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百米12秒13海南又一黎族姑娘跑进

来源:堂鼓 时间:2025/3/4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nb.ifeng.com/a/20200107/8054811_0.shtml

继年的

三亚“神鹿”林进霞后

回顾↓↓

55秒88!海南姑娘林进霞“跑进”清华

今年,

三亚又将有一个黎族姑娘

“跑进”清华啦!

李小妹

三亚市第一中学应届毕业生

出生:年

星座:摩羯座

最喜欢吃的水果:火龙果

最喜欢吃的蔬菜:西兰花

最喜欢做的事:逛街

口头禅:好的

最感动的一件事:爸爸很少跟我说话,高考之前他给我发短信:“小妹,等你考完,我来接你。”我哭了一个晚上。

从三亚市区驱车14.9公里,到达天涯区下那后村,沿着交通指示牌进入一条水泥甬路,50米后向右上坡,就到了李小妹的家。

00:39

▲李小妹接受三亚日报记者专访。

7月3日,海南省考试局发布的《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考生名单公示》中,三亚市第一中学应届毕业生李小妹,是海南唯一直升清华的高水平运动员。

从这个小村庄到一中再到清华,李小妹“跑”了7年。

小时候:

走路都是用“跑”的

“6号要去填写志愿啦。”

对在眼前不远处的大学生活,李小妹抑制不住期待。

也许是高考前几个月文化课拼得太凶,紧绷的神经还没有松弛下来,李小妹一下子记不起来自己小时候的“奔跑”印象,还是她的叔叔李亚果替她回忆,“小时候小妹走路都是用跑的,喜欢蹦蹦跳跳,大人叫她干点啥,她一溜烟就跑出去了。”那时候家里人还没意识到李小妹表现出来的运动天赋。

▲从小走路就是“一阵风”的李小妹。

李小妹在文门小学读书,5年级的时候,正逢三亚市中小学比赛,天涯区虽然有参赛名额,但选手不够,就到文门小学挑人。李小妹知道后,就主动找到老师报名,“我当时想,自己平时就爱蹦蹦跳跳的,参加比赛一定很好玩。”为了备战比赛,李小妹到天涯中心小学训练,并在选拔中脱颖而出。随后的正式比赛中,她拿到了跳远和米短跑冠军——就是在这次比赛上,她被三亚市第一中学田径教练员张维发现,其时是年。

▲李小妹和家人合影。

李小妹就此在6年级时被选入三亚市第一中学田径队训练。为了方便训练和学习课程,市一中安排她在金鸡岭小学插班上课。

早早“成名”:

高一开始为“清华”努力

在科学系统地训练下,李小妹很快崭露头角,初二那年她参加一次全国赛事,取得米金牌和米银牌。张维说,就是那次比赛,李小妹引起了全国一些高校的注意。“如果说这是‘名气’的话,那她比林进霞‘出名’要早。”

▲李小妹向记者展示奖牌。

高一开始,学校根据李小妹的表现以及与其他地方同年级的学生对比,确立了“考清华”的目标。在此之前,李小妹还对大学甚至清华没有明晰的概念,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因人施教。张维为李小妹制定了一份精细的训练时间表,并在方法上加以改进。“首先是训练要减量,因为过早的加量会增加她的小腿负担,真正进入到大学以后,上升的空间就会变得狭小,个人潜力无法充分挖掘;其次是参照国外同类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比如说起步这一下,先练左脚蹬,然后是右脚,再就是双脚,腰从弯曲到挺直,从中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李小妹昔日比赛照片(资料图)。

据张维介绍,李小妹相当于一个“全能选手”,擅长田径米、米、米跑,一中田径队长跑训练5公里时,成绩也位居前列。备战清华期间,李小妹报名米和米两个项目,以米12秒13的成绩夺得了第一,“这几年最好的成绩是11秒88。”李小妹说,备考期间她身患感冒,成绩不够理想。

偶有波动:

不能在比赛中途“退场”

李小妹一路“跑”来,也有疲惫和枯燥感,让她偶尔产生“放弃的想法”,但只是一时之气。

张维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他带领李小妹赴香港参加田径比赛,“是米比赛,跑到中途她突然不跑了,直接走到了场外。”李小妹面对教练的询问,只是说不想跑了。“那个时候她到一中也没有多长时间,平时的训练又枯燥,出现心理波动很正常,还是个小孩子。”

▲李小妹昔日比赛照片(资料图)。

张维选拔人才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心里:组团。比如发掘到李小妹的同时,也招进了其他两个同学,让她们不至于有孤独感。

在李小妹陷入“打退堂鼓”的那段时间,三亚市第一中学校长万辉几次把她喊到自己的办公室,通过谈话解决她的心理问题,使李小妹得以稳下心来,才有了近在眼前的“清华之旅”。

▲李小妹昔日比赛照片(资料图)。

让李小妹感受到鼓励的,还有赛场的掌声。“跑太多的时候腿很酸,累的时候我甚至想放弃,但都只是一时的想法。”进入一中田径队6年期间,教练、家人不断鼓励她,“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比赛,我们的教练、同学,还有远道而来的家里人,他们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让我特别感动。我必须要努力,我要证明农村娃也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好大学。同时也要感谢林进霞学姐,去年她考上清华大学,并在一次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让我备受鼓舞。”

清华单招过关后,李小妹在文化课上下了工夫,每天5点半起床,除了训练还要接受学校为她特别安排的专属定制复习计划,这才有了高考的好成绩。

家里人:

只要小妹愿意,我们就支持

李小妹的父亲李亚佑、母亲黄开花不善言谈,但提到李小妹一直以来的追求,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只要孩子愿意走这条路,他们就全力支持。

▲得知李小妹获清华大学录取资格,家人们也很开心。

家里的三女儿到市区读书后,至少要两周才能回家一次,周六上午到家,周日中午就要返回三亚市区,下午要参加训练。李亚佑夫妻俩就把全部时间用在出去打零工赚钱上面,因为要供李小妹读书。父女俩曾因此意见不和。李小妹说,“就是五年级的那次比赛,除了一中,还有其他的高中想要我,而且可以解决饮食问题,但我一门心思想去一中。”

▲家人一直很尊重李小妹作出的选择和决定。

李亚佑想的是实际困难,“小妹要去另一所学校,每月能省下元伙食费。”

最后,李亚佑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想法。他出去打零工,什么都做,能赚钱就行。

黄开花说,“家里的条件不好,菜季的时候,就去育才种瓜菜,然后养养家禽,加上其他零工,反正一年不闲着。”现在,黄开花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每天要骑上电动车来回跑。

李小妹的哥哥和姐姐,也没少在经济上帮助这个妹妹,总是主动给她转点钱什么的。“有时候我手头实在紧张了,也主动朝他们要。”李小妹调皮地说。

为了鞭策自己“跑”进清华的梦想,李小妹把自己的,朋友圈背景图也是“无体育,不清华”的照片。

教练:

小妹单招考试“惊心动魄”

三亚市第一中学田径教练张维,一手栽培出“跑”进清华的黎族姑娘林进霞。他一带就是6年的李小妹,即将成为从三亚跑出来的第二只“神鹿”。

“累。”提及李小妹有望跨入清华门槛,张维说,知道高考分数的时候兴奋了一下,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字。7月4日中午时分,他刚刚安排好李小妹学妹们的训练事宜。据他讲,初三有四五个和李小妹相似条件的田径苗子,以前是拿林进霞激励李小妹,现在是拿李小妹激励她们。“其实小妹出名很早,在初二的时候就拿到全国冠军了,这几年的成绩稳中有升,一直受到各个高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