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李时珍为何弃文从医,多次乡试失败,身为医

来源:堂鼓 时间:2025/3/24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b.ifeng.com/a/20180425/6530018_0.shtml

沧澜的默然专注于历史。

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中我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故事,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即便过了很久鲁迅也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都知道鲁迅之前并不是一名文学家而是学医的,但是鲁迅身处在水深火热的时代之中他认为在医学方面他只能救治很少的人,但是从文的话他可以以笔为枪让更多的人在思想上有觉悟,所以他在经历了很久的思想斗争之后弃医从文了。但是在明朝还有这样一位人正好是与鲁迅相反,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在选择医学这条路之前也跟鲁迅一样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医学,事实证明他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还写出了一本为世人所惊叹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对于我国的中医来说贡献十分巨大,被外国人称之为“东方的百科全书”,但其实李时珍刚开始的理想并不是成为一名医生,反而李时珍的父亲在当地确实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医生,李时珍的父亲当时也并不想李时珍在成为一名医生了,希望他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家中的命运考入仕途,可以说全家的希望都全部寄托在了李时珍的身上,但是希望越大带来的失望就越大。

李时珍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他考上最高的学位仅仅是个秀才,在他考上秀才之后他似乎并不太满意所以在此参加乡试,但是由于李时珍当时患了眼疾所以对他的复习也造成了影响并没有考上。虽然一次次的失败十分打击李时珍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反而更加的刻苦读书。不久之后李时珍还娶妻生子了,在李时珍娶妻之后她的妻子也十分支持他参加考试,给他的鼓励和照顾也能让李时珍更加安心的读书。之后他再次在武昌参加了考试再次名落孙山。

这时的李时珍似乎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他反复犹豫自己还要不要再次参加考试,但是父亲和爷爷的希望让他再次下定决定参加考试,这时他已经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再参加考试心理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最终他还是落榜了这让李时珍彻彻底底对科举考试失去了信心并且甚至产生了一些恐惧的心理,可能多次的失利也让李时珍的父亲觉得他并不是这块料,于是李时珍便跟从父亲开始了自己的学医之旅。

李时珍学医之后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他开始准备编写《本草纲目》,为了更好的记录李时珍长途跋涉去了很多省份实地考察,李时珍是一个比较谦逊的人不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与当地的名医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这也让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路上迅速的成长。

我觉得李时珍对于中药方面的贡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在完成了《本草纲目》之后由于影响到了很多王公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并且对很多王公贵族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充满了讽刺的意味,所以当时很多的人都不敢发行,那是的李时珍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还为了《本草纲目》的发行而四处奔波,最终劳累致死。

我认为李时珍的一生都在为医学贡献,同时从他的身上我们也可能学习到很多高尚的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绝对没有一帆风顺,就算是最后能够成功的人也是一样,当我们在面对困难险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强的去面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乐观地看待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由沧澜的默然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76.html