的作品也屡屡上榜,看着她腼腆地拉着好友欣赏书法展的背影,我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随着她爱看书习惯的养成,渐渐地我发现在课堂上偶尔也会听见她充满智慧的回答。尽管她还是很少举手发言,但是一般这样的孩子举手,我都会给机会展示。而且我发现小静虽然文静内向,却有一颗火热的心,我经常会让她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也乐此不疲。虽然她还是会因为写不完试卷而掩面哭泣,但是我总是会鼓励她:“孩子,慢慢来,我们尽力了就好,你的努力我都看得见。”三、相知:感受成功

三年级上学期的运动会,小静居然主动报了女子米长跑,当我帮她把名字写上去的那一刻,我有点担心她能不能坚持。运动会开始了,上场前我对她各种鼓励,又是拿巧克力又是拿水给她。当起点的枪声打响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只见小静经过我们班大本营时,全班同学齐声高喊道:“小静加油,小静加油!”我担心小静坚持不住,在中途陪着跑了一段,一边跑一边喊:“小静加油,你是最棒的!”我看见她冲我转头笑了一下,接着发力向前冲。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静取得了校级运动会三年级女子第四名的好成绩!我在终点抱住了她,我们俩喜极而泣。当天晚上我给小静妈妈打电话告诉了她这个喜讯,小静妈妈说:“从报名一个多月以来,小静每天都坚持下楼跑步,风雨无阻,她说要为云霄班争光。”班会课上我把小静的事迹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打那以后,我感觉小静在班级自信了许多。

四、新生:扬帆远航

小静还是个喜欢踢足球的女孩,为此他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社团,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放学后都需要花一个半小时训练,有时候打比赛周末也需要集训。为此她的妈妈很苦恼,多次跟我沟通说严重耽误孩子学习,本来孩子写作业就慢,现在学得更辛苦了,让我劝劝小静。我跟妈妈表达要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选择,相信足球这项磨练意志力的运动可以促进他的学习,我们得看的长远。转眼来到三年级末,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宝龙外一年一度的足球赛拉开了帷幕。在队长小静的带领下云霄班由上半场落后1分的情况下,凭借顽强的毅力奋勇进攻,最终3:1反超赢得了比赛。孩子们欢呼雀跃,如花的笑脸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分享着胜利的喜悦!而这其中,小静就进了2个球。她也一度成为班级的球星,被足球老师选为龙岗区足球队的一员。三年的时间,我看到了一个自卑胆怯的女孩在我们的鼓励与肯定下慢慢变成了一个自信阳光的女孩,这便是新生!未来的日子还长,我相信她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撑起一片蓝天。

这个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该如园丁一般科学培育每一朵花,尊重他们的差异,多一份宁静与淡然,多一丝鼓励与肯定。我坚信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能让我们的每一朵花去迎接属于他们的春天!

(向上滑动启阅)

用心守护,静待花开:

——我的育人故事

龙高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马斯婷

(一)

做一个守护者,静待花开——

我常这样提醒自己。

因为我知道,就像没有一只幼虫不想拥有美丽的翅膀一样,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梦想或许很离奇,或许很幼稚,但无一例外,每个孩子都有梦想。

而我们能做的,不是去试图探究它、分析它,更不是去妄图肢解它、摧毁它——而是守护它。

只要守护它。

(二)

敏感、叛逆、青春期——这三个词似乎已经成为所有初中阶段学生的标签。这种标签来自于老师,来自于社会,更来自家长。确然,在这个荷尔蒙急速飙升的阶段、在这个大脑机能飞速健全的阶段,“不再听话”成为了孩子们的专属特征。所以,似乎一切都能因此被解释清楚:那些看起来无比荒谬的思考,那些看起来不着边际的回答,那些看起来缺少理性的行为……都是因为“不再听话”。

常有家长和我抱怨,曾经紧跟在妈妈爸爸脚跟后的、完美无缺的小公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言不合就摔门、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的陌生人;曾经温暖贴心、时常向爸爸妈妈示爱的小棉袄不见了,出现在父母面前的,成了一个永远一声不吭、每日沉迷于游戏的陌生人。

“陌生人”,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词啊,然而,这就是当下大部分家长的心声。

殊不知,那些摔紧的门背后,可能有一双哭红了的眼睛;那些闪烁的游戏屏幕下,可能藏着一个孤寂了很久的灵魂。

(三)

这是我人生中作为班主任,而非仅仅是“老师”的第二个学期,也是我认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的第七个月。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熟识,半年的时间里,我有幸亲眼见证了每一位孩子的成长。

犹记得年九月的第一天,站在教室的最前面,将所有的孩子扫视了一圈,我发现这48双黑色的瞳仁里,暗藏着各自的颜色。不只有兴奋、欣喜、期待的亮色,还有很多迷茫、戒备、躲闪的暗色。

但无一例外,每一个孩子的眼里都隐约闪现着好奇。

于是,我舒了一口气。

因为,好奇,不就意味着在试图探出自己的脚步吗?

于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这一段人生路程就这样开始了。

最初,有老师提醒我,比起男生来说,有些女生可能更难搞定。我放在了心上,所以我赶忙仔细观察了所有人,看到其中竟然有两个皱着眉头、一看就让人感觉很凶、很难靠近的女孩。心下一紧,坏了,这该不会是“大姐头”恰好被我给碰到了吧!还一来两个!但很快,我又镇静了下来,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先试探一下?于是,我特意找了很多机会与两个女孩儿交流。开始,两人每次说话的语气都如出一辙地生硬,其中透露着丝丝疏离,还经常在出现问题后以毫不在意的姿态地述说着理由。我没有打退堂鼓,依然耐心地、温和地向二人靠近,也在有班级活动时,多次鼓励两人参与其中,观察她们的表现。没多久,我就发现,她们不仅处理事务能力很强,也很善于领导与组织,同学们对其非常认可。她们逐渐地真正融入了这个班级之中。曾经那两个看上去浑身充满着凌人之气的女孩儿,似乎也会撒娇、会微笑;她们的眉头似乎越来越舒展了,整个人也看起来越来越阳光了。每每与我聊天,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大咧咧,但是其中却充满着信任与亲近。

原来,表面可能并非真实,那些看似带刺的外壳下,很可能掩盖着一颗柔软的心。

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其中的一个女孩儿,在一次闲聊时说,谢谢老师先向她走近,所以她才愿意真正了解老师,才喜欢上了老师,也喜欢上了曾经她最讨厌的语文;另一个女孩儿,在一次见面时,把她最心爱的小猫抱进我怀里,说是老师,让她放下了曾经对班主任的固有敌意,愿意真心地表达自己。

很欣喜,也很庆幸,庆幸我先向这些犹豫着是否要走近的孩子们伸出了双手,让她们有勇气卸下伪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让我铭记的感谢远不止此——还有那些在一次次活动中,“有机会”去竞争与表现的孩子们——没错,只是个“机会”,直到我收到这样的感谢,我才明白,原来很多孩子的心愿甚至不是真正的竞争,而只是能够“有机会”。

七年级的朗诵比赛即将举办。在选择领诵及主持人的时候,我选择了最笨的方式——给所有的孩子平等的报名机会,通过选拔确定人选。这意味着,我的工作量将增加很多。选拔持续了近一周,每天都陆陆续续地有同学来报名,虽然有些同学确实缺少一些朗诵需要的能力,但我依然委婉地给出了他们改进的建议,让他们能带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回去练习。

最后一轮选拔终于到来,坚持到这一轮的还有十位同学,而主持人只要四位,领诵只要两位。我们聚在茶水间,挨个试读,不满意,就继续练习,还不满意,就重抓感情再来读。一遍遍练习,一次次考验,终于到了宣布名单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很紧张。看着他们的样子,我心里也很不忍。随着名单的宣读,如释重负的、欣喜的长叹一声接着一声传来,而我注意到了他——那个紧攥着双手,脸庞憋得通红的孩子——他的名字还没有被念到,他瘦削的身体随着一个个名字的出现崩得越来越紧,呼吸似乎都变得急促。他的名字最终没有出现。我看到他眼眶有些泛红地低下了头。我感到心痛,因为我知道平时懈怠的他为了这次选拔练习了有多久,也知道一向很胆小的他,在面对这次选拔时的真挚绝对不输在场的任何一个人。

被选中的孩子们都在安慰着落选的孩子。

我走向了他。

“没关系,”我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下次变得更好就可以咯”。

他站起身,抬起头,却不是我想象中的愁容满面。他红着眼眶却依然微笑着,轻轻地在我耳边说:“谢谢老师,我很满足,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参与选拔,谢谢您,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机会去参与。”然后,他笑着加入到祝贺入选同学们的队伍中去。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刻我心里的震惊,震惊于,甚至只是拥有参与的机会,对于某些孩子来说都是难得的第一次;我也永远不会忘记,那天的他是多么的耀眼,多么的绚烂,把我的心照得暖融融的。

从那以后,他变了。

尽管他依然对自己充满着不自信,每一次活动时,我也都能看出他内心的挣扎——参加还是不参加——但他最终都选择了参加。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能够举起手,能够说出自己的心声,能够展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发现自己更多的潜能——他已经明白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很欣喜,也很庆幸,庆幸我先向这些犹豫着是否要走近的孩子们伸出了双手,让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新的道路,能够无畏地做出自己最真实的选择。

(四)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这四十多个孩子,再一次向我印证了这一点。

也许,三年、两年时间太短,不够我们彼此陪伴,但是,能够遇到彼此,能够用爱、用真心把对方浇灌,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事儿吗?

我常常告诉家长,相信孩子吧,他是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还没有完全的能力来实现而已,所以,让我们一起守护吧,守护他们逐渐变得更强大。

相信我的孩子们最终都能变成最好的自己。

也相信我们的感情能够一直双向奔赴下去。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艺术。宝龙外成立以来,诸多班主任们便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道路上,成为一位位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用心管理班级,才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孩子们将老师的爱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来,一起来聆听孩子们分享的感人瞬间。

喜看稻菽千重浪,三尺教坛铸辉煌。班主任的岗位是平凡的,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未来,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班主任的岗位是辛劳的,在这辛劳的岗位上,我们也在磨练自己,重塑自我。与学生的点滴相处中,我们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了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的育人智慧。“

教书育人,我们责无旁贷,爱洒桃李,我们无怨无悔!"这句话将成为我们班主任永恒的追求。

文字■罗嘉桢

编辑■徐宇峰

初审■杨晓峰

终审■高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